事關學科評估!教育部重要通知
《通知》指出,更大力度開拓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深入開展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組織開展“校園招聘月”“就業促進周”等崗位開拓和供需對接系列活動。實施“萬企進校園計劃”,高校要創造條件主動邀請用人單位進校招聘。全面推廣使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鼓勵地方和高校依托平臺聯合舉辦區域性、行業性專場招聘活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作用,舉辦“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等活動,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支持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通知》強調,充分發揮政策性崗位吸納作用。配合有關部門優化政策性崗位招錄安排,盡早安排高校升學考試、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國企等政策性崗位招考及各類職業資格考試。辦好第四季“國聘行動”。配合有關部門積極拓寬基層就業空間,深入挖掘基層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工作、司法輔助、科研助理等就業機會,組織實施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鼓勵擴大地方基層項目規模。積極配合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
《通知》指出,建設高質量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全面加強就業指導,健全完善分階段、全覆蓋的大學生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體系,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就業指導和服務。深入推進就業育人,引導高校畢業生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切實維護高校畢業生就業權益,對存在就業歧視、招聘欺詐、“培訓貸”等問題的用人單位,納入招聘“黑名單”,并及時向高校畢業生發布警示提醒。
《通知》強調,精準開展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高校畢業生,建立幫扶工作臺賬,健全“一對一”幫扶責任制,確保每一個困難學生都得到有效幫助。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不斷線服務。深入實施“宏志助航計劃”,鼓勵各地各高校配套設立省級、校級項目,推動覆蓋更多畢業生。
《通知》指出,簡化優化求職就業手續。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22〕13號)要求,穩妥有序推進取消就業報到證。建立畢業去向登記制度,全面推廣使用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系統,指導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及時完成畢業去向登記。強化就業統計監測工作,嚴格落實“四不準”“三嚴禁”要求,嚴格執行畢業生就業統計監測工作違規處理辦法。
《通知》強調,完善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機制。把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作為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引導高校重點布局社會需求強、就業前景廣、人才缺口大的學科專業,及時淘汰或更新升級已經不適應社會需要的學科專業。教育部將把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作為“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學科專業設置和評估、招生計劃安排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實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紅黃牌提示制度。深化就業工作評價改革,探索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合格評價。
《通知》要求,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組織領導。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將省級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制定促進畢業生就業政策及其實施情況,納入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重要內容。加強就業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認真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機構、人員、場地、經費“四到位”要求,配齊配強就業指導人員。大力宣傳就業工作典型高校、用人單位和先進人物,多渠道、全方位宣傳國家就業創業政策,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畢業生就業的良好氛圍。
學科和專業的區別
學科是按知識的內在邏輯組織的知識體系,專業是按社會應用的邏輯組織的知識。我國高等教育劃分為13個學科門類,分別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專業則有幾百個,很多高校甚至可以自設專業,一個專業可能涉及到多個學科知識。
高考專業與學科組合的對應關系
物理/化學/生物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等專業。
物理/化學/政治
教育類、醫學、法學、制藥、財政審計、統計學等專業。
物理/化學/地理
地球物理、計算機類、土木工程、工程力學、環境科學等專業。
物理/生物/政治
醫學、生物工程、電子科學、管理學等專業。
物理/生物/地理
水利水電工程、測繪類專業、地球物理、生物醫學等專業。
物理/政治/地理
信息安全、地圖測繪、氣象類、水利水電、教育學等專業。
歷史/政治/地理
漢語言文學、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新聞學、教育學、稅務、法學等專業。
歷史/政治/化學
化學、應用化學、邏輯學、法學、公安、歷史學等專業。
歷史/政治/生物
法學(知識產權)、師范、文物保護、工商管理、稅務、基礎醫學、農學園藝等專業。
歷史/地理/化學
地球化學、能源化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地理信息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等專業。
歷史/地理/生物
文物保護技術、地理教育、環境生態、水利水電、資源管理等專業。
歷史/化學/生物
生物醫學、制藥、口腔醫學、動物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生物學等專業。
選擇專業的注意事項
第一個方面就是個人的興趣。在你了解的一些專業的特點以及所有要上的課程之后,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進行選擇,人家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是什么樣的專業,只要自己的感興趣的說實話學習起來就會特別特別的容易。
但是如果你沒有興趣,在心里你會本能的就會抵制它,畢竟是自己將來要靠它吃飯的東西,所以一定要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專業。
第二個方面就是根據社會的一些需求。比如今年疫情的影響之下,我個人覺得國家一定會對醫學人才的儲備這一塊做出相應的調整的,因為在疫情的時候,說實話出現了很多人手不夠的情況,所以說醫學方面的專業可以做一些參考。
但是醫學相對于別的專業付出的是要比較多的,比如本科一般是四年,但是醫學類的是需要五年的時間,這就要針對個人的情況在做出判斷的。
學科專業要求意思是限制專業嗎
是,教師資格證考試對于專業沒有限制,只要符合了相關學歷的要求,均可以報考。
一般來說你的專業適合哪些學科的教師崗位?
語文學科
漢語言文學(含各種方向)、語文教育、小學教育、漢語言、漢語國際教育、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古典文獻學、中國語言文化、應用語言學、初等教育及相關專業。
數學學科
數學與應用數學(含各種方向)、數學教育、小學教育、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基礎科學、初等教育及相關專業。
英語學科
英語(含各種方向)、英語教育、商務英語、旅游英語、翻譯及相關專業。
物理學科
物理(含各種方向)、物理學(含各種方向)、物理教育、應用物理學、材料物理、核物理、聲學、光學、力學及相關專業。
化學學科
化學、化學教育、化學生物學、應用化學、分子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及相關專業。
生物學科
生物科學、生物教育、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學、生態學、生物信息技術、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動植物檢疫、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信息學、植物生物技術、動物生物技術、生物資源科學、生物安全、應用生物科學及相關專業。
地理學科
地理科學、地理教育、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資源環境與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制圖技術及相關專業。
歷史學科
歷史學、歷史教育、世界史、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世界歷史、文物與博物館學、民族學、文物保護技術、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及相關專業。
政治學科
哲學、政治經濟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歷史、國際政治、外交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及相關專業。
音樂學科
音樂學、音樂表演、音樂教育、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藝術教育、舞蹈表演、舞蹈學、舞蹈編導及相關專業。
體育學科
體育學、社會體育、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休閑體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武術與民族傳統運動、競技體育、體育保健、體育服務與管理及相關專業。
美術學科
美術學(含各種方向)、美術教育、繪畫、雕塑、攝影、藝術教育、藝術設計、國畫、工藝美術、書法學及相關專業。
信息技術學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教育技術學、網絡工程、信息安全、互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電子與計算機工程、計算機、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教育信息技術及相關專業。
科學學科
科學教育專業且持有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綜合實踐、通用技術教師資格證均可報考。
心理健康學科
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心理咨詢及相關專業。
幼兒園
學前教育(含各種方向)及相關專業。
高中選科組合要考慮未來專業
選科要考慮到院校和專業要求。在以往高考中,學生在高考前只需要考慮如何提升成績。在考試后,再去思考志愿填報的事也不遲。
現在情況發生了改變,學生必須要先考慮意向院校和專業需求,才能做出更好的選科決定,不然等到志愿填報時,就會覺得捉襟見肘、備受束縛。可能一些原本考生覺得很理想的專業,也會因為選科問題無法報考。
高考模式的改變,對高中生來說挑戰也是機遇。能在自己擅長的基礎上,做出考試科目的選擇,對學生來說是提高學習成績、展現自己優勢的好機會。但由于等級賦分制的存在,學生也很難在選科這件事上真的那么“任性”。
區別于傳統的文科和理科,學生志愿填報的狀態,更多和學生所選考試科目相聯系。在選擇考試科目,學生必須要認真考慮,自己的意向院校和專業有哪些。不然,很容易處于被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