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這些方面要注意
1、學業水平考試的變化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畢業當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試,考試作為高招畢業和少數高考專業錄取的參考。
改革后::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考科目,合格性考試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組織一次(含補考)為高考畢業的依據。選考科目考試時間為高考結束之后,選三科考試計入高考總成績。
2、外語進行兩次考試
改革前:高考統考時只考一次,成績計入總分。
改革后:增加聽力考試內容。高中階段會組織考兩次外語,取成績最高分計入高考總成績。
3、高考加分的變化
取消體有特長生加分項目、取消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項目、取消科技類競技加分項目、取消省級優秀學生加分項目、在高中階段獲得省級優秀學生稱號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加分項目。
新高考異地學籍政策改革
隨著大量城市流動人口和外地務工人員在異地工作時間的推移,政策規定其子女可以在異地參加高考。不同省份制定的異地高考政策都是不一樣的,異地考生在哪個省份參加高考就可以按照哪個省份指定的異地高考政策來參加高考。
異地高考需要有三大條件:
1、家長的條件是:有穩定工作、穩定住所、穩定收入,繳納各種保險,并且是常住人口;
2、學生的條件是:要在遷入所在地就讀;
3、所在城市的條件是:發展需這個行業群體。異地高考準入條件要有條件準入。首先家長要符合件,學生還要符合條件。
4.基本的材料就是學生及父母的戶口本和身份證,另外學生還需要準備一份親子關系證明或是公證處提供可以證明親子關系的有效材料。
最后,參加異地高考的學生家長還需要提供本地合法穩定的職業證明,合法穩定的居住地證明、居住證、以及參加社會保險證明等有效材料。
大部分省份對于外來人員子女異地高考的要求,都是需要家長和子女雙方都符合要求才可以。家長的基本條件就是需要在本地有穩定的工作,住所和收入,并且繳納了社會保險等各種保險,在這個城市居住了一定的年份。
而對于外來人員子女的基本條件是在這個城市上學的時間長短,有的學生是從小就在這個城市長大的,在這里上了小學、初中和高中,而有的則是中學階段才來,有的更是在高中才來。各地會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什么樣的學生才能與本地考生享受同樣的待遇。
異地高考的好處
異地高考的好處第一點,有助于穩定外來務工人員,減少流動性。
異地高考的好處第二點,有助于解決學生在就學地與原戶籍、學籍地之間的繁瑣的傳出轉入,方便了學生的報考,減輕了外來人員的壓力。
異地高考的好處第三點,有助于平復社會輿論的壓力,減少不穩定因素。
異地高考的好處第四點,讓更多的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且可以享受和本地一樣的待遇,使得教育更加公平。
新高考政策如何選科
第一,新高考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科,這是3+1+2選科的基本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自己所學的科目感興趣才會用心去學,才能學得好學出水平,因此在3+1+2選科的時候,首先就是要圍繞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科目。
如果你對歷史比較感興趣,那毫無疑問就選擇歷史作為高考必考科目,如果你對生物和地理也比較感興趣,那你完全可以選擇生物和地理作為自己的選考科目。
如果你是喜歡其他的科目,也可以相應的科目,因為只有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今后才會更加有學習動力,有學習激情,這樣的話才能夠在緊張的高考復習過程當中擁有傲人的成績。
雖然高中有三年,但這三年很快就過去了,尤其是高三這一年,所以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關鍵的,如果你選擇的是自己不喜歡的科目,那你復習的時候可能沒動力,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第二,新高考要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這是3+1+2選科的必要條件。
因為高考他不是單單某一科考得好就算考得好,而是所有的科目都考得好,因此對于絕大部分考生來說,如果能夠選擇自己最擅長的科目來學習,那意味著將來考上大學的概率會更高。
有的人本來不擅長于理科,卻去選擇理科,不擅長文科卻選擇文科,這是很不合理的,畢竟這就相當于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強迫自己做不擅長的事情,那可想而知高考的結果也不會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