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工業革命考點附練習題
高考歷史工業革命考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2)動力方面:1785年,瓦特制成④改良蒸汽機并投入使用,工業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3)交通方面:發明蒸汽機車與⑤輪船。
3.影響
(1)工廠的出現和城市化的加快:隨著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形式——⑥工廠出現了,它使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做工,城市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進程加快。
(2)社會關系的重大變化:社會分化成⑦工業資產階級和⑧工業無產階級兩大階級。工業資產階級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改革,資產階級統治進一步鞏固。另一方面,資產階級進一步要求擺脫封建束縛,自由主義開始興起。
高考歷史工業革命考點:第二次工業革命
1.前提和條件: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科學的繁。19世紀中后期,很多科學研究成果應用在工業生產領域。
2.主要成就:電力得到廣泛應用,出現了發電機、電動機等,人類進入 電氣時代; 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汽車和飛機研制成功;化學工業的發展令人矚目,制成了炸藥、塑料等多種化學合成材料;鋼鐵工業等傳統工業技術突飛猛進;除了原有的 有線電報外,還發明了新型通訊工具 電話和無線電報。
3.影響
(1)壟斷組織的出現:A.背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許多 新興工業,其特點是生產規模大,資本需求多,生產的社會化趨勢加強。B.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C.表現:一些大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原有的 自由競爭原則,采取各種方式控制產品生產、價格和市場,形成壟斷組織。D.影響:壟斷滲透到資本主義社會各個方面,成為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
(2)世界市場的發展:A.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的巨大增長,世界各地經濟聯系加強;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聯系。B.表現:世界貿易迅速增長;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基本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歐美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
高考歷史工業革命考點練習題
1.歷史學家羅榮渠指出:“英國發展的領先地位是在17、18兩個世紀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國該時期“領先地位”的因素有( )
①圈地運動的推進 ②海外市場的形成 ③壟斷組織的出現 ④民主制度的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解析] 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可知,圈地運動開始于16世紀,海外市場是新航路開辟之后16世紀開始形成的,民主制度是通過1689年《權利法案》建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①②④符合題意。壟斷組織的出現是在19世紀末,不符合17、18世紀的要求,故應排除③。
[答案] B
2.1882年,德國的人口調查統計表格中沒有電力工業工人一欄;1895年,德國電力工業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更達到107000人。這一現象說明( )
A.人口調查的漸趨細化和準確
B.電力能源逐漸取代蒸汽動力
C.電力工業發展成為新興產業
D.電業工人就業比例不斷增長
[解析] 19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德開始了以電力的廣泛運用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因此題干中1882年中沒有電力工業工人一欄,此后電力工業工人人數增加。據此可知C項正確。題干中并沒有提及以蒸汽動力為內容的從業人員。
[答案] C
3.《全球通史》中有這樣一段記述:“(1870年以后)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它們取代了孤獨的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特點( )
A.興起于重工業
B.歐美國家同時發生
C.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
D.電力的廣泛使用
[解析] 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可知是科學對于技術發展的影響,這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