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文化遺產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高考歷史文化遺產專項練習題一、選擇題
1. 下列關于大運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江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隋朝的統一使大運河的開鑿成為必要和可能
B.隋煬帝開鑿運河的主觀動機是為了鞏固統治和到江南巡游
C.大運河的開鑿對隋朝經濟的發展并非完全是積極的,應做具體分析
D.大運河的開鑿,促進了唐以后各代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
2. 觀察下圖,下面對該圖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反映了隋唐時期的繪畫藝術 ②反映了隋唐時期的樂舞風格
③反映了隋唐時期文化上的多民族色彩 ④說明了莫高窟是世界藝術寶庫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3. 隋代開鑿的大運河溝通了南北水路運輸線。從江南直接運輸物資到長安的正確路線是( )
A.江南河→邗溝→通濟渠→廣通渠 B.江南河→邗溝→通濟渠→永濟渠
C.江南河→通濟渠→廣通渠→邗溝 D.江南河→永濟渠→邗溝→通濟渠
4. 栗泉鵬同學在參觀博物館時,發現一枚用隸書字體刻寫的印章。根據所學知識推斷,印章的主人不可能生活在( )
A.西周時期 B.秦朝 C.西漢 D.隋唐時期
5. 總體來看中國古代政治中心逐步由內地轉移到近海,由中國中部的關中、河洛地區轉移到中國北部的北京地區,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或條件不包括( )
A.中國古代中西部的氣候等環境逐步惡化 B.政治中心隨著經濟中心的轉移而轉移
C.中國民族問題焦點地區的轉移 D.大運河等水上運輸工程的發展和完善
6. 下圖為20世紀90年代初,寧夏賀蘭縣出土的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此佛經經過著名考古學家、西夏學家牛達生縝密研究,發現“部分文字印墨有輕有重,字體方向顛倒,行距、字距寬窄不同……”關于這一印本及其所傳遞的歷史信息,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①西夏文化受漢文化影響較大
②表明西夏的雕版印刷水平不如宋朝先進
③西夏已有了活字印刷術
④西夏文明已發展到較高的程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 下圖為南朝時首剎南京雞嗚寺,位于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廣。它的保存,我們能從中獲取的正確歷史信息不包括( )
A.使佛教文化得以發展 B.使農民負擔加重
C.統治者大力支持 D.南朝時期沒受到沖擊
8. 下列歷史文化遺產有助于研究古代多種文化交融情況的是( )
A. 都江堰 B. 秦始皇陵兵馬俑
C. 敦煌莫高窟 D. 山海關
9. 圖一是我國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代表作之一《貴妃醉酒》,圖二是我國第一部國產無聲京劇影片,兩幅京劇海報中的角色分別屬于京劇四大行當中的哪一行當? ( )
A.旦和生 B.旦和凈 C.生和凈 D.旦和w.w.w.k
10. 羅斯福新政中,為規范的企業懸掛“藍鷹”標志,它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鷹,它屬于( )
A.圖騰崇拜 B.自然崇拜 C.祖先崇拜 D.神靈崇拜
11. 根據《世界遺產公約》的規定,從審美或科學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動植物景觀或自然景觀應屬于( )
A.文化遺產 B.自然遺產 C.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D.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
12. 從1978年起至2008年7月8日,世界遺產委員會先后公布了878項世界遺產,其中數量最多的是( )
A.文化遺產 B.自然遺產 C.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D.非物質文化遺產
13.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歷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復雜的金字塔,它的主要特征是( )
①是埃及最高的金字塔 ②墓室內有精美浮雕
③有獅身人面像與之相映成趣 ④四個底邊的誤差不超過20厘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 觀看圖一,該建筑俗稱“金鑾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代表著封建皇權的核心,它是( )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交泰殿
15. 整座布達拉宮,渾然一體,呈現藏漢合壁的風格。下列描述,能體現布達拉宮具有漢族建筑特色的是( )
A.紅白色彩鮮明,層次高低錯落
B.采用碉樓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結構
C.殿內的木結構采用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
D.墻基深入巖層,部分墻體的夾層還澆注鐵汁
16. 下列關于大昭寺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是唐朝漢藏兩族人民友好交往的見證
B.屬于佛教建筑,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
C.在建筑風格上,糅合了漢藏兩族的風格,又有尼泊爾和印度的藝術特色
D.初建于9世紀,大昭寺意為存放經書的大殿
17. 據考古發現,秦始皇兵馬俑的其中一個坑呈“凹”字行結構,是兵馬俑的指揮部,這個坑是( )
A.一號坑 B.二號坑 C.三號坑 D.四號坑
18. 1974年中國向聯合國贈送了一幅長10米、寬5米的巨幅藝術壁毯,上織長城風光圖案,現掛在聯合國大會廳旁的主要代表休息廳里,對其寓意的理解,最為恰當的是( )
A.中國的掛毯藝術享譽全球 B.長城蘊涵著中華民族的精神
C.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 D.長城是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
19. 在歐洲,有一座教堂被稱為“羅馬____的中心教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梵帝岡羅馬教皇的教廷”。它是( )
A.圣保羅大教堂 B.圣彼得大教堂 C.佛羅倫薩大教堂 D.圣母瑪利亞大教堂
20. 如果你要去參觀拉斐爾的藝術成就,你可以去( )
①烏菲齊美術館 ②皮提宮 ③萬神殿 ④帕特農神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21. 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建筑群不包括( )
A.烏菲齊博物館 B.喬托鐘樓 C.洗禮堂 D.圣母瑪利亞大教堂
22. 浮雕是一部凝固的史書,研究圖拉真記功柱上的浮雕,有助于我們了解古羅馬時代的( )
①軍事裝備 ②戰斗陣勢 ③人文主義思想 ④皇權崇拜傾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 2008年底北京大學對清華簡無字殘片樣品做了碳14年代測定,樹輪校正的數據顯示“清華簡”的年代約為公元前305年前后。請判斷這批“清華簡”創作的年代是:( )
A.商朝時期 B.西周中晚時期
C.戰國中晚時期 D.西漢中晚時期
24. 隨著經濟的發展,文物收藏成為許多人的一大愛好,如果單從升值的角度考慮,在收藏青花瓷時,除看它的藝術水平外,首選的應是下列那一年代的文物(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5. 下列各圖反映的重大歷史現象,其中不屬于專制決策結果的是( )
26. 山東聊城市的山陜會館,坐落于京杭大運河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東的山西、陜西客商集資創建。其對于歷史研究的價值表現在 ( )
①中國古代建筑史 ②清代商貿史 ③運河文化史 ④清代商幫的發展史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 下列文化遺產出土于四川成都的一項是( )
A.嵌錯賞功宴樂銅壺 B.《御龍圖》 C.《離騷》 D.隨州出土的全套編鐘
28. 下面兩幅圖片所表現的雕刻作品敘述正確的是( )
①云岡石窟修造于佛教盛行的魏晉時期
②云岡石窟無論是佛像造型,還是龕飾壁雕,都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③敦煌莫高窟又稱為千佛洞,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④兩幅圖片表明魏晉和隋唐統治者都大力推崇佛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29. 北魏前期的云岡石窟佛像具有典型的胡人特征,后期的龍門石窟佛像造型具有中原文化特征。這種變化反映了北魏( )
A.民族融合加強 B.統治區域擴大
C.對外交流頻繁 D.佛教影響削弱
30. 在觀看日本書法《樂志論屏風》時,參觀者發表了各自的見解。以下說法中,最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
甲:這幅書法作品應該是日本最早的。
乙:從書法筆墨來看,日本書法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丙:據我所知,日本書法是獨自發展起來的。
丁:這是19世紀的作品,我想日本書法應該是明末遺民傳過去的。
A.甲 B.乙
C.丙 D.丁
高考歷史文化遺產專項練習題二、主觀題
31.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4年之后,“秦俑”出土,這更增加我們思考的機會。這批陶器塑像據估計約為六到七千個,個個不同。從臉上的表情,還可以看出各人的年齡和性格。……他們所著靴鞋的鞋底有圓釘。所穿的盔甲,鐵片以皮帶穿貫,都根據實物絲毫不茍的模制,步兵和騎兵的制服也不同。并且這幾千個塑像帶著戰車和兵器構成戰斗隊形,又能大概一致保存藝術和技術上的同一標準。這些地方,也使我們對秦始皇的為人,另有超過以往歷史評價的感想。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材料二 有一件事,我們無法忘記,即秦始皇是歷史上“萬里長城”的首創者。這是嬴政統一中國之后命蒙恬率兵三十萬,收河南,伐匈奴,在團結對外的條件下,全面筑城。此舉更表示他的集權政治有實際的需要。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材料三 據世界遺產委員會在1987年遴選《世界遺產目錄》時對秦陵兵馬俑的評價詞: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陵園,工程浩大為史所罕見。……1974年至1977年在秦始皇陵東1500米處發掘出了秦陵兵馬俑坑……目前在三個墓坑中共發掘武士俑800多件,木戰車近20輛,戰馬100匹。由模擬的軍陣,可以想見二千年前橫掃六國,統一全國,所向披靡的秦國軍隊的威武強大。陶俑體態高大,與真人相仿,一般在1.8米左右,陶俑的神態各異,表情逼真,體現了秦代高超的雕塑藝術水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各式奇異珍寶。秦陵及兵馬俑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請回答:
(1)材料中的“這些地方也使我們對秦始皇的為人另有超過以往歷史評價的感想”的含義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提及了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的哪些事跡?作者是怎樣看待秦始皇的集權政治的?(6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始皇兵馬俑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的理由。(4分)
32. 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康熙帝在上諭中指出:”昔秦興土石之功,修筑長城,我朝施恩于喀爾喀古諸部),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秦筑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實錄•康熙帝》
(1)康熙為什么不再修補長城?(4分)
(2)今天我們對長城價值的認識與康熙有何不同。(4分)
33.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注意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威脅,……考慮到鑒于威脅這類遺產的新危險的規模和嚴重性,整個國際社會有責任通過提供集體性援助來參與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這種援助盡管不能代替有關國家采取的行動,但將成為它的有效補充。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材料二 從7月1日起,九寨溝將實行游客限量入景區制;…… 九寨溝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對游客實行限量入內的景區。九寨溝管理局葛立局長告訴記者,作出這一“限客”決定后.九寨溝僅門票收入一項,高峰期每日將減少收入一百萬元以上。但是,為了保護好九寨溝這個不可再生的世界自然遣產.菅理局下決心采取限量措施。
——《華西都市報》(2001年6月25日)。
材料三 泰山的一些地方官員竟然提出“把風景的泰山,改造成經濟的泰山”、把“岱頂建成熱鬧非凡的天上城市”等口號。于是,三條索道和一條公路真的把泰山變成了“經濟山”,不僅有賓館、飯店.還有娛樂城、電影院,非遺產商業建筑遠遠超過遺產建筑。如今,空中索道來來往往,大量游客紛至沓來,自然景觀面目全非,泰山如同帶上了沉重的鐐銬。
——《泰山的鐐銬》。
材料四 我國云南省原來地處偏僻的麗江城.自從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招來了來自全世界的旅游觀光者,每年有200萬以上,年經濟收入增加10多億元,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增長到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左右。
——余晉岳《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手冊》。
請回答:
(I)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為什么要保護世界遺產?世界遺產的保護原則是什么?(5分)
(2)九寨溝與泰山都是世界遺產,依據材料二、三分析兩地管理部門對待世界遺產不同態度的原因。(4分)
(3)依據材料三、四,分析旅游業與世界遺產保護之間的關系,你能從中得出什么啟示?(3分)
34. 真假火燒阿房宮
材料一: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五年(前212年)……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宮未成。”又《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材料二:班固在《漢書•五行志下》:秦“復起阿房,未成而亡”。
材料三:杜牧《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材料四: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考古工作者對阿房宮遺址進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結果沒有發現秦代建筑遺物堆積層和秦代宮殿建筑遺跡,更沒有發現被大火焚燒的建筑遺存。據此,阿房宮考古隊提出:阿房宮沒有建成,它只是一個“半拉子”工程;阿房宮并不存在。
問題:(共7分)
(1)簡要概括材料一、三、四的觀點。(3分)
(2)在上述四段材料中,哪段材料的史學研究價值最低?為什么?(2分)
(3)“火燒阿房宮”已流傳千年, 在阿房宮遺址考古發掘的成果公布后,你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2分)
35. (13分)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 圖一所示歷史遺跡在今天哪個城市?從奧運發展史角度看,它能獲得2004年奧運會主辦權的優勢有哪些?(6分)
(2)2008年奧運會將在圖二古建筑所在的城市召開,請列舉出位于該城市的另外三處世界文化遺產。(3分)
材料二 就是在上述的中國這個城市,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十幾年前,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策劃了一個……廣告片。我國文物部門極力反對,但是有關領導竟然批準。這個廣告片在法國某電視臺僅播出十幾秒,立即招來無數電話投訴,說:‘我們法蘭西民族是有著悠久文明傳統的民族,怎么競做出這種羞恥之事,拍一個廣告,讓汽車爬上人類共同的偉大遺產的軀體?!’電視臺立即撤下這個廣告片,再也不敢播放。”
——人教版教材
(3)在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方面,你認為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4分)
高考歷史文化遺產專項練習題答案
一、選擇題
1. A
2. A
3. A
4. A
5. B
6. D
7. B
8. C
9. A
10. A
11. B
12. A
13. C
14. A
15. C
16. D
17. C
18. B
19. B
20. D
21. A
22. B
23. C
24. B
25. D
26. B
27. A
28. C
29. A
30. B
二、主觀題
31. 答案:(1)含義:指兵馬俑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2分)
(2)完成統一,修筑萬里長城。極權是鞏固統一的需要。(6分)
(3)藝術價值:秦兵馬俑的大型藝術群雕用高度概括和細膩寫實的藝術手法,生動地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秦軍的磅礴氣勢,是我國雕塑藝術史上的一支奇葩。(2分)史學價值:秦始皇陵兵馬俑為我們研究秦朝政治、經濟、軍事制度、文化藝術及科學技術等,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2分)
32. 答案:(1)清朝時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蒙古部落與朝廷的關系更加密切;(2分) 康熙認為修德安民方是守國之本,(1分) 隨著軍事武器的變革,長城的原有的防御作用降低(1分) (2)康熙主要從政治,軍事角度來認識長城;(1分)今天我們主要從歷史文化角度認識長城,認為長城是中華民族團結,頑強抗爭精神的象征(中華民族智慧的集中體現,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的載體)(3分)
33. 答案:(1)世界遺產是人類歷史文化的載體(世界遺產是人類在社會發展中留下的不朽足跡);世界遺產是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進行交流、學習的寶貴資源(世界遺產表現出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各種文明的交流及影響);世界遺產遭到威脅和破壞的程度日益嚴重。
真實性原則與完整性原則(文化與自然協調一致的原則)。
(2)前者:將遺產保護置于優先地位.其次再考慮經濟利益.
后者: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從而忽視了對遺產的保護。
(3)旅游業與世界遺產保護之問存在著辯證統一關系:一方面,世界遺產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經濟利益驅動下過度的旅游開發對世界遺產造成威脅和破壞。要妥善處理好經濟利益與世界遺產保護之間的關系。
34. 答案:(1)材料一:秦始皇作阿房宮前殿,項羽焚燒秦宮室(未說明是否包括阿房宮);材料三:阿房宮已建成但被項羽(楚人)燒掉,秦滅亡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修建了阿房宮等濫用人力物力;材料四:阿房宮未建成,只是一個“半拉子”工程;阿房宮并不存在。(3分)
(2)杜牧的文學作品《阿房宮賦》,因為其中包含的虛構和夸張成分很多。(2分)
(3)從考古材料和挖掘現場看,阿房宮未建成,更沒有被燒,但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隨著新材料的發現,歷史解釋、歷史論點也會有所改變(2分)
35. 答案:(1)雅典。(1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起源于古代希臘;世界文化遺產奧林匹亞遺址是奧林匹克運動的發祥地。(2分)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1分)古希臘奧林匹亞競技會擁有和平友誼、公平競爭等精神,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中得到繼承和發揚。(2分)
(2)長城、天壇、頤和園等。(3分,寫出其它,如北京十三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也可給分)
(3)加強世界文化遺產的宣傳保護,提高社會對遺產資源保護的常識。嚴格遵守國際和國家有關世界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學習國外在保護遺產方面的經驗,加強世界遺產地之間的交流、合作。(4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歷史文化遺產專項練習題附答案
2.2017高考歷史鄧小平理論專項練習題附答案
3.高考歷史基礎強化練習題及答案
4.高考歷史秦漢專項練習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