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的報考建議
2、選擇好了適合自己的專業以后,開始對照自己的高考成績,選擇志愿填報批次,除非是一本的成績中偏高,保證能選擇名校,否則最好優先保證專業,再來保證學校。
3、高考志愿填報時一般考生都會先選擇幾個學校作對比,再選出首選和備胎,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該學校的專業優勢、師資優勢以及校風等情況,然后根據本人所選的專業去挑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想詳細了解該學校情況可以打電話咨詢該學校招生辦,或者在招生場所領取該校簡章。
4、在正式填寫高考志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填寫學校的順序和專業的順序,因為學校和專業都有備選可以填,但是分數相差不大的話,學校一般會優先選擇填寫第一志愿的學生,同時也要注意填寫的學校和專業的代碼要與文字對上號。
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
1、合理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報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報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高考成績、個人興趣愛好、身體條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范圍中,合理、有序組合院校志愿。一般來說,平行志愿填報按照“中—沖、穩—穩、保—保”原則。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當然其中一個亂沖也無妨。同時各志愿間要拉開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報過高(比如多個平行院校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就可能導致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2、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報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當考生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檔條件時,計算機系統會將考生電子檔案投檔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填報志愿有哪些技巧
1、志愿填報首選城市,不是學校、更不是專業: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為了謀得更好的發展空間,請記住,志愿要一定首選城市。城市的選擇必須和家庭情況相互配合,考生應接納但不盲從家長建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高分者城市選擇中必選“北上廣深”,低分者則應當選擇省內經濟發達的城市,再次是臨近省份經濟發達城市。
2、重院校、輕專業,是錯的,重院校、輕專業,是貽害無窮的餿主意。分高者,應該“重院校、輕專業”。報考院校,應該“重專業、輕院校”,按照專業技術配比志愿與高校,找到就業前景最優的志愿填報方式。
3、填報真正的好專業,必須看懂新聞聯播:文科大類專業就業質量高、厚積薄發,但就業形勢嚴峻,分高就報財經類;理工科就業迅速,但就業質量低,后勁不足,分低才報理工科。如果新聞聯播連續一年總在報道某個行業正面新聞不斷,那么不要猶豫,這個專業一定是好專業,絕對有前途!
4、進入1-5流大學的人是少數,絕大部分考生的分數已經限定了他們必須在6-9類院校就讀。分數不高,只能考研。從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開始就選準最終目標院校,分數低,大學城市就報京滬周邊;分數高,大學專業就報熱門專業的基礎專業。
5、高考報志愿填報,一定要了解真實的就業渠道,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不能靠家長,只能靠學生自己:“找人”真的有用干脆連大學都不用上。不要迷信公務員、央企,市場之下,賺錢多、賺錢快,就是好工作,要找這樣的工作,未必需要一流高校。
6、何謂“沖保結合”:不要拘泥于保一本、保二本,在所有的志愿中,只能有一個或者兩個是“保”。
填報高考志愿要考慮的因素
1、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與自己成績比較接近的學校;
2、在成績比較接近的學校中,選擇自己喜歡、感興趣的專業;
3、幾個志愿中,學校的錄取分數要從高到低適當拉開檔次,以避免這個學校錄取不了,而下一個學校又因為不是第一志愿而影響錄取。
4、要寫上服從調劑。因為首要的問題是能夠被錄取進去,即使專業是調劑的,自己不喜歡,進去以后,多數學校在一年之后都是可以選擇轉專業的。
高考填志愿前如何篩選學校
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也要考慮學校所在的城市,好的地域是我們在就業以及將來生活的重要參考依據。我們在選擇的時候,盡量要選擇一些比較發達的地區,這樣不但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也會在將來就業的時候獲得更多的機會。
在選擇目標院校和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聽從家長和老師的建議。但是,對于我們自己來說也一定要選擇我們比較喜歡的專業。老師和家長的建議是非常寶貴的,他們在社會上得出的經驗是我們選擇這些目標的重要參考。我們在選擇一些專業的時候要考慮好這個專業將來的就業狀況,畢竟在大學的學習是奠定我們將來幾十年的工作生涯的。一個就業狀況良好的專業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