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報就業前景好的專業
志愿填報就業前景好的專業
順應潮流——財務金融專業
學財務金融專業是順應社會潮流。21世紀,最盈利的項目之一就是投資。因此,社會上越來越多的金融公司林立而起。社會對財務金融類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在未來幾年里,財務金融還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人們把理財放在首位將是大勢所趨。
發展前景好——電子商務專業
學電子商務是很明智的選擇,因為目前市場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量很大。從社會調查實踐來看,絕大多數企業已陸續步入電子商務行列,采用傳統經濟與網絡經濟結合的方式生產經營?;ヂ摼W用戶正以每年100%的速度遞增,該行業的人才缺口相當驚人,預計我國在未來10年大約需要200萬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薪資待遇好——民航管理專業
學民航管理專業薪資較高。近年來,我國民航業迅速發展,中國民航總局局長在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提出:到2020年,中國將再新增2600多架飛機,民航總局將投入超過5000億的資金用于機場建設。而民航業卻存在著巨大的人才缺口,許多民營航空公司為此展開人才大戰,高薪挖角。國內主流航空公司優秀空乘人員平均年薪在幾十萬元人民幣,國外航空公司空乘人員的薪資水平更高。就民航管理專業學生就業情形來看,薪資普遍較高并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備受重視——學前教育專業
學前教育受到中央重視,學生熱捧。學前教育是就業率排名較高的專業之一,幼兒教師需求量日益增大,具有幼兒教育專業學歷的教師更是供不應求,很多幼兒園都需要提前下“訂單”。學前教育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就業范圍廣,學生不但可以從事幼師,還可以去一些親子機構,早教中心發展,另外還能自主創業。
最受熱捧——新媒體專業
據權威部門數據顯示,新媒體行業的相關專業就業率達98%以上。目前,影視后期制作行業人才缺口達到20萬左右,這其中播音主持、新聞采編最為缺乏,并且薪資較傳統行業高出很多,60%的畢業生入行即可拿到7000以上的薪資待遇。并且大部分影視公司擁有完善的福利體系與獎勵機制,因此,近幾年新媒體專業廣泛受到學生和家長的熱捧。
時尚潮流——形象設計專業
近年來,形象設計行業發展迅速,同比增長甚至超過房地產和IT行業。去年,中國的形象設計產業鏈服務收入達到了8000億,未來3年,這個數字還要持續增長,為廣大畢業生提供廣闊的就業和創業機會!目前二、三線城市的形象設計師、美發師和美容師的年收入集中在8萬-10萬元,一線城市收入可達15萬以上。
熱度不減——外國語專業
從上世紀80年代流行起來的英語學習熱潮,到如今社會各行各業迫切需求的外語人才,外國語專業表現出持續火熱的態勢。外語專業畢業生畢業后能到金融、通信、傳媒、物流等領域就業,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應用廣泛——俄語專業
俄語有著廣泛的使用人群,俄語不僅是俄羅斯人的民族語言,而且是國際性的語言。目前全球使用俄語的國家有20多個,使用人數將近3億。隨著中國與俄羅斯經貿往來的日益頻繁和不斷深入,以及兩國迅速擴大的全面合作,俄語專業人才緊缺狀況日益明顯,并且在以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將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
就業門路廣——工商管理專業
學工商管理專業就業較廣。根據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至少急需35萬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目前實際具備從業資格的只有8萬人左右,遠遠達不到行業需求。學工商管理專業能從事市場營銷、企業管理、國際商務、人力資源和國際物流等工作,就業面十分廣泛,待遇也處于各行業較高地位。
就業容易——高級護理專業
高級護理專業也是不錯的選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逐步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對衛生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短缺明顯,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健康保健的需要。我國每年需要各層次護士15萬人。在國際上“護士荒”的情況也十分嚴峻,全球將急需232萬護理人才,國際人力資源公司已經把目光瞄準中國。各國政府為吸引外籍護理更是提供各種福利,比如,綠卡、高薪等。通過學校培養和自身努力成為國際護理、高級護理等人才,年薪高達10-15萬元。
文科最難就業的十大專業
1、語言文學類
我身邊一些朋友的孩子有讀這個專業的,有關系的把孩子弄進了報社并轉了正式編制或國企當秘書,沒有關系的很多學生都已經改行做其它工作了。很多學生畢業的時候,連基本的寫作能力都不過關。忽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人文學科本身就業指向性不明顯等諸多因素,直接導致了中文系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就業面寬”的優勢也隨著專業細分、就業市場不斷被分割而成了劣勢。
2、歷史學專業
史學不再是個香餑餑。一方面由于政治因素,史學背離了其客觀記錄歷史的軌道,成為為階級斗爭服務的工具。真正做學問的史學家如陳寅恪被扣上“偽科學”“假權威”的帽子。晚年的陳寅恪甚至被趕出居住了16年的康樂園,在孤苦中黯然辭世。另一方面,實用主義大行其道,理想主義的色彩越來越淡,歷史這種幾乎全無用武之地的專業,愈發被冷落起來。
3、電子商務
看著淘寶和京東商城挺火的,但是不代表電子商務的學生就好找工作,電子商務這個專業最早的時候是沒有的。我個人認為是將原來的經濟學和電子計算機結合的產物,也是一些學校圈錢的專業。由于里面涉及了一些有關經濟學和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學的面雖然廣,但是學的不精。好多學生出來當了會計或出納。不少高校扯著“電子商務”大旗招生,但在課程上僅僅是計算機課程和經濟管理課程的簡單堆砌,導致學生“樣樣學,樣樣不精”。
4、工商管理
聽起來高大上的專業,好像跟公司經營有關,實則讀出來后就是無法找到好的工作。好多學生出來后做了人力資源,有做銷售的,有考公務員的。家里有關系的進了國企人力資源部門或給自家企業做銷售和采購。
5、人力資源
這專業基本上根本不用學,真正的人力資源在一些大小公司用不著很多專業性知識。私企的人力資源一般都是自家人在干,國企的人力資源除了一些實力很強的牛人外,基本上都會被“領導家孩子”占據了。
6、國際貿易
請問有多少重本的孩子讀完之后真正從事了國際貿易,除非你的外語水平好,做了外貿工作。很多人都做了銷售或者導游。一來從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世界經濟并不景氣;二來在20世紀90年代各高校紛紛跟風開設該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量大質堪憂。
7、法學專業
現在重點大學的一些學生都很難找工作,關鍵要你家有資源或者你的能力很強,現在很多人打官司都喜歡找有名氣的律師事務所,給新創業的大學生帶來很大難度。當然,律師這個職業還是不錯的。
8、市場營銷
很多公司和企業根本就不要求學歷,你應聘就問你有沒有經驗。沒有經驗的人,人家根本就不要。不過理論知識最終還是要落實在實踐上,很多沒有上過學的做營銷甚至超過一些本科生。
9、公共事業管理
學生們習得的管理知識只有半桶水,其他專業知識也只有半桶水,兩者難以融為一桶受市場歡迎的“瓶裝水”,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在公共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在中國,除了進入官方體制,當下中國并沒有多少NGO組織,更談不上社會自治和公民社會,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也只能淪為看守草料場的林沖。
10、社會學專業
與大多數研究上層建筑的人文類學科相似,當下的社會學專業已成為社會的“雞肋”。學社會學的人,或是遠離了社會,或是無法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即使是提出來解決問題的辦法,放到中國的環境里,這些方法也統統失效。這不得不說是整個學科的悲哀。目前國內的社會學正淪為閉門造車的“政治修辭學”——部分學者每天只會扛著遠離社會學精神的口號滿街亂竄,向國家騙取經費,然后足不出戶就完成毫無現實意義的學術報告。
看過“志愿填報就業前景好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