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改革下的政策走向
2023年高考改革下的政策走向
從《中國高考報告》編委會獲悉,近日,由該編委會編撰的2023年度高考藍皮書《中國高考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通過新華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發行。
《報告》從七個部分分別討論了2022年中國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命題特征、教學改革、招錄情況、社會影響和評價體系,系統討論高考綜合改革下的政策走向及應對策略。
《報告》指出,通過對近三年的高考試題分析發現,信息識別與加工、邏輯推理與論證、科學探究與思維建模、語言組織與表達、獨立思考與質疑(提出問題、開放作答、合理論證)、批判性思維等關鍵能力已經成為高考考查的重點,這充分表明以批判性思維為代表的關鍵能力已經成為高考命題的主要方向和要求。除了上述關鍵能力的考查要求,近年來的高考文科試題中大量出現的是識別隱含前提、開放式設問、合理論證、尋求證據、有效推理與論證/證據評估等,理科試題中大量出現的開放式設問、結構不良、替代性解決方案等,這些也都是批判性思維在高考命題改革中的具體體現。
《報告》對2023年高考趨勢作出了幾點判斷。《報告》認為,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融入高考試題命制中,是新時代高考內容改革的鮮明特征和堅定方向,這在過去幾年的高考命題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也將是2023年高考命題的核心要旨。新高考試題歷經多年積累,試題不再回避熱點,而是直接面對熱點,在引導課堂教學與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關注現實熱點和生產生活實踐。從2022年高考命題立意來看,2023年命題將延續這一風格,聚焦時代重大現實問題、關鍵歷史事件、社會熱點話題、科技前沿進步、偉大建設成就等,著重考查學生的家國情懷、奮斗精神、責任擔當與理想信念,以及美育、體育、勞動等領域的道德品質。
《報告》判斷指出,聚焦關鍵能力考查,突出思維品質與創新精神,實現從“考知識”向“考能力”的轉變,是近年來高考命題改革最顯著的特征,也是高考綜合改革最大的創新之處。高考試題考查的關鍵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獲取與加工、邏輯推理與論證、科學探究與思維建模、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語言組織與表達等。2023年高考命題也將圍繞上述關鍵能力進行加強和優化。
關于2023年高考命題,《報告》還判斷認為,新高考背景下,未來高考命題的基本方向包括:不論是全國統一命題還是分省命題,高考評價體系是高考命題的根本指南;以“三線(核心價值金線、能力素養銀線、情境載體串聯線)”為框架,命題呈現出“無價值,不入題;無思維,不命題;無情境,不成題”的典型特征;堅持穩中求進,加大試題區分度,增強高考選拔功能;有效引導教學,打破“以綱定考”,實現“教考銜接”。因此,有效應對新高考的策略應該是“授人以漁(加強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訓練)”而非“授人以魚(傳授解題套路和題海戰術)”。
截至目前,《中國高考報告》已連續出版五版,其編委會核心成員來自國內一流大學或研究機構。
高中生如何調整心態
1.和同學聊天
當你要面對考試時,在考試前如果你內心感覺很輕松,證明此時你的心態不錯,那么你可以繼續看一會資料或者課本,但是如果這個時候你自己內心非常非常緊張,那就需要調節了。這個時候你不要再看書而是去找一個你平時玩的好的人聊天,如果你附近沒有,那么就和你考場座位后面的的聊天,聊天越盡興越好,這樣你的心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輕松??荚囈矔l揮的更好。
2.考完不要對答案
許多同學考完后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對答案,然后對著對著發現自己的答案錯了,然后心情頓時就不好了,然后下一堂考試還在想著,那心里面充滿了不爽,這個不是自己在給自己找不自在嗎?所以絕對不去對答案是調整心態的一個好方法,甚至于你可以想象自己的答案都是對的,這樣就可以懷著愉悅的心情面對下一場考試。
3.想象所有最壞的結果
我們在考試前為什么會緊張了?因為我們怕考的不好。這個時候你就想,假如你這次考試打個零分或者這次考試你填錯考號了。再想一下對你的影響,你會發現,原來沒什么嗎!可能只是排名低了點或者其他。你只要把類似的非常壞的情況在腦海中列舉一遍,這個時候我相信緊張的心態會得到很大的緩解!
4.朝著窗外大喊
在考試前,如果你實在緊張的不行,那就找一個窗子,朝著外面就是一通大喊,喊完后,你整個人都會輕松很多!心態自然就調整了。
高中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
一、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并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二、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于向人請教,結果是郁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松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么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干凈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系,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高考前怎么調整心態
強化自信
高考前調整心態的第一步就是強化自信。不管怎樣,高考前夕,對于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要過多自我責備,要多看、多想、多憶自己的長處和潛力,激發自信心。很多成績優秀的同學在高考中失利,不是輸在了知識能力上,而是敗在了信心上。
優化情緒
在情緒緊張的時候,聽聽輕音樂,哼哼小調,或伸伸手,彎彎腰,搖搖脖子??紙錾峡梢宰錾詈粑⑼巴狻Mㄟ^這些,便可起到調節心理、優化情緒的作用。
自我減壓
把復習與考試看成一種挑戰,會激發自己很快進入狀態;把它看成一種鍛煉,會以平和的心態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機會,就會以積極的心態迎接。
積極暗示
積極暗示能強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煩惱。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積極暗示,自我打氣。通過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恢復自信,激發興奮點,把自己的心態、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在考試過程中如果遇到難題,就對自己暗示:“我做不出來的題,別人也不一定會做?!薄皶鲱}做對,我就能拿高分?!?/p>
如何正確迎接高考
一是要順其自然,隨“心”所欲。這兩天如果有學習狀態,可以再翻翻書、看看習題,也可適度放松一下,讓大腦處于愉悅、舒適的狀態最重要;
二是發揮想象,賞“心”悅目。如果對考場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有擔心,可以找個相對比較安靜放松的時間,在腦海中想象預演高考當天可能發生的情況;
三是積極暗示,“心”想事成。可選擇一個相對安靜、放松的時間,寫一寫、說一說,或者畫一畫(當然也可唱一唱)你的十個優點,或者令你感到驕傲的五件小事等,這些能幫助賦能充電,讓考生在考試時能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