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各省教育廳、教育部直屬高校新聞發言人及機構電話
報志愿要了解哪些內容
本省招生規定、院校情況及錄取規則等,是考生填報志愿的主要參考依據。因此,作為考生,熟悉了解這些規定以及省高招辦組織編發的一些相關資料,是高考生們在填報志愿前的必備準備工作。
熟悉完規定后,就要對自己所傾向選擇的專業、院校,做個詳細的了解。
一是了解院校各學科的具體情況,是否為本校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二是清楚去年在本省的招生院校各專業的計劃數,近幾年各專業在本省招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三是了解目前各專業的就業情況,同時對未來各專業就業形勢有所了解,并充分考慮個人特長、稟賦,如組織管理能力、研究能力、藝術修養、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等;
四是相關專業對身體健康狀況的特殊要求,考生要合理規避限報專業,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五是明確自己的強項科目和稍弱的科目,考慮相關科目成績;
六是專業收費情況。
新高考志愿該怎么填報
1、“專業+院校”形式
這種填報方式可以讓考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也能讓考生更明確未來職業方向,避免了考生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
比如考生想報考熱門專業信息與通信工程,可以報考“信息與通信工程+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重慶郵電大學”等眾多大學的信息與工程專業。
2、“院校+專業組”形式
如“清華大學專業組4”對選科的要求是:首先科目物理,再選科目不限,專業組內包括計算機、通信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10個專業。
“清華大學專業組5”對選科的要求是:首選科目物理,再選科目化學,包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5個醫學專業。
那么如果某個考生選科物理化學都選了,那么他這兩個專業組包含的所有專業都可以報考;但如果考生只選了物理,那么他就只能報考“專業組4”內的所有專業,“專業組5”內的專業不能報考。
高考志愿填報要注意什么
你得對自己的成績有一定的認知和定位。選出相關的院校,在這些院校里再篩選出適合你報考的專業,作為重點關注的院校及專業即可。
在志愿報考方面,也不像分文理科的時候,一般也就是報考6-9個志愿,而在新高考志愿填報模式下,一個考生可能要填報的志愿數量會更多: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無疑可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選擇國家建設急需的專業,能使青年人將來較可能做出重大貢獻。志趣和需要是相輔相成的,把志趣和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個人的價值得到更充分的體現。
高考志愿填報的方法
1、線差法
線差法就是比較考生線差與院校線差來填報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線差是高考成績與省控線的差值,院校線差就是錄取平均分與省控線之間的差值。考生的線差超過院校的線差均值,則錄取的幾率就比較大。
2、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分科類排名或位次來選擇填報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選院校或專業前幾年錄取考生的排名,擬報院校才有錄取機會。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錄取是從高到低按照排名來進行的。
3、線差為主,位次為輔
線差法適合各個層次的考生,不管是重點批次,還是普通批次。排名法在層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適用,并不適合所有層次的考生,越往后面這種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所以應該以使用錄取平均分線差均值篩選學校為主,以位次法為輔。
高考填報志愿常見問題解答
1、 如何為志愿填報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一是搜集院校資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關規定,了解院校招生章程;
二是查詢有關院校、專業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
三是了解今年在本省市招生的學校、專業、人數;
四是了解自己平時成績、模擬成績在全省、市的位次;
五是了解本人體檢結果,避開限報的學校、專業。
2、如何減少志愿填報的撞車現象?
一是考生應量體裁衣,根據自己高考成績(或平時成績、模擬成績)的位次,對照往年各學校專業錄取分數情況、位次情況;
二是注意填報時留有余地;注意體檢結果,避開限報專業;
三是特別注意有的學校招生“大小年”現象,詳細分析近年錄取資料;
四是注意預報志愿后,考區、中學反饋的信息,如果出現扎堆現象,需要調整所報志愿。
3、如何避免高分低錄甚至落榜?
應堅持以下原則:1、實事求是,找準自己的位置;2、所填志愿拉開檔次;3、冷門與熱門學校專業相結合;4、省內與省外院校相結合;5、避開體檢結果所限學校、專業;6、各批次學校志愿、專業志愿填滿,盡量服從專業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