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地官宣秋季開學免高中學費
8月15日,福建漳州市長泰區發布通告稱,決定從2023年秋季學期開始,推行高中免費工程,引發關注。長泰區教育局工作人員向中國新聞周刊證實,該區已經下發相關文件,將在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后實施。
根據通告,免費范圍包括在該區學校就讀的高中生,免費項目為高中學費,免費標準為每生每學期600元、全年1200元。中國新聞周刊從長泰區教育局獲悉,實施高中教育免學費政策并非心血來潮,而是有其現實考量。
實際上,長泰區高中免學費的做法并非全國首例。此前已有多個省份的部分市、縣,乃至全省(自治區)范圍內實行高中免學費政策。
為什么要推行高中學費補助工程?
近年來,長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全區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占全區財政收入超60%,外來務工人員占長泰人口近三分之一。為了讓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讓廣大群眾充分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優越的營商環境,共享改革發展紅利,我們順應群眾期盼,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自2023年秋季開始,全面施行高中學費補助舉措,做到發展為民、發展利民、發展惠民。
推行高中學費補助工程具體內容有哪些?
補助項目為高中學費,補助對象為長泰區就讀高中生,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學期600元、全年1200元。學生應繳納的住宿、伙食、校服、課本作業本等費用不納入此次補助范圍。
公開資料顯示,長泰區隸屬福建省漳州市,位于福建省東南部,總面積912.6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長泰區下轄4個鎮、1個鄉。2021年,長泰區地區生產總值375.2億元,增長7.5%。
高中免費教育不等同于義務
在全國多地探索實施高中免學費政策的背景之下,不少聲音希望相關政策向全國推廣,不少人大代表都提出過相關議案和建議。
不過,目前地方上的自發探索,并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推行。
儲朝暉說,各個地方的情況不太一樣,很多地方高中學費對家長來說并不是很大的負擔。“就我所知,很多地方高中不收學費,但教學材料等其他費用比較多,相對而言給家庭帶來的影響比較大。”
“此外,雖然國家三令五申,但各地還是存在一些高中補課的現象,校外培訓機構的補課費用,對于家長來說是更重的負擔。”他說。
對于是否全面推廣高中免學費政策,學術界存在不同聲音。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文東茅曾表示,職業高中都已經免學費,普通高中學費本來也不貴,以國家現在的財力完全可以負擔。
“個別地方實施高中教育免費,通過當地財政努力和中央增加轉移支付,應該可以辦到,但若要全國推行,則條件不夠成熟。”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吳華認為。
在熊丙奇看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高中實施教育免費的背后,還有延長義務教育的含義,而義務教育該不該涵蓋高中教育,目前還存在爭議。
普及高中是什么意思
普及高中教育主要是提高高中的入學率,達到90%以上,是通過很多措施實施的。所以中考還是要考的,逐步實施推薦和能力考核方式。高中分為普高和職高(包括所謂的中等職業教育),逐步達到各占50%的比例。擴大職高學校規模和數量,提高職業高等學校的招生比例,讀職高也有較多的升學機會。
對職高學生實施補助(現在已經實施,每學期750元),對職高學生學費實行全免或部份免除(現在是農學專業全免,非農學專業免20%)。當然普及措施隨著時間推移,將越來越多。
普及教育、免費教育、義務教育三者的聯系
普及教育是教育事業的發展目標,也是教育發展過程中層次不斷提高的歷史要求。新中國建國初期,我國提出普及初等小學教育(三年到四年)的目標,后來提出普及小學教育的目標,大躍進的時候曾經提出普及初中甚至高中教育的目標。一時間村村辦小學,隊隊辦初中,社社辦高中,甚至小學都沒有畢業的老師教起了初中和高中,熱情代替了科學,數量淹沒了質量,后來花了很大的力氣進行收縮和消化。所以普及什么層次教育、普及到什么程度是要依據歷史條件決定的。
免費教育是一種政策措施,也是民生的一項重要福利。1985年我國提出實施9年義務教育,1986年制定了義務教育法,但到2008年我國才真正實現了城鄉義務教育全免費。
義務教育則是一種制度安排,是具有強制性的法律規定。義務教育有兩個基本特點:免費和強迫,免除學費是實施義務教育的基本保障。沒有免費的教育就難以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也就難以普及到每一個兒童。中央和地方政府免除學費、雜費以及補助困難家庭子女順利完成學業,是義務教育得以全面實現的保證;同時,義務教育具有強迫性,所有家長都有義務送子女上學。因此,我們說:義務教育一定是免費的、普及的教育,反之則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