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號蔡旭哲人物事跡作文素材
蔡旭哲出生在河北深州的一個農村。他們家那片經常有戰斗機從屋頂飛過。每當戰機的轟鳴聲響起,他都要沖出來,著迷地看著,瞪大眼睛仔細分辨飛機的顏色、形狀、大小,一直目送飛機消失不見。那時,他未曾想到,有一天,他也會駕駛戰鷹從無數次凝望過的天空掠過。
當同學們追捧的都是四大天王這些港臺明星時,蔡旭哲的偶像則是時任空軍司令員王海。王海是一等功臣,他帶領的“王海大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80余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他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跡深深感染了蔡旭哲。
隨著時間的推移,蔡旭哲的夢想也逐漸清晰起來:當一名空軍飛行員!
19歲那年,他背著行李,興高采烈地進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保定分院。
父母看著他的背影,有不舍更有擔憂,擔心這個一直受寵愛的幺兒受不了當兵的苦。軍校的苦大家都知道,紀律嚴明,令行禁止,訓練特別苦,一般人都難以堅持。
空軍學員一般要經歷一年八個月的預校學習,緊接著在飛行學院進行兩年四個月的飛行技術訓練,就單單這兩個階段下來,參訓學員就會淘汰一半以上,最終能當飛行員的人也就是20%左右。
這是一場殘酷的競爭,蔡旭哲深知,競爭的背后,其實是與自己的較量,他堅定地認為,自己一定要足夠優秀,才能飛出來。
當年從衡水地區一起走進飛行學院的3名學員中,只有蔡旭哲獲得了飛行資格。這次不僅讓他再次懂得了奮斗的意義,也同時讓他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在愛人的眼里,蔡旭哲對飛行的熱愛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在她坐月子的假期里,蔡旭哲也請假陪護照顧她,然而他每天只要有空,或趴在窗戶前看著天空,自言自語道:“今天天氣能見度高,適合飛行。”或一屁股坐在地上,鋪著一張大白紙,畫著密密麻麻的座艙細節圖進行研究。
愛人看在眼里,想生氣卻生不起來,也只能任憑他專心致志地深陷其中。
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楊利偉一飛沖天,圓滿完成了我國的首次載人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蔡旭哲坐在電視機前,深深地被航天員這一職業所吸引,他向往飛得更高,飛向神秘而廣袤的太空,去探索新的未知。
說來也巧。當招收第二批航天員的通知到達他們團時,蔡旭哲正好在外執行任務,返回部隊時,報名時間馬上就要截止了,他抓緊報上名,幸運地搭上了“末班車”。
2010年5月5日,是蔡旭哲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和其他6名戰友,走進夢寐以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
從飛行員到航天員,要經歷脫胎換骨般的淬煉。不但要重新走進課堂學習枯燥的基礎理論,還要完成包括體質、心理、航天專業技術等上百門科目的艱苦訓練。每個科目挑戰的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極限,蔡旭哲沿著這100多個科目的登天臺階逐步攀登而上。
轉椅訓練曾經是他的弱項。
第一次坐轉椅練習時,他非常痛苦,臉色蒼白,腹內翻江倒海,久久不能恢復。考核結果是二級。雖然及格了,但蔡旭哲堅持:要做就要做到優秀!
回到家后,他就伸直右胳膊,將腦袋貼在右肩上,用左手摸著右耳,原地打轉著練習……漸漸地,他克服了轉椅訓練帶來的強烈不適感,考核結果終于達到了一級水平。
神舟十四號蔡旭哲人物事跡作文素材篇
2雖然所有航天員都通過考核,全部具備了執行任務的能力。但是由于飛行任務次數限制,蔡旭哲一直沒有機會飛向太空。
曾經也是空軍飛行員中的佼佼者,來到航天員大隊10年間,看著戰友們陸續飛天,蔡旭哲的心中也有遺憾。
他太渴望飛行了,無數次夢見自己駕駛飛機翱翔在云端。
他也時常想起爺爺對自己的期望。爺爺有五個孫子,個個都有體面的工作和待遇。蔡旭哲排名老三,爺爺逢人便夸他說:“我家這老三,干的可是國家的事業。”
“我入伍了!”“我入黨了!”“我飛出來了!”“我入選航天員了!”……每當有好消息,他第一時間就要跟爺爺分享,爺爺總是激動地說“好!”“好!”
但是,自從成為航天員后,這十年來,蔡旭哲已經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頻繁地給爺爺報告好消息了。每次回老家時,爺爺總是欲言又止。他知道爺爺期待著一個答案,但他也無法回答。甚至這些年來,他都不能公開自己的身份。
2019年12月,他入選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可惜,這個消息來得晚了點,蔡旭哲的爺爺奶奶在之前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相繼去世,他不能親口告訴爺爺奶奶這個好消息。
眼看丈夫蔡旭哲要赴“太空出差”半年,妻子王顏晴精心畫了兩幅國畫。一幅是海里漂浮著一葉小舟,寓意為“一帆風順”。另一幅畫的是兩只燕子飛行在桃花叢中,寓意為“比翼雙飛”。她說,這其中一只燕子就是她自己,伴隨著丈夫一起飛。
王顏晴了解航天員這一職業需要良好的身心素質。每次丈夫回家時,王顏晴監督他一定要按時睡覺,還特意學了中醫推拿,給丈夫按摩放松。丈夫情緒不佳時,她變著法兒讓丈夫轉移注意力,哄他開心。
“每個人都像一片樹葉,不可復制,你在我眼里就是獨一無二的。”王顏晴鼓勵著丈夫。
十多年來,丈夫一心一意地準備著飛天,哪怕孩子參加高考,他都沒請過假。對此,王顏晴沒有任何怨言,全力支持。
對于丈夫即將要執行任務,王顏晴認為時機剛剛好。父母身體安好,孩子已經上了大學,丈夫可以輕裝上陣了。在蔡旭哲作為神舟十三號任務備份航天員奔赴發射場前,上大學的女兒鄭重跟爸爸談心:“在我眼里,您是一個好爸爸,我非常愛您。”
一切剛剛好。他們都已經做好了準備,用愛陪伴蔡旭哲,在夢想的太空,展翅翱翔。
神舟十四號蔡旭哲人物事跡作文素材篇3
1992年蔡旭哲初中畢業,那年,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正式立項。兩年后,載人飛船被命名為“神舟號”。
高三的時候,蔡旭哲通過了空軍招飛考試,如愿成為一名“藍天驕子”。畢業后,因為飛行能力突出,蔡旭哲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而當時的中國,已經越出藍天,實現了天地往返。1999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了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四年后,楊利偉乘坐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一飛沖天,千年飛天夢,今朝一夕圓!
那一刻,蔡旭哲坐在電視機前,激動萬分, 藏在他心里的那個童年的“逐星夢”被再次喚醒。他想再努力一把,從藍天飛向太空,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追夢路上,蔡旭哲拼盡全力,各項成績一直都是隊里的標桿。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5月5日,蔡旭哲終于走進了夢寐以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 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
(蔡旭哲)我們剛過來的時候有一個入隊宣誓,面對黨旗、國旗、軍旗,甘愿為載人航天事業奮斗終身,從那時候開始扎扎實實去積累、去學習、去訓練。
和心理的極限。中性浮力水槽,是模擬太空失重環境的重要設備,蔡旭哲要穿戴120多公斤的裝備去到10米深的水下訓練,并要完成各種高難度、高精細化的工作。每次下水,一待就是6個多小時。過年期間,旭哲父母去看望孩子,剛好趕上蔡旭哲完成訓練從水里出來,吃飯的時候,旭哲拿筷子的手都是抖的。
(蔡旭哲父親蔡占魁)“我問他有多苦啊?他說是我們想象不到的苦。”
(蔡旭哲姐姐蔡旭娜)“野外生存,三天三宿在沙漠里;海上求生,在海里跳傘……每一次都是挑戰生命極限。他們早把自己的生命和國家的榮譽與利益捆綁到一起了!”
逐夢太空終不悔,為國問天寫青春。支撐蔡旭哲的,是個人飛天夢的熱切期盼,更是矢志報國的大愛情懷。幾十年來,無數像蔡旭哲一樣的中國航天人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的載人航天精神,將中華民族不斷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實踐創新的精神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些個人飛天夢想實現的背后,是萬千航天人的托舉,是科技自立自強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支撐。
載人航天工程,規模巨大、組成復雜、難度極高,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科技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回顧過去,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包含載人航天在內的各個領域,“高精尖”技術不斷實現新突破,從追趕到領跑世界;新生代科研人才嶄露頭角并逐漸接力、挑起大梁……強盛的祖國,是我們實現航天夢的最大底氣,是中國人自豪和自信的源頭。
航天夢也是強國夢,不斷實現突破創新、不斷取得新成就的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也是發展中的中國的一個縮影。我們向著未來、向著星辰大海,繼續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中,讓涓涓細流匯成澎湃不息的動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實現!
神舟十四號蔡旭哲人物事跡作文素材篇
4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衡水市深州籍航天員蔡旭哲與航天員陳冬、劉洋一起出征太空。自那天起,蔡旭哲就成了全家人的牽掛。“孩子為國家作貢獻,我們倍感驕傲,同時作為父母,我們也時刻擔心他的安全。”蔡旭哲的父親表示,在慢慢接受、慢慢習慣后,他們將這份擔心化為欣賞和信任,通過電視屏幕,關注兒子在太空中迎接的每一次挑戰。3次出艙、一次授課,首次進駐問天艙、夢天艙,安裝解鎖10多個科學實驗機柜……蔡旭哲在太空和其他兩名隊員共同完成的每一項任務、值得記錄的每一幀畫面,他們都會反復觀看。他們盼望著兒子能在太空多做科研,為國家多作貢獻,也盼望著兒子能夠早日凱旋,一家人早日團聚。在得知兒子將于12月4日返回東風著陸場的消息后,蔡旭哲父母內心再次起了波瀾……
12月4日天剛蒙蒙亮,蔡旭哲的父母便早早起床開始打掃衛生、收拾床鋪,姐姐蔡旭娜專門買來菜和肉,蔡旭哲的三叔蔡占松更是特意從深州城里騎自行車來到二哥家,打算和家人一起見證神舟十四號平安返回地球這神圣的歷史時刻。當天,蔡旭哲的家人們緊盯電視屏幕,時刻關注著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的動向。晚餐時間,蔡家在飯桌上特地準備了十個菜,寓意十全十美,其中一盤紅彤彤的蘋果特別顯眼,取其“平安歸來”之意。俗話說:“出門的餃子回家的面。”蔡旭哲的母親親手搟了面條,她表示,雖然兒子不在身邊,但母親的這份心意不能少。“等孩子回來了,我給他燉肉,好好補補身子。”看著一桌子蔡旭哲喜歡吃的飯菜,母親不斷念叨。
早早吃過晚飯,一家人整齊地守在電視機前,緊盯屏幕,生怕錯過一個畫面。返回艙主傘打開、返回艙落在預定區域、艙內蔡旭哲報出“感覺良好”……每個關鍵節點,都牽動著大家的心。直到蔡旭哲被抬出返回艙,看到那張熟悉的面孔,一家人懸著的心才落了下來。“平安回來就好!”蔡旭哲的父母一邊擦眼淚一邊互相安慰著。“弟弟一切平安,咱們終于可以睡個好覺了。”姐姐蔡旭娜撫摸著全家福的相框,喜極而泣。
蔡旭哲實現航天夢的事跡,也鼓舞著家鄉人。“旭哲這半年時間‘出差’去太空,我一直關注他的動態,旭哲勇敢追夢終圓夢,替他驕傲、為他點贊。”蔡旭哲初中同學趙振宇自豪地說。“從小就勤奮刻苦的蔡旭哲有定力、有目標,是師友眼中的‘藍天驕子’”蔡旭哲小學班主任老師靳艷娥感嘆道,旭哲不負眾望,為家鄉為祖國爭了光!“他是我們家鄉的驕傲”“圓夢天宮,平安凱旋”“致敬航天英雄,歡迎回家”……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大家紛紛為航天英雄留言點贊。
“兒子平安歸來,實現了多年的‘飛天夢’,全家人替他高興。”蔡旭哲父親表示,希望兒子好好調養身體,如果祖國有需要,繼續出征,繼續為祖國航天事業建功立業。
神舟十四號蔡旭哲人物事跡作文素材篇
51976年出生的蔡旭哲,小學、初中、高中階段都在深州家鄉度過,直到1995年考入飛行學院才離開。在家鄉眾人眼里,他自幼就是個有定力、有目標、有熱情的人。
家人介紹,蔡旭哲自幼受爺爺、奶奶的影響很大。爺爺、奶奶都是新中國成立前就已入黨的老黨員,而且均從事過教育工作,對子女、孫輩要求都很嚴格。蔡旭哲3歲時,爺爺送了他一大箱子關于八路軍的小人書,給他講抗日故事。待他長大成為飛行員、航天員后,爺爺逢人便夸他“干的可是國家的事業”。入伍、入黨、放單飛、入選航天員……每當有好消息,他也總是第一時間跟爺爺分享。
2010年成為航天員后,蔡旭哲一直沒機會飛天。每次他回老家,爺爺總是欲言又止。他知道爺爺在期待著什么。2019年12月,蔡旭哲成功入選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遺憾的是,爺爺和奶奶在這之前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已相繼離世。他把遺憾藏在心里,繼續刻苦訓練,迎接飛天日子的到來。
蔡旭哲的三叔蔡占松,曾是一名軍人。那時,每次看到三叔穿著帥氣的軍裝回家,他都特別眼饞,偷偷戴上三叔的軍帽有模有樣地學敬軍禮,還一本正經地說:“我長大了也要參軍報國。”蔡占松還記得,蔡旭哲小時候就喜歡飛機。一聽到天上有飛機飛過,他就會著急忙跑到院子里,仰著脖子盯著飛機看,直到消失在天際。“現在,為航天事業添了把火,也算實現了他的愿望了。”蔡占松欣慰地說。
神舟十四號蔡旭哲人物事跡作文素材篇6
蔡旭哲昔日的老師和同學們,也對他印象深刻。很多人都記得,上中學時,他的偶像是一等功臣、英雄飛行員王海。
劉振利是蔡旭哲高一時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師。蔡旭哲留給他最深刻的印象是愛專研,做實驗時動手能力特別強。“我的印象中旭哲學習刻苦,邏輯思維很強,性格內向沉穩,不喜歡張揚,樂于助人,在班里很受同學歡迎。”劉振利對蔡旭哲如是評價。欣聞他順利進入太空,劉振利也送上了最真摯的祝福——“希望代表著衡水甚至河北驕傲的他,圓滿完成這次航天任務。”
任衛哲是蔡旭哲高中三年的班長。他回憶,蔡旭哲是他們同學中唯一過關斬將成功考入飛行學院的。蔡旭哲平時喜歡運動,打籃球、踢足球,尤其是籃球,投籃命中率非常高。蔡旭哲在課堂上分析問題往往很有自己的見解,而在課下,愛吃紅薯干的他很幽默,不時講個小笑話,調節著大家的課余生活。高考結束后的最后一晚,接到錄取通知后蔡旭哲去找他玩因暴雨夜宿他家時,蔡旭哲吐露了他的飛天夢想。成為航天員后的幾年里,蔡旭哲也表示過,眼看一批又一批航天員踏上太空之旅而沒有自己,他并未氣餒,反倒激起了他更大的熱情,一直刻苦訓練和學習。就在4月,蔡旭哲還發信息祝愿身在上海的他早日戰勝疫情,他則回祝對方盡早實現太空夢。沒想到,僅僅時隔一個多月就夢想成真了,任衛哲由衷地為老同學感到高興。
讓同學何超印象深刻的還有蔡旭哲的亦“文”亦“武”。“文”是蔡旭哲擅長下象棋。有時眼看棋局已呈敗勢,旁邊觀棋的同學們七嘴八舌紛紛支招。但蔡旭哲不為所動,不發一語,手托下巴緊盯棋盤,苦想之招。同學們實在看不下去紛紛離去,沒想到的是,過了一會兒,蔡旭哲居然反敗為勝!“武”是除了打籃球、踢足球等,蔡旭哲還喜歡掰腕子,而且一直立于不敗之地。何超感嘆,心理素質好,思路清晰,體魄強健,這也許就是蔡旭哲今天能成為航天員出征太空的內在原因吧。
支鴻杰也是蔡旭哲的高中同學,當時兩人經常一起吃飯、并肩學習。支鴻杰回憶,上高中時,蔡旭哲經常去買《飛碟探索》雜志,那時對太空就充滿了好奇。后來,他如愿考上了飛行學院。“上高中時,旭哲個性沉穩,各方面都很優秀。他也非常樂于助人,學校放假時,他會主動幫同學一起回家干農活兒。”回憶著上學時的情景,支鴻杰言語中透露著對老同學的祝福,“旭哲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他的勤奮刻苦,很為他驕傲。希望老同學能圓滿完成任務,凱旋歸來。”
神舟十四號蔡旭哲人物事跡作文素材篇7
蔡旭哲是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人,他成為河北省首位進入太空執行任務的航天員。
當日上午,離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還有兩個多小時,蔡旭哲老家的小院里就已經熱鬧了起來,親戚朋友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蔡旭哲的母親和姐姐特意穿上了象征喜慶和吉祥的紅色新衣。在客廳里,一家人每人手持一面小紅旗,坐在沙發上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里的直播節目。當看到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時,蔡旭哲的父親蔡占魁擦了擦激動的淚水。他說:“兒子成功飛上太空,我的心也跟著他飛上去了。他沒有辜負黨和國家培養,我為他感到驕傲。我跟他媽希望他在太空,好好為黨和國家作貢獻,盼著他平安歸來。”蔡旭哲的姐姐蔡旭娜也為弟弟感到驕傲,希望弟弟繼續為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