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關于節儉的作文
怎么寫關于節儉的作文篇1
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外婆就是我們家的節約模范。
記得又一天,媽媽帶我去看望外婆。中午吃飯時,我把很多米粒都撒在了地上,飯桌上也分布著很多米粒,我卻視而不見。吃完飯后,我就去看我喜愛的動畫片《海綿寶寶》了。看著看著,感覺口渴了,我就去廚找水喝。在廚房我發現外婆正在撿我掉在地上的米粒,然后放在了窗臺上。“外婆真小氣,不就是幾粒米嗎?”我不高興的說。外婆皺了皺眉頭:“孩子,我們要節約糧食,不要浪費呀……”沒等外婆說完,我就跑掉了。
又過了幾天,我和媽媽又去了外婆家。我們剛進屋門,居然從窗臺你邊傳來了清脆的鳥叫聲。我懷著好奇朝窗臺望去,原來是外婆放的米粒引來了吃食的小鳥。這時,外婆走過來,高興地說:“瞧我說的沒錯吧,被你扔掉的米粒沒浪費,還引來了很多可愛的小鳥呢。”我有點兒不好意思了,慢慢低下了頭。外婆把我拉到身邊,和藹地說:“孩子,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經過春天播種、施肥、秋天收割,我們才能夠吃上香甜的米飯哪……”我的頭低的更低了,我小聲的說:“外婆,我錯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了。”外婆把我攬在懷里開心的笑了。
從那以后,我時刻提醒自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牢記外婆的教育,養成了愛惜糧食,以節約糧食為榮的習慣。
怎么寫關于節儉的作文篇2
每當我吃著桌上香噴噴的飯菜,品嘗著餐桌上豐盛的美味佳肴時,總會使我想起我的奶奶。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人,一個讓我值得敬佩的人
奶奶今年60多歲,臉龐長圓,額上布滿了一道道挺深的皺紋,兩只布滿血絲的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中。奶奶的生活十分節儉,穿的`衣服都是用不做的,每當衣服破了一個洞時,她總會耐心地補上。我們好幾次勸她買新衣服,她總是說:“不要,我又不是沒穿的……。”冬天時,天氣很冷,寒風呼呼地刮著,大家都穿著厚厚的棉襖,而奶奶卻穿的是人家送給她的。雖然是舊的東西,一些讓人瞧不起的東西,可奶奶每次都把它們洗的干干凈凈,有時還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她還教育我們一定要勤儉節約,不要亂花錢,不要浪費……奶奶家雖然不缺錢,但她還是十分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包括每一粒糧食。
暑假終于來了,奶奶過來幫我們做飯,洗衣服……由于最近我生病,媽媽讓奶奶去買一些排骨回來蒸,給我補補身子。那天中午,我的肚子突然叫了起來,我餓得實在受不了。立即沖向餐廳,“哇,好香,有我最愛吃的粉蒸排骨!茄子……”好豐盛哦,想著想著,便抓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我吃得不管不顧,沒注意到嘴巴下有個“洞”,許多飯粒都被撒在桌上,而我卻視而不見。奶奶見了,叫道:“急什么?時間這么長,夠你吃啦,太快了,噎住了怎么辦呀……”我最不喜歡聽奶奶嘮叨了,在我眼里,她好比是《淘氣包馬小跳》里面的廢話大王—毛超。于是我想借此機會逃跑。“奶奶,你別說了,再說就等于對對牛彈琴,我這碗飯有些燙,所以,我到客廳去做會兒。”我扭頭就朝客廳走,誰知她老人家一把拽住我說,你好好聽著,我有些難為情,為了讓她老人家高興高興,我就聽一回吧。奶奶嚴厲地說:“你的嘴巴有洞嗎,漏了這么多飯,好意思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糧食是農民伯伯們用汗水換來的啊!沒有他們,我們能吃到這么美味的菜嗎?你這樣做,合適嗎?”我無地自容,內心十分愧疚。是啊!農民伯伯每天都汗流浹背地工作,我只有把飯吃得干干凈凈,才能回報他們,大家不是常說,愛衣常暖,愛食常飽嗎?
是啊!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敬佩奶奶這種勤儉節約的高尚品質,她的這種高尚品質也激勵著我前進!
怎么寫關于節儉的作文篇3
從遙遠的古代到繁華高科技的至今,從唐朝詩人李紳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到趙樸初的《寬心謠》:“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新舊衣服不挑選,好敢御寒,壞也御寒。”無不都顯現出中華民族傳統以來的美德——勤儉節約。
大家都知道周恩來總理生前素來節儉,他的故事家家戶曉。他的勤儉節約從他所居住的房子就可看出,中南海西花廳,自他住進來以后,就從來沒有裝修與翻新過房屋及庭院。還要求大家不鋪張浪費,珍惜現在的一切……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幸福、美滿,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人們富足了,便經常會去酒店啊、咖啡廳等地方去放松一下自我,大家都知道,一般外出,人們都會叫上幾個朋友,一塊去熱鬧熱鬧。也正因為如此,不管到底能不能吃完,大家總會點上一大桌子菜,到最后,為了顧及面子,手一揮,說道:“結賬!大家走吧!”而桌子上,卻還擺著一大堆可口的菜品,有些甚至絲毫未動。
就是因為這小小的面子啊!它讓人們變的奢侈浪費!你們知道嗎?據調查:“自今年收秋以來;由于全球糧食大量減產(主要是歐洲)導致糧食價格上漲(中國一樣)。據聯合國統計,現在約六秒就會有一個人被餓死!”
大家可能會無所謂的說:“沒事,我才浪費多么一點,全國這么多人,不在乎我一個!”他說的沒錯,可他有沒有想過,假如人人都像他這么想,那我們在幾年、甚至幾月后,將會變成怎樣?!我不敢想象……
同學們,勤儉節約,要從自身做起,要從思想上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杜絕自己一人浪費沒什么的思想。也不要以為勤儉節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們只需要從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不浪費每一張紙……
我們每個人都像一滴水,人人都節約,就好比是許多滴水匯在一起,逐漸匯成小溪、河流、直至海洋!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美德,讓這種美德,永遠流淌在人們心中!
怎么寫關于節儉的作文篇4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地球資源逐日減少。
我們先說說節約用水吧。如果現在不節約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的眼淚。是啊,地球上雖然有很多江海,可是,都不能直接飲用,只有小部分的一些淡水,才能飲用,所以我們要珍惜地球給的這些淡水,絕對不能浪費。現在地球媽媽中的水已經日益減少了。大家是不是都在想用什么樣的方法節約用水呢?這里我教給大家一些節水的小常識。一、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二、洗衣服的臟水可以沖廁所,干凈的水可以用來拖地。三、不要將噴頭的水自始至終地開著。四、清洗蔬菜時,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進行清洗,盡量放入到盛水容器中,并調整清洗順序。
節約用電。省一分鐘電,多一分鐘電。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全國多省電煤庫存告急,電力供應趨緊。為維護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建設節約型社會,國家強力號召節約用電。節電小竅門:一、合理使用燈光照明。自然光線充足時,盡量不開燈;人員較少時,盡量少開燈。努力做到人走燈滅,杜絕長明燈現象。二、合理使用空調、電扇。使用空調時,應關閉門窗,自覺將溫度設定在26℃以上。限電期間自覺按要求關閉空調。避免無人時空調、電扇空轉。盡量開窗使用自然風降溫。三、計算機、飲水機、電視機、熱水器等耗電設備不用時要隨時切斷電源,減少待機耗電。四、大型、高耗電設備的使用要盡量避開用電高峰,限電期間自覺停運。五、積極推廣使用節能燈具、節能電器、節能設備。
節約糧食。在學校食堂里,你是否扔過只吃了幾口的包子?你又是否倒過只吃了幾口的飯菜?每天看到食堂里滿桶的剩飯你是否有所震撼與心痛?在學校食堂里,你是否扔過只吃了幾口的包子?你又是否倒過只吃了幾口的飯菜?每天看到食堂里滿桶的剩飯你是否有所震撼與心痛?在我們扔掉糧食的時候,不僅扔掉了農民伯伯賦予汗水和心血的粒粒真情,更是災區人民一份樸實而熱切的渴望,是中國未來一份微小卻珍貴的資源!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往上數幾輩,咱都是農民的兒子、孫子┉┉對此,我提出倡議:一、打飯要適量,吃多少打多少,做到不隨便剩飯剩菜。二、不偏食,不挑食。三、積極監督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的現象。四、吃飯時不說話,不把飯菜掉在飯桌或地上。五、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成宣傳浪費糧食的可怕后果。同學們,讓我們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怎么寫關于節儉的作文篇5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我們這些在蜜罐里長大的孩子怎會知道什么叫節約?但這個寒假,媽媽卻讓我懂得什么是勤儉節約。
那天,正在大掃除的媽媽讓我去整理一下四年級上完的書。我聽完后就不耐煩地走進書房,把書扔往箱子一扔,便像個少爺似的,不屑一顧地對媽媽說:“老媽,都整理好了!”我往箱子里瞄了一眼,咦?這些書今天怎么個個愁眉苦臉的?算了,又不關我事。
這時,媽媽進來了看了眼箱子里的書,說:“煜桓,你怎么能這樣子,書本都不分類。再說了,這里的書有些東西是可以反復利用的啊!”“啊?”疑惑不解的我開始冥思苦想了。到底有什么東西可以利用它呢?我想。一個個光點從我腦海里閃過。有了!我興奮地對媽媽說:“書皮可以反復利用,沒用完的作業本可以用做草稿紙,對嗎?”媽媽微笑地點了點頭,說:“是呀,那就開工吧!”
說干就干,我拿起語文書,小心翼翼地幫它“脫”下外套,再把語文書工工整整地放進箱子里。又把我的“魔爪”伸向數學書……不一會兒,我就大功告成了,心里美滋滋。這時書本們也滿意地朝我笑了笑,好似在說:“謝謝你小主人!”
媽媽告訴我,她們小時候可沒有這種“高科技”的書皮,為了保護好書本,都是用牛皮紙來包的……聽完媽媽的話,我想: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一點一滴,不能浪費資源。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是啊,勤儉節約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珍惜身邊每一樣來之不易的東西,去愛惜它,就能學會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怎么寫關于節儉的作文篇6
爺爺以前是個醫生,他個子很高,滿頭白發,說起話來非常幽默,爺爺為人很寬容,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不會生氣,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所以,在我的心目中,爺爺是很和藹可親的一個人。
雖然爺爺每個月都會有退休金,但是他非常節儉,出去玩時,他總是會隨身帶著一個塑料袋,看見飲料瓶時會把它撿起來,我總是很不解的問爺爺:“爺爺,您為什么要撿這個,您并不缺錢花啊?”可爺爺總是笑笑,不說話。于是,這個疑問總是在我的心里環繞。
直到那一次,我才明白爺爺如此節儉的原因。那一次,我早上起來想去冰箱里拿瓶水喝,這時,一個人影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我定晴一看,原來是爺爺!只見爺爺從自己并不多的養老錢中取出了幾百元,走出門去,我很不解,爺爺平時不是很節儉嗎,現在拿著這些錢去干什么呢?為了了解事情的原委,我躡手躡腳地跟了去,只見爺爺來到單位貧困職工工作處,把錢捐給了那些生活貧困的職工。這時,我再也忍不住了,便走了過去,問道:“爺爺,你平時自己都舍不得花錢,為什么要把錢捐給這些職工呢?”爺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現在,許多貧窮災區的人沒有吃的,穿的,他們的孩子無法上學,連書包,文具盒也沒有,雖然我們過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但是不得忘了那些生活困難的職工啊!”我不需要用華麗的言辭來歌頌爺爺,只能說:爺爺是個平凡的人,卻有一顆難得可貴的心!
怎么寫關于節儉的作文篇7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這個美德是絕對不能丟的。
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家里還是經常穿補丁的衣服。是他家中貧窮嗎?不是,他是領導人;是他不愛新衣服嗎?不是,誰不愛美麗。如果,一個人過慣了節儉和艱苦的生活,那么就不會有邁不過去的坎,度不過的難關。據有關人員統計:毛主席的一雙布鞋補了22次,一套軍裝補丁有76塊,睡衣則有67塊。毛有67塊。毛主席能有補丁一身的光耀形象,是因為他補丁之多,實數罕見哪。毛主席的內衣內褲上更是五彩斑斕,有赤色、橙色、黃色、紅色、青色、藍色、紫色……與標準的老百姓一樣“笑破不笑補”,只要不露肉,不透風就行。
這位偉人,有著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為他的節儉。馮玉祥將軍教育兒子馮洪國也是如此:“兒啊,你要脫下軍裝、皮鞋到牛柵里去熏一下,聞一聞牛屎味,才會知道五谷香。古人說:奢能滅志,儉以養德。你雖然還不曾管事,談不上奢華,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險的!”這蘊含著深刻道理的話“一板子”把馮洪國打醒了。他脫下了軍裝、皮鞋,換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這樣的,馮洪國日本留學回國后,看望多年不見的老父親,當父親看到兒子身著西裝腳蹬皮鞋,渾身散發著濃濃的香水味,便這樣地教育自己的兒子。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補丁、牛棚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看到的是優越的生活環境,一到夜晚,萬盞燈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廈頓時披上了寶石鑲嵌的衣衫;一條條街道猶如星光閃耀的銀河;再加上射燈如探照燈似的來回晃動,而在這閃耀著的美麗背后,又有誰看到了浪費的影子。的確,許多人都會這樣認為:生活條件好了,就應該有這樣的享受。于是,節約也隨之被人們拋在了腦后。
這天中午,我經過學校的小店,里面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啊!同學們進來時迫不及待,出來時滿載而歸,我嘗點你的薯條,你吃點我的雞腿,真是不亦樂乎。我在班級里簡單地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沒有(因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雖然我去小店的次數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為了買學習用品的占四分之一;肚子餓買吃的占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二的是為了解讒,看到別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學是拿零食當午飯,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幾天班級里還掀起了一股名牌風,看誰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寧,明天我就要換上安踏,有人還嘲笑同學穿假名牌。哎,我真想告訴大家,勤儉才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不是攀比與浪費啊!
勤儉節約光榮,奢侈浪費可恥。盡管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節約不能丟啊!我們應該時刻牢記這個傳統美德,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不浪費,不奢侈!
怎么寫關于節儉的作文篇8
我到了學古詩的年齡的時候,我學到的第一首古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遲到的事物都是由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那時候我就覺得,在舊社會里長大的孩子,雖然沒有我們這些孩子幸福,但是他們有一種我們現在孩子都很少有的良好習慣,那就是他們在困難中養成的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種習慣在我們現在這些孩子中很少有,因為我們都是家中的寶,是吃著蜜糖長大的,從小就養成了浪費的習慣,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節約,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出席的人,成為一個貪婪的、不會勞動的人。那些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孩子,他們即會辛勤的勞動,又不會太浪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其實節約很簡單的,比如: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就能讓貧窮的人們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度電,就能讓鬧電荒的地方變得明亮起來;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就能讓喝不到水的人們喝上一年;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毛錢,甚至是一分錢,就能讓那些渴望上學的孩子們上學,也能讓那些挨餓挨凍的人們得到食物與溫暖,還能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回到家園,這些東西對于我們來說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全國人民都節約,全國人民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那在我們國家就不會有什么饑荒、水資源不足、電荒、油荒。
節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約更要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約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約就是一種文明。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牢記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