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拜年作文素材
春節拜年作文素材篇1
今年春節,武漢突發疫情,為防止疫情擴散,防止交叉感染,政府要求人們都宅在家里,不許走親訪友。
待在家里,真鬧心,爸爸看出我心里的不快,對我說:“咱們用微信給親朋好友拜年,說吉祥話吧。”我聽了,頓時來了精神:“好啊,好啊!”我幾乎都要跳起來了。爸爸看我高興,說:“來吧,看看你這小秀才給他們拜年時會不會說一些吉祥話!”
這下可難住我了,眉毛頭都擰成疙瘩了,也沒想出一句好聽的話。爸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吧!你不好好讀書,連句祝福話都說不出來。我慚愧地低下頭。
爸爸說:“我教你吧!”我羞愧地點點頭。爸爸說,過年說吉祥話是要看對誰說的,而且說吉祥話的時候,要恭恭敬敬站好,大大方方,聲音洪亮,眼睛真誠地看著對方。我聽著,心想,這里面還真有不少學問呢,可要長見識了。
爸爸滔滔不絕講起來了,我洗耳恭聽。只聽爸爸說,見爺爺奶奶可以說祝爺爺奶奶吉祥如意、福壽康寧!也可以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還可以說,壽比天高,福比海深。對爸爸媽媽可以這么說:我祝爸爸媽媽年年有余,好運連連。四季發財,五福臨門。心想事成,永遠年輕。還可以說祝爸爸媽媽千祥云集,喜樂平安,諸事順遂……祝福語真多呀,我邊聽邊記,但是有的連字都寫不出來。
聽了這么多吉祥話,我想:真該好好讀書了!
爸爸還給講了見叔叔阿姨怎么祝福,講完,爸爸問我:“對哥哥姐姐怎么說呀?”我說:“祝哥哥姐姐笑口常開、學業進步!”
爸爸摸摸我的小腦袋,鼓勵說:“小家伙挺聰明呢!學無止境,要不斷學習,長大后才能有作為。”
我點了點頭。
春節拜年作文素材篇2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歷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蒜,就開始有了“年味”。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北京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春節拜年作文素材篇3
除夕一過,就是正月初一,春節拜年禮儀有何講究?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我們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初一時,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朋友們也互致新年快樂,以吉祥之語互賀祝新春。卑幼者并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熱情款待。其實,春節拜年學問很多,春節文化元素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
“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也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健康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到同輩親友,也要施禮互賀。至今未曾改變這種禮儀,只是在形式上元化了。
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中國人自明清起始,對拜年禮儀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有著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后全家按輩份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云:“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到了清朝年間,拜年禮儀有了升華。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于門……。”一般說來,平輩間拜年則拱手致語就行了。
首先拜家里長輩。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后,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于本屬長輩,一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其次是走親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并須帶賀禮。進門后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后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接著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如給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一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后,也應擇日回拜。
還有一種就是感謝性的拜年。凡過去一年中對人家欠情的,如曾幫助過自己的人或老師、師傅、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感恩謝意。
春節拜年作文素材篇4
新年到,去拜年了,到處都洋溢在節日的氣氛中。
小朋友們有的在玩鞭炮,只聽見一聲聲噼啪、噼啪的鞭炮聲響起,孩子們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有的在放焰火,隨著砰一聲巨響,空中綻放出五顏六色的禮花,小朋友的臉上也樂開了花;還有的在玩游戲,他們玩的多開心呀!家長們有的忙碌著準備豐盛的年夜飯,有的在趕緊打掃衛生,他們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一塵不染。家家門前都掛起紅紅的嶄新的對聯,貼上大大的福字或門神。大街小巷都裝扮一新,穿上節日的盛裝。一個個在外務工的人們紛紛往家趕,要與親人過上一個團圓的節日。
拜年是春節不可少的一項活動。每個人的手機都不停的響著,一條條短信代表了人們對我們的祝福。看,人們都不約而同的穿上新衣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就連電視上也經常出現拜年的畫面。聽,大街小巷、門前屋后都響著:新年快樂!新年好運!身體健康!學習進步!……的祝福話語。長輩們還準備各種禮物,送給老前輩,盡顯尊老敬老的美德。小朋友們收到一個個壓歲的大紅包,臉上樂得笑開了花,他們有的準備把錢存放起來,留著讀書賣文具用,有的準備把錢捐獻給災區或貧困小朋友,解決他們讀不起書的困難。
春節拜年真好玩,在新的一年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好好回報爸爸媽媽。
春節拜年作文素材篇5
正月初二那天,我們一家人早早的起了床,穿上新衣,因為今天要去外婆家拜年。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開心極了。快到外婆家了,我遠遠望去,只見外婆和外公笑容滿面地站在家門口迎接我們的到來,看見外婆十分高興的樣子,我的心里也樂開了花。
中午外公外婆忙了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吃飯的時候,我對外婆說:“祝外公外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外婆笑著說:“也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健康成長!”說完還給我封了一個大紅包,我高興極了。我要把這個錢放在存錢罐里,等自己想要買書或者買玩具的時候再拿出來。“快吃飯吧!一會兒菜都涼了。”外公連忙說著。午飯在一家人的歡聲笑語中開始了。
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拜年呢?媽媽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因為一年一次的拜年既能增加家人的親情,又能增加朋友的友誼。”我聽了點了點頭,我們國家的傳統可真有意義呀!這幾天,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們一家人幸福美滿,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
春節拜年作文素材篇6
翻開精美的日歷,我細數著春節將要來臨。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我期盼的佳節,因為只有這幾天,我才能放下沉重的學習,放松自己的心情,淘洗著一年中最歡樂的日子。
我期盼春節,春節的鄆城是最美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笑語歡騰。尤其是除夕之夜,五顏六色的禮花,綻放在夜空中,千姿百態,有的像銀蛇狂舞,有的像空缺開屏,還有的像綻放的花朵。它們把鄆城裝點的絢麗奪目,整個鄆城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而今年的春節我尤為盼望,因為我將過一個與眾不同的春節,因為我要到我們祖國南端的圣土---香港,在迪斯尼樂園里過一個奇妙的春節。我想:那里的春節一定是充滿了童趣,那里有神話故事里的城堡,還有漂亮可愛的米老鼠,和它們一起過陳杰,一定很快樂。聽媽媽說迪斯尼里的煙花漂亮極了,我想它們沖上天空一定很亮麗,那是一幅幅米奇的笑臉和維尼熊的舞蹈圖畫。它們在歡迎我的到來。
我期盼著春節,春節充滿了親情。每到春節,媽媽做了一盤又一盤的美味佳肴。也許媽媽已經忘記了連日加班的疲憊,忘記了她兩鬢又多了一絲絲白發,媽媽您辛苦了,我真想用雙手撫平您眼角的皺紋。我希望今年的春節媽媽滿足我的心愿,帶我到香港旅游,為了讓平時緊張的我徹底放松一下心情,我非常感謝媽媽,感謝她一年來辛勤地工作,感謝她燈前伴我學習的身影,才讓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媽媽我已經長大了,今年的我將不會再讓您為我操心為我勞累。
我期盼這春節,春節是新的開始,是播種希望的季節。新的一年,我長大一歲,我有了新的希望,我將要播下美麗的種子,收獲幸福與愛的果實。
春節拜年作文素材篇7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每到春節,人們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年三十的清晨,我與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準備做年夜飯。街道上處處張燈結彩,十分熱鬧,家家戶戶貼著“倒福”、掛著燈籠。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紛紛面帶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場,有的購物,有的游玩。這樣熱烈祥和、繁華喜慶的節日氣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共享新春之樂。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那是多么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歡慶新年的到來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與湯團,即希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時,首先要到最親的長輩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輩間互相拜年。長輩們都給我們小孩子發紅包,我們可高興啦!哦!我差點忘了告訴你們,過春節時,家家戶戶的房子里都要放兩三根甘蔗,因為甘蔗代表“節節高”;年夜飯中也總有一道菜是魚,因為“魚”與“余”是諧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當然,在春節里,千萬不要說不吉利的話,否則會被長輩埋怨,說你不懂規矩的。
過春節讓我了解了春節時各種各樣的習俗,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也體會到了朋友們之間那種純潔無瑕的友情。雖然我的口袋里裝滿了的紅包,有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們想知道嗎?
古人曾曰:“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我要在歡樂的節日過后,在20_年的開始,向著新的目標前進,開創我的美好未來!
春節拜年作文素材篇8
都說“初二回娘家”,這不我和爸爸媽媽每年都是大年初二去姥姥家拜年。
一大早我們就起來了,穿上干干凈凈的衣服,準備出發了。我們首先在超市買了些給姥姥家的年禮,這可都是精心挑選的,然后就開車向姥姥家走去。
到了姥姥家才熱鬧呢,哥哥、姨媽都來了,舅舅、舅媽和弟弟也都在家,一共加起來得十幾口人。這時,姥姥為了招我們高興,拿出了“小孩們的最愛”——紅包,然后接一個接一個地發。紅包發完了,大人、孩子們都開心得不得了。別急,還有更精彩的呢。每年,姥姥、姥爺都為了逗我們開心,讓舅舅去換一沓嘎嘣脆的一元錢的新票,我們每個人說一句新年祝福的話,就給一張。今年也不例外,不過新票的面值可大大提高,而且數量也多了:一元錢、五元錢、還有第四套的一元錢。我可是“財迷”,而且是專門收集舊版錢票的“財迷”,當然不會錯過這難得的大好機會,發錢的時候眼都直了。先是弟弟小雄,他可聰明了,嘴里不停地說著“奶奶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還一邊磕著頭,姥姥就一張一張地發。“好了,好了,該哥哥了。”姥姥準備轉移目標,哥哥也好像把頭腦里所有的詞語都絞盡腦汁地說出來,可是還不夠,就向我詢問,我給他提醒了幾個,可是我的腦瓜畢竟也不是“大辭海”,怎么想得出這么多來?姥姥正好也借此機會把好運轉到我的頭上,“姥姥祝您新年快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天天開心……”不一會兒,我的“詞典”也翻完了,只好說:“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不過我還有借口:“呵呵,我也被小雄傳染了!”這回我們可“發大財”了,姥姥發完姥爺發,而且都說今年多搜集些“好聽”的話,準備好明年的詞語。“好了,明年再接著發。”這是姥爺手里沒錢了,可小雄還沒個夠,說:“爺爺,發完一塊的又該發大紅票了吧?”我們都笑了,“什么呀!明年再說吧!”“什么?明天接著發?好!明天接著發。”“明天接著發?明年再說吧!”接著又是一陣捧腹大笑。
然后我們又串了好幾家,個個都收到了壓歲錢,可是最吃虧的就是大人們:“我們要是不給別人,人家會給你們嗎!”“那可不一定……”幾個小皮蛋滑稽地說。
今天收獲真不小,收禮只收壓歲錢。誰說小孩不如大人?不干活,一天的壓歲錢就比他們一天的工資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