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務員考試人文知識例題講解
四川公務員考試人文知識例題(一)
以下學者,其言行與此最不相符的是( )。
A.王夫之
B.龔自珍
C.嚴復
D.周作人
2.
“性善、性惡”是我國古代哲學的一對對立的概念,討論的是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還是惡的。下列話語屬于性惡論的是( )。
A.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B.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C.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仁義忠信,樂此不倦,此天爵也
3.
下列名句是從毛澤東的詩詞中選取的,按其創作時間排序正確的是:
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②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③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④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4.
為適應市民社會的需要,唐代興起了( )。
A.神話小說
B.志怪小說
C.言情小說
D.傳奇小說
5.“五十步笑百步”這一寓言故事是出自哪部著作?( )
A.《世說新語》
B.《孟子》
C.《搜神記》
D.《漢書》
四川公務員考試人文知識例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張載寫下這句話的背景是,>宋神宗二年,張載出任崇文院校書。時當王安石行“新法”,很希望得到張載支持。張載并不反對變法,但提出不能“教玉人追琢”,遂與王安石語多不合。后因其弟張晉反對變法獲罪,張載辭職回鄉,以講學著書為生。這句話警示讀書人即使在>不得志時也要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
>周作人早期留學日本,學習先進文化知識,但在日偽時期,投靠日偽政權,為許多人所不齒。故選D。
2.答案: B
解析:
A 、C、D三個選項的內容都選自《孟子》,都傾向于認為人性本善,B項選自與《荀子》,大意是:至于那眼睛喜歡看美色,耳朵喜歡聽動聽的聲音,嘴巴喜歡品嘗美味,內心喜歡財利,身體喜歡舒適安逸,這些都是產生于人的本性的東西。荀子主張人性本惡。他是戰國時的趙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性惡是其主要觀點。 同時,性惡是天臺宗闡釋性德的理論。它主要說明:惡是性德本具,了達惡即法性,就能妙用無染。故本題選B。
3.答案: A
解析: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1925年寫的《沁園春·長沙》,“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時寫得《七律·長征》中的詩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寫于1949年,“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換新天”寫于1959年6月25日到韶山,因此,本題答案選A
4.答案: D
解析:
傳奇小說產生于唐代,從六朝志怪小說發展演變而來,是中國古代文言小說創作的第一個高潮。唐朝統一中國后,社會長期比較安定,經濟繁榮,人口眾多,為了適應廣大市民和統治階層文娛生活的需要,在一些大城市中,傳奇小說應運而生。唐代傳奇為后代小說奠下了基礎,可以說是唐代文學中重要的一環,同時從傳奇小說中表現了當時社會的習俗、生活方式與流行思想。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B
四川公務員考試人文知識例題(二)
1.卜骨和卜甲是古代占卜器具,先民以其推測吉兇的主要依據是( )
A.甲骨上面鉆出孔洞的形狀
B.甲骨被水浸泡后的表面條紋形狀
C.甲骨被敲碎后的碎片形狀
D.甲骨上面灼燒出的裂紋形狀
2.
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式的憲法是( )。
A.《中華民國約法》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中華民國憲法》
D.《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3.
人類最早的一次技術革命是( )。
A.鉆木取火
B.蒸汽機的發明
C.火藥的發明
D.造紙術的發明
4.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出自于( )的詩句。
A.李清照
B.陸游
C.李商隱
D.杜牧
5.
許多成語源于我國古代著名的歷史故事。下列成語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的是( )。
A.臥薪嘗膽
B.退避三舍
C.秦晉之好
D.負荊請罪
四川公務員考試人文知識例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商朝人用龜甲、獸骨占卜。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有的還把過若干日后的吉兇應驗也刻上去。占卜的時候就在這些小坑上加熱是甲骨表面產生裂痕。這種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樣子。從事占卜的人就根據卜兆的各種形狀來判斷吉兇。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這種文字為甲骨文。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
2.答案: B
解析:
>孫中山臨時政府時期所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式的憲法。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A
解析:
根據技術形態來考察歷史進程,可以將人類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蒙昧經過野蠻到早期的農業文明。第二階段是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第三階段是從工業文明到信息文明。而在第一階段中所產生的第一次技術革命,應該就是鉆木取火了。蒸汽機的發明是屬于工業革命初期,不屬于最早的。而CD的兩個選項是中國的四大發明,與技術革命沒有太大的相關。
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B
解析:
出自南宋詩人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本題選B。
5.答案: D
解析:
“臥薪嘗膽”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跡,演變為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退避三舍”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秦晉之好”的典故出自春秋時期,泛指兩家聯婚。
“負荊請罪”的典故發生在戰國時期,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自請嚴厲責罰。故正確答案為D
四川公務員考試人文知識例題講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