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備考經驗分享三篇
據王蓉介紹,考前3個月她購買了行政能力測試、申論以及相關的試題作為備考材料,每天利用晚上7點到10點3個小時的時間對考試科目進行復習。“行政能力測試主要分為數量關系、常識判斷、言語理解、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共五個部分,我先就每個部分逐個突破,看完一部分,就做這一部分的習題,隨后再做真題的這一部分,這樣就能理解得比較透徹。最后留下三套真題進行模擬測試,卡好時間完成。”王蓉不贊成現在很多考生的題海戰術,她認為做題主要是從中培養解題思路和應試思路,要從答對和答錯的題目中總結經驗。“通過去年的公務員考試,我覺得考試內容涉及寬泛,因此不僅需要考前進行專門的復習、做題,同時還應該注意平時積累常識和經驗,申論復習時更需要關注熱點新聞、時政消息,這樣才能做到‘言之有物’。”
關于考試技巧,王蓉表示:“行政能力測試的時間非常緊張,去年我參加考試的時候,最后的幾道題也沒答完,但是我總結的經驗就是要珍惜每次的答題時間,先易后難,會做的的題要更求準確率,考試的心態切忌急躁。申論考試的時間比較充足,因此不要急于動筆,先要理清思路,列好提綱,最后動筆。”
“能夠到面試這一關就說明成為公務員的機會很大了,因此一定要自信一些。”王蓉說,“面試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此必要的禮節禮貌一定要做到,說話時要注意與考官的眼神交流,聲音要洪亮,盡量減少‘嗯,啊’等語氣詞,在分析問題時注意分層次進行交流,語言盡量精煉流暢。”
篇二:用最少時間達到最好效果
2006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的張曉欣曾在北京某大型律師事務所做法律助理,2007年11月他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經過幾輪專業筆試和面試,順利考入銀行業監管部門某轄內分局。在一邊承受著工作壓力一邊復習的過程中,他的經驗就是要利用最少的時間,達到最好的效果。
就考前準備而言,張曉欣認為市面上的教材內容大同小異,而備考階段的核心要點應該是熟悉題型和實題練習。實題練習的目的是卡時間、練速度,通過10-20套試題的練習讓自己進入考試狀態。做題可以從歷年真題入手,逐漸過渡到模擬題。“申論考試難度較大,是一個人歸納總結、解釋分析、書面表達等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申論寫作在短時間內無法突擊提高,有賴于應試者平時的留意和積累。”張曉欣建議可以看看《半月談》,另外,如果考生有時間可以看看公務員考試論壇,那里的信息量很大。
在應試時,張曉欣表示千萬不可“戀戰”,“要知道行政能力測試共有140—150題,考試時間為2小時,一般是做不完的。”張曉欣說他主要有兩個技巧答題,“一是流水式,即從頭到尾將試題看一遍,爭取把會做的都做完。二是答題要有所取舍。比如圖形推理題和計算題,短時間難以解出答案,還有最后的圖表題,因為是考試的最后一部分,做到這考試時間也所剩不多,因此,我的經驗就是把能做的做出來。最后,填涂答題卡時要邊做邊涂,或做完某一部分后統一填涂答題卡,千萬不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如果報考的職位有專業筆試,張曉欣建議考生可以多上網收集相關信息和資料。“我當時考的是法律事務崗,專業考試的內容比較簡單,都在所學范圍之內。”張曉欣說。通過幾輪考試,他認為現在的面試程序越來越正規、內容越來越多樣、面試紀律越來越嚴格。他建議沒有把握的考生可以在正式面試前自己設定一個模擬面試,保持一顆平常心。“公務員考試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注定大多數人是過不了橋的,我也不是一次就過關的,從大四第一次參考算起到被錄取已是第三次參加考試了。所以大家要戒驕戒躁,更要不拋棄、不放棄。”這句話希望與其他考生共勉。
篇三:平時積累好過考前突擊
作為2007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之一,朱佳舟是以所報崗位綜合排名第一名的成績到國家統計局銀川調查隊工作的。在復習經驗的交流中,她表示,平時的積累要好過考前突擊。
朱佳舟是個土生土長的銀川姑娘,在西北大學上大四時就想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回寧夏,于是她在職位填報時特意選擇了銀川調查隊,在匆忙復習又有幸“中榜”的過程中,她認為是平時的積累幫助了她。平時,她喜歡讀書看報,尤其經常留意人民日報、新華社新聞等,因此對于很多熱點事件關注地比較多,在后來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她發現很多社會熱點的考題在她看來都比較容易,尤其在申論考試中,由于經常看一些評論員的文章,因此她在組織文章的結構、材料綜述方面都能得心應手作答,在寫作中一些熱點詞匯、新聞專業術語她也能信手拈來,對于申論考試幫助不少。“報紙上寫的東西都是各位記者和編輯的心血,內容比較新,觀點前沿,論據充分。”朱佳舟建議考生應該多在平時留意看報。
據朱佳舟介紹,她大學學的是法律專業,很多人可能只是因為學習而學習,而她在復習公務員考試中,盡管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但是她在做題練習中注重把所學專業知識應用在答題中。“比如很多常識判斷都是來自于一些法律知識,我幾乎不用仔細分析,根據平時所學就能選出正確答案。”朱佳舟說其實公務員考試內容沒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難,有的題目也許你在幾秒鐘就能選出來,關鍵是要總結規律,“一些判斷推理的題目,非常類似腦筋急轉彎,這類題目也不需要下太多功夫復習,只要換一種角度分析問題,就能想出來,答數學計算題時,我建議簡單的就直接做,不會做的直接猜答案,這樣也能節省時間,我當年考試時大概有12個數學題,我做了6個,剩下的靠猜,最后核對答案時發現多數都猜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