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調整經濟結構整治大氣污染
整治大氣污染需要調整產業發展結構。當前.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在我國生產結構中占據著相當大的部分,低水平重復生產,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境。而符合低碳環保型、高技術特征的戰略型新興產業卻沒有取得應有的地位。因此我們應調整生產結構,將高耗能、高污染為主的產業結構調整為低碳環保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如此,既可提高我國的競爭力,又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整治大氣污染需要調整產品需求結構。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一些不文明的消費方式刺激了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發展,如一些人駕駛大排量高油耗的汽車,住高耗能的建筑。因此,政府應當調整產品需求結構,出臺措施抑制高耗能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并倡導低碳節能環保的消費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還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既上承天意又下順民心。
整治大氣污染需要調整資源投入結構。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物質資源消耗的大幅增長為支撐的,并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樣的增長格局難以長期保持下去。因此,促進經濟增長應由主要依靠物質消費,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這種轉變既有利于建設創新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又可以節約能源,為整治大氣環境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舉大事,必當下順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整治大氣污染是得民心、順民意的大事。整治大氣污染需要調整發展結構、需求結構、投入結構,唯有如此,才能使國人生活在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的環境里。
【賞析】
一、立意結構
1。立意
總論點——調整經濟結構,整治大氣污染。
分論點——整治大氣污染需要調整產業發展結構;整治大氣污染需要調整產品需求結構;
整治大氣污染需要調整資源投入結構。
2.結構
解決問題型。文章開篇即提出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造成大氣污染、人們身體健康受損等問題,順勢引出調整經濟結構,整治大氣污染的總論點。第二、三、四自然段從調整產業發展結構、調整產品需求結構、調整資源投入結構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支撐總論點。文章結尾處“舉大事,必當下順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聯系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表明整治大氣污染是關乎民生的大事,提升了文章的立意層次。
二、精彩語句
1.“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頭”。詩中如畫般的景色,現在卻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
2.舉大事,必當下順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