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綜合考點串講:政治基本理論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客觀實在性既是物質的唯一特性,也是唯物主義的基石。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此外,物質具有可知性,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2. 實踐的基本形式和特點
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而人的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認識活動的產生,根本上是因為人類社會對客觀世界進行改造的實踐活動的要求。正是在實踐中,主體能動地作用于客體,客體也反映于主體的感知和思維中。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對認識起決定作用。
實踐活動的基本特點是客觀物質性、社會歷史性和主觀能動性。
實踐有三大基本形式:生產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其中生產實踐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3.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由紙幣代替金屬貨幣起作用,紙幣的供應量應該符合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金融環境,有利于經濟增長。如果貨幣供應量超過流通中的需要量,會發生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現象,即通貨膨脹。如果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過少,則會出現貨幣升值,引起物價普遍下跌,即通貨緊縮。
4. 社會保障制度
(1)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支柱。
(2)基本內容:社會保險(社會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
(3)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則:既要有利于社會生產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權利和義務相統一。
(4)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意義:①建立新型社會保障制度,是企業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必要條件;②建立新型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增加企業活力的客觀要求;③建立新型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5.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
(1)政治領導: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結合我國國情及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的特點,制定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確定奮斗目標,并通過法定程序使之上升為國家意志,成為全體人民共同遵循的規范。同時,黨領導人民依法治國,保證國家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
(2)思想領導:是以各種途徑,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教育黨員和人民群眾,提高其思想覺悟和貫徹執行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遵守和實行國家法律、法規的自覺性。
(3)組織領導:一方面是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從組織上保證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實施;另一方面,是培養、選拔、考核和監督黨的干部,并向國家機關推薦合格的干部,承擔社會主義建設的領導任務。
中國共產黨對于國家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是統一的有機整體。這其中,政治領導是根本,思想領導是靈魂,組織領導是保證。
中公教育政法干警考試網認為,政法干警作為政法系統的新力量,政治過關是必須的,考生們一定要打牢基礎,不犯小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