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政法干警綜合知識測試題及解析
浙江政法干警綜合知識測試題(一)
2.1875年,郭嵩燾奏稱:“西洋立國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賈,造船、制器,相輔以益其強,又末中之一節也……將謂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轉弱為強,其余皆可不問,恐無此理。”這一認識()
A.是中體西用論的具體表述 B.對洋務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頑固派的政治主張 D.奠定維新變法的思想基礎
3.武昌起義后全國有15省先后宣布獨立,各省先后擔任最高軍政長官(都督)者背景不盡相同,其中新軍將領13人,革命黨5人,咨議局議長3人,巡撫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練公所總參議1人。據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廣泛社會基礎 B.具有明顯的妥協性
C.屬于資產階級革命 D.屬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4.從鴉片戰爭到新文化運動,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經歷了曲折的歷程。整個過程體現了近代中國()
A.學習西方就是對封建制度的不斷否定
B.學習西方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力
C.內憂外患交織促進了學習西方的深化
D.發展資本主義是學習西方的主要目的
5.1941年2月,以美國總統羅斯福代表身份來華的居里正式向蔣介石聲明:“美國在國共糾紛未解決前,無法大量援華。中美間的經濟、財政等問題不可能有任何進展。”這表明當時美國()
A.以中國內部糾紛為由拒絕對華援助 B.反對國民黨采取的政策
C.敦促國共兩黨放棄各自的政治主張 D.借助援助促成國共兩黨全力抗日
浙江政法干警綜合知識測試題答案
1.D
魏源被譽為“睜眼看世界”先行者,他與林則徐等都是晚清思想先進的開明人物。魏源編訂《海國圖志》是一本地理歷史知識綜合性的圖書。該書以《四洲志》為基礎,后來又輯錄徐繼畬的《瀛環志略》。選項中魏源所說的話表示他的改革思想是朝前看的,而不是要復辟古代政治制度。
2.B
郭嵩燾是晚清政治家,輔佐過曾國藩,出任過英法公使。他對西方較一般清朝官員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故其思想能超過“中體西用”的限制。
3.B
4.C
5.D
1941年1月4日,皖南事變爆發。隨后,蔣介石宣布取締新四軍。這一事變不僅引起中國共產黨的抗議,也震動了美國政府。國共之間的齟齬引來美國政府的斡旋,1月24日,美國國務院宣稱對中國國共兩黨的沖突表示關切,并明確表示,在國共沖突的形勢下必須暫停對華貸款。2月14日,周恩來會見了居里,雙方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這是中共領導人第一次同美國高級官員的接觸。周恩來向居里說明了皖南事變的真相,指出:蔣介石如不改變政策,將引起內戰,使抗日熄火,日軍南進。居里將訪華的情況向羅斯福報告后,羅斯福授權居里正式向蔣介石聲明:“美國在國共糾紛解決前,無法大量援華,中美間的經濟、財政等各問題不可能有任何進展。”美國政府的聲明使蔣介石不得不有所收斂,國共關系又趨于緩和。
浙江政法干警綜合知識測試題(二)
1.愛迪生在發明電燈之前做了兩千多實驗,有個年輕的記者曾經問他為什么遭遇這么多次失敗。愛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沒有失敗。我發明了電燈。這只是一段經歷了兩千步的歷程。”愛迪生之所以說“我一次都沒有失敗”,是因為他把每一次實驗都看作
A. 認識中所獲得的相對真理
B. 整個實踐過程中的一部分
C. 對事物規律的正確反映
D. 實踐中可以忽略不計的偶然挫折
2.俄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普列漢諾夫說,絕不會有人去組織一個“月食黨”以促進或阻止月食的到來,但要進行社會革命就必須組織革命黨,這是因為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有所不同,它是
A. 不具有重復性的客觀規律
B. 由多數人的意志決定的
C. 通過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實現的
D. 比自然規律更易于認識的規律
3.社會生產是連續不斷進行的,這種連續不斷重復的生產就是再生產。每次經濟危機發生期間,總有許多企業或因產品積壓、或因訂單缺乏等致使其無法繼續進行再生產而被迫倒閉。那些因產品積壓而倒閉的企業主要是由于無法實現其生產過程中的
A. 勞動補償
B. 價值補償
C. 實物補嘗
D. 增殖補償
4.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資本主義相比,當代資本主義在許多方面已經并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正確分析這些新變化發生的原因,有利于我們科學而全面地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導致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發生的根本推動力量是
A. 改良主義政黨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
B. 工人階級爭取自身權利的斗爭
C. 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
D.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資本主義的影響
5.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過十四大到十八屆三中全會二十多年的實踐,黨對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有了新的科學定位,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
A. 輔助性作用
B. 決定性作用
C. 基礎性作用
D. 補充性作用
浙江政法干警綜合知識測試題答案
1. A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愛迪生把每一次的實驗的結果都看成了認識過程中的相對真理。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絕對真理,所以愛迪生說他一次也沒有失敗。故A正確。
2. C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區別。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然規律的重復性高,社會規律的重復性低。二是自然規律不需要人去參與,自然而然就能夠出現,社會規律需要有人的參與才能體現出來。A本身表述錯誤,B違背了規律的客觀性也是錯的,D說法也不準確,所以C是正確答案。
3. B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即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的問題。價值補償是是指社會的商品資本在出售之后以貨幣的形式回流 實現價值以及剩余價值的過程 ,實物補償是指兩大部類都能夠買到社會再生產所必需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剩余價值和回收的預付資本能順利購買到必需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實現貨幣資本向生產資本的過渡。題目中因產品積壓而倒閉的企業主要是由于無法實現其生產過程中的價值補償。故B正確。
4. C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的原因。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主要是由于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工人階級爭取自身權利和利益的斗爭,社會主義制度初步顯示的優越性的作用,主張改良主義的政黨的作用。其中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是根本推動力量。故A正確。
5. B
【解析】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在理論上的一個重大突破和創新,對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面深化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浙江政法干警綜合知識測試題及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