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試點院校范圍
強基計劃試點院校范圍
強基計劃起步階段,在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范圍內遴選高校開展試點。
高校向教育部申請并提交相關專業的招生和人才培養一體化方案。教育部組織專家綜合考慮高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質量、科研項目及平臺建設情況、招生和人才培養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則,研究確定強基計劃招生高校、專業和規模。
試點高校名單: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2022年增加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所高校開展強基計劃試點。
強基計劃是什么意思
強基計劃中的基就是指基礎學科,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也就是說強基計劃院校的招生專業一般只有上述這些專業,其他專業不在強基計劃的招生范圍,這些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是科研領域,本科畢業不好找工作,像生化環材被很多人稱為四大天坑專業,學這些專業一定要考研讀博,而大多數強基計劃招生都是本碩博直讀的培養模式。
所以強基計劃的學業時間較長,本碩博讀完要至少8年。
強基計劃是什么意思報名條件
1、報名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
2、擁有在省級比賽或五大學科競賽中有獲獎記錄能夠證明具有學科特長等。
招生高校要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制定單獨人才培養方案和激勵機制,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的高校,要加強對人才培養的統籌。
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可單獨編班,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
適合強基計劃的考生
1、成績優秀的考生
強基計劃高校院校層級較高,考生參與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每年高考關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在現有高考區分度降低的趨勢下,強基計劃最高優惠至達一本線錄取。所以,建議有條件的考生一定要參與。
2、對基礎學科感興趣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直接聚焦到與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相關的本科專業。選擇報考的考生需要對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高校開設的相關學科感興趣。在相關學科進修以后,未來將服務于國家前沿產業,就業前景一片光明。
3、有規劃的考生
強基計劃帶給考生的一方面是機會,另一方面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與高考同時兼顧,增加名校錄取機會。從強基計劃政策來看,高考成績是入圍校測標準,其備考與高考不沖突;從強基計劃招考流程來看,考試安排在高考成績公布后,在高考后有一定備考時間,不耽誤高考學習。
4、有競賽獎項較高的考生
強基計劃文件強調“對于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并提前向社會公布”。家長和考生可保持關注,待高校公布簡章后再做打算。
強基計劃的優缺點
1、優點:被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是采用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的培養模式。高校的所有的保研的名額、直博的名額、公派留學生的名額、 獎學金等政策會優先給強基班的學生。
2、缺點:專業選擇范圍受限,其主要招生專業也是在基礎學科,如數學、物理、生物、歷史、哲學等相關專業。強基計劃志愿在普通高考志愿和提前批志愿之前,一旦報考強基計劃志愿,就不能再報考后面的提前批志愿和一批志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