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書心得500字
這段時光,我們一向學習《三字經》?!度纸洝分杏泻芏喙适露寄芙o我以啟迪,其中“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還幫了我的大忙呢!
早些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滑板。我真是太高興了。寫完作業就拉著爸爸陪我去學滑滑板。但是雖然我的學習熱情很高,但滑板就是不聽我的話。爸爸讓我先學習滑行,但是滑板不是跑得太快,就是左右傾翻,就是不讓我好好使用它。但想到學會后踏在滑板上那種飛翔的感覺,我還是一遍一遍地嘗試,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想:“我原以為學這個很容易,沒想到這么不容易?!本瓦@樣練習了一整天,滑板依然不聽我的話。爸爸看到我沮喪的樣貌,鼓勵我說:“天天,你不要灰心,剛開始學,的確需要努力,但學會后你就能夠自由地滑行了!再堅持,你必須能夠成功!”我聽后想:“好,我再堅持,我就不相信我學不會。”
但是,在以后的幾天中,雖然我也不停地嘗試,我依然沒有感覺,仍然需要爸爸扶著我才能站在滑板上,身體拼命地扭動,滑板好像不認識我一樣,就是不和我配合。想到這幾天的努力竟然換來這樣的結果,我對爸爸說:“我累了,不學了?!卑职终f:“天天,你不是剛剛讀過‘孟母斷織’的故事?”我氣呼呼地說:“是,但是和我有什么關系!”爸爸說:“孟子怎樣做的呀?”我一下想到了孟子由于對學習感到了厭倦,便逃學回家,他的母親為了教育他,就氣憤地把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了。是啊,如果中途放下,半途而廢,不就像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一樣嗎?我要是此刻放下了,還能體會飛翔的感覺嗎?我對爸爸說:“爸,走,開始!”
堅持就是勝利。第二天的下午,正在滑板上扭動的我突然有了簡單的感覺,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好像學會了!”
《三字經》真是幫了我的大忙啊!我必須要認真地讀讀這經典!
三字經讀書心得500字篇2
我從小就喜歡讀《三字經》。我也一向徜徉在古文化的海洋里。因為它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這些大道理令我深有感觸。
“幼不學,老何為”呢所以我們此刻要勤奮好學,不懂九月不恥下問,讀書務必懂得“學則智,不學則愚,有不滿則進步”這些道路都是透過求知無坦途,學問無捷徑而得來的。“親師友,習禮儀”是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要明白尊敬親人,老師和朋友就務必要敏而好學。
“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經過雕琢,就不能成玉器,著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要我們努力學習,不然長大后就不等成大器。
經過讀《三字經》讓我明白了:“夏有禹,商有湯。夏傳子,家天下。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太祖興,國大明。清順治,據神京。復漢土,民國興?!边@些人都是因為明白了這些職責,明職責,負職責才去為國家作出無私奉獻。我們國家每個人都就應這樣:一人立志,萬夫莫敵,”因為每個人都把成功的秘訣當作自己的堅定目標。成功是期望與奮斗的結合,那么我們都會和平相處,讀了歷史書,考試時要按時記載,透過古到今,如果親眼所見者,都會明白學習的敵人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的滿足。
讀了《三字經》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為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說:“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為坦白就猶如是城市和勇敢的生成物質,我們要擁有良書,喲工友益友,擁有一顆純潔的人,這會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你那純樸的心靈去體驗別人的困苦不堪,能夠去聽見遠方的呼喚。讓你去了解,去親近社會與大自然。
三字經讀書心得500字篇3
“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边@是古人認為熟讀《三字經》的好處?!度纸洝吩碾m才一千多字,可是它以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背誦,句子雖然簡短,卻包含了許多的道理。
書中有一個小故事讓我深受感動。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期,有個小孩叫黃香,才九歲就開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他會用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讓父母睡下;冬天天氣寒冷,他會在父母睡前,把被窩睡暖才讓父母睡。黃香小小年紀,就這么懂事,懂得為父母減輕負擔,知道父母勞動的辛苦,主動承擔家里所有家務,還細心照顧父母,真是一個懂事、孝順的孩子??纯此?,再想想我,真是有天壤之別。我馬上就要上六年級了,卻還是一個生活不會自理的小女孩,整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時候稍不順心還對父母大吵大鬧,在家不但什么事都不干,每天上下學,都有爸爸媽媽接送。我和一個九歲的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所以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孩子。
《三字經》這本書蘊含了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從中也學習了許多關于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知識,讀后的確感到受益匪淺。我終于明白了古人為什么說讀了《三字經》,就知道天下事的道理。
我很喜歡這本書,打算繼續讀下去,不只是死記硬背,而是要好好學習,理解記憶。我要把《三字經》里的知識牢牢地記在心里,學會做人、做事和學習的道理,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小學生。
三字經讀書心得500字篇4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边@是《三字經》里我印象最深的句子。
東漢人黃香,很小的年紀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將大的梨讓給哥哥。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
“百善孝為先”,中國人認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鬃釉唬骸靶?,德之本也”。自古以來,人們把父母撫養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高尚的人。我認為孝敬父母是每一個孩子應盡的責任,孝其實也很簡單。著名作家畢淑敏寫過一篇文章《孝心無價》,她是這樣說的:“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孝也許是一枚銅錢,孝也許是一頂博士帽,孝也許是一個問候的電話,孝也許只是一頓飯。要抓緊時間孝敬父母,因為生命隨時會枯竭,千萬不要再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愧疚。
奶奶因身體的關系,現在在老家靜養。我平時每星期都要給奶奶打兩三次電話,問候奶奶的身體情況,和奶奶聊聊天,關心一下奶奶的生活;一有假期,爸爸就帶著我去看望奶奶,給奶奶買點吃的、用的,陪奶奶吃吃飯,聽奶奶講東家長西家短。雖然只是很平常的小事,可是能堅持下來我認為也是一種孝。
即使我們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但不孝順父母,這一切也是枉然的。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我們應該多陪陪父母,跟他們聊聊天,這也是一種孝道。孝其實很簡單!
三字經讀書心得500字篇5
我讀過很多課外書,《三字經》是我最喜歡的一本,雖然它只有短短的幾百字,卻記載了許多歷史文化,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我記憶猶新的《三字經》有許多,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它讓我明白了人生下來就要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等于一個平庸無知的人,我讀了之后懂得人一定要學習。比如,我剛剛學《三字經》時,只會讀,不知道它的含義,后來,我經過查資料才理解它的意思,并把它記住了。之后不管看到那一句《三字經》,我都明白它的意思了。
“融四歲,能讓利。弟于長,宜先知。”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孝親敬老,懂得尊重長輩,不自私自利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懂得的。我明白了兄弟姐妹、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相互尊重。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如果所有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來處事做人的標準,社會就會永遠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該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不論是在道德品質、文化修養上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具有開放性思想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 每看一篇,我都會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
讀了《三字經》后,我懂得了許多道理,積累了很多豐富的詞匯,了解國家的歷史,學會了怎樣為人處世。
三字經讀書心得500字篇6
《三字經》我們班幾乎每個人都有,也都讀過,但真正了解它很不容易。可以說它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本書。上學期老師讓我們背《三字經》,我時常坐在院子里,手捧著《三字經》,念念有詞地吟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覺得《三字經》易記易讀,秀色可餐,白紙黑字,三言韻語像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流進我純真的心田。在朗朗的讀書聲中領略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體會做人做事的道理,學習立身處世,接人待物的'準則。
《三字經》共一千多字,中華歷史及道德觀都濃縮在這一千多字中了。確切說它是一部百科全書,走進《三字經》,就像漫步在中國歷史長廊中,中華五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既有王道霸業,文治武功,又有血雨腥風,悲涼殺戮,強盛輝煌使人驕傲振奮,朝代敗落使人漢顏痛惜。我們應學習歷史,立足現在,古為今用。
《三字經》是國學之經典,中華文化之偉大盡展其中,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獨具魅力而又璀璨奪目,而《三字經》不愧為華文化中一顆最耀眼的珍珠;如果說中華文化是一片茫茫大海,而《三字經》便是幾千年沉入海底的一艘船,里面是一些數不清的財富。
誦讀、欣賞、回味、咀嚼,最沁人心脾的是《三字經》蘊含的思想、馨香。影響最深的是最后一句話“人遺之,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知識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做父母的再有錢,如果子孫不求上進,又有什么用呢?經中自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這才是取之不竭的財富。
《三字經》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因為它博大精深,我不敢說已經讀懂它,我會一直堅持研讀《三字經》,一點一滴地通透其靈魂,是我的靈魂芳香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