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愿時如何利用一分一段表
1、在“一分一段表”中找準位置
通過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績在今年全省同科類考生中的位次(排名),再對比預填報學校往年校線分數所對應的位次,如果兩個位次一致和相當,填報后錄取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兩者相差過大,落選的可能性就大。
找準位次,應該比單純比較分數更準確。因此,考生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2、看高校近三年的錄取
對比一下近三年來的“一分一段”表,看看所想要填報的大學連續三四年的校線在哪個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若自己的分數比至少兩年的段位高,那報考該校把握較大。
比如,去年武漢大學理科在某省錄取最低分數線為591分,今年一名考生理科考了592分,并不代表他今年報考武大就能“踩線錄取”。因為去年該省理科591分對應的考生人數為3890人;而今年因該省600分以上的考生普遍較多,理科592分對應的考生人數多達20116人,今年的理科592分顯然“貶值”了。
因此考生在對照高校往年錄取分數線時,應以對比人數位次為主,若所在位次高于往年該校在本省錄取分數位次,則說明報考有希望。
一分一段表怎樣劃定志愿范圍
新高考考生可提前遵從“基于往年錄取數據進行院校選擇”和“基于考生選科選擇能夠報考的專業”兩個原則,按順序劃定志愿范圍。
通過“一分一段表”,可以了解到和自己相同分數的考生人數,確定個人成績在全省的位置。找到位置之后,就可以利用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這比高考分數線的參考價值更大。因為每年的高考分數線會有波動,不好參考,而排名相對來說就非常穩定。
在使用“一分一段表”的基礎上,考生還要看高考分數與當年一本線的分差。假定去年超一本線30分的考生能上某所學校,再看今年自己的分數超過一本線多少分。如果超過了30分以上,報這所學校,被錄取的希望就比較大。
在一分一段表中找準位置
填報志愿最關鍵的第一步,是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與自己成績相對應的分數排名和這一位次成績共有多少考生,以確定個人成績在全省的位置。
找準自己的位置,這樣比單純地看分數更加準確。因此,考生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無論與去年相比高考批次線波動是否明顯,考生都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報志愿的注意事項
認真查看省招辦向社會公布各類考生的一分一檔成績統計表,和往年各批次學校的投檔線及錄取情況統計表(包括每所高校錄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投檔線)。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與自己成績相對應的分數排名和這一位次成績共有多少考生,以確定自己成績在全省的位置。
查看自己的目標學校往年錄取線在當年一分一段表中的位置,與自己的位置相對應來考慮。對目標學校要綜合考慮其近三年的投檔分數線、該分數當年在全省的排位以及在我省招生計劃的變化情況。
在使用一分一段表的基礎上,考生還可以看自己的高考成績與當年“一本”線的分數差值。假定去年超過“一本”線100分能上某所學校,看今年自己的分數超過“一本”線多少分。如果超過了100分以上,填報這所學校,被錄取的希望就比較大。如果成績在某一分數段過于集中,考生填報志愿時就應注意保持各院校、各專業的志愿填報梯度。
如何根據位次報考大學
高考結束對考生和家長來說,最重要還是高考志愿填報。對比幾年前,那時候填報志愿,就只有查一本厚厚的志愿參考書,當時網上關于怎樣報考學校的信息真不多。那時候最多就是咨詢考生的班主任。
在前幾年報考志愿有個很大的參考標準,就是這個專業火不火。有幾年計算機專業特別火,所以很多家長一窩蜂地都讓孩子報計算機專業,誰知道出來之后才發現這專業很尷尬,找不到關聯性很強的工作。特別是現在新高考情況下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志愿填報中就更尷尬了。
為了不讓廣大的考生和家長在志愿填報的時候不尷尬,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的志愿報考軟件,他們都有各自的功能。比如我所了解的蝶變志愿(填報模擬志愿)這個產品,他們的數據來源是將每個省份的志愿填報指導大本進行數據整合轉成電子數據,然后再人工校對,形成數據基礎,再通過數據分析處理和算法計算,針對不同省份不同成績給出能上的大學列表,并針對每個大學給出錄取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