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考文言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泉州中考文言文強化閱讀原文
泉州中考文言文強化閱讀題目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鑾曰/按律籍沒止/三條/謀反/叛逆及奸黨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B.鑾曰/按律籍沒止/三條/謀反叛逆及奸黨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C.鑾曰/按律/籍沒止三條/謀反/叛逆及奸黨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D.鑾曰/按律/籍沒止三條/謀反叛逆及奸黨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累遷”也可說是遷累,都指多次升遷,在古代多指變動官職,一般不涉及貶職、降職等官位變化情況。
B.“服闕”指守喪期結束,脫下孝服。
C.“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在秋八月舉行。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稱貢士,第一名叫解元。
D.《明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至明崇禎二百多年的歷史。它雖有曲筆,但仍得到后世史家的好評。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翟鑾深受賞識,得到皇帝的重用。廷推閣臣時,皇帝意在張孚敬,但群臣不贊成,皇帝要求再次推薦,翟鑾得以被任用,后入直文淵閣。
B.翟鑾為人謙抑,對皇帝多有順從。李時后入閣,地位卻高過他,他沒有不滿;查抄谷大用資產一事,他始終贊同皇帝看法,認為可以重懲。
C.翟鑾地位雖高,仍遭到嚴嵩打擊。他作首輔大臣時,兩個兒子一同考中進士,嚴嵩指使別人借此彈劾他營私舞弊,以致他們父子被勒為民。
D.翟鑾有修潔聲,但未能始終如一。他在居家守喪時,貧困到了不能自給的地步;被起用為行邊使后,接受文武官員的饋贈多得無法計數。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詰之,則頓首謝曰:“陛下明圣,臣將順不暇,何獻替之有。”(5分)
(2)事竣,歸裝千輛,用以遺貴近,得再柄政,聲譽頓衰。(5分)
泉州中考文言文強化閱讀答案
4. C。畫線句子的意思是:翟鑾說:“按照法律,抄家的罪行只有三條:謀反、叛逆和奸黨罷了。不合乎法律規定,怎么能取信于天下呢?”
5. C 不在京城
6. B “他始終贊同皇帝看法”不對
7.(1)(5分)(1)皇帝責問翟鑾,翟鑾就叩頭謝罪說:“陛下圣明,我要順從還來不及,(哪里)有什么建議呢。”(譯出大意給2分;“詰”“謝”“不暇”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事畢之后,翟鑾歸來時的行裝裝了千輛車,用這些財物贈送權貴,得以再次執掌政事,他的聲譽立刻就衰落了。(譯出大意給2分;“竣”“遺”“柄政”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泉州中考文言文強化閱讀譯文
翟鑾,字仲鳴,考中弘治十八年進士。嘉靖年間,他幾經遷升,做了禮部右侍郎。六年春天,朝廷推舉閣臣,世宗有意用張孚敬,(群臣)不贊同。就命令再一次推舉,才提及翟鑾。侍從宦官大多稱贊翟鑾,皇帝于是越級任用他。楊一清認為翟鑾名望低,請求任用吳一鵬、羅欽順。世宗不答應,命令翟鑾入值文淵閣。翟鑾剛入內閣時,楊一清輔佐政事,不久孚敬與桂萼入閣,翟鑾都小心服事。孚敬、桂萼都用世宗賜給他們的銀章密封上書奏事,唯獨翟鑾無所進言。皇帝責問翟鑾,翟鑾就叩頭謝罪說:“陛下圣明,我要順從還來不及,(哪里)有什么建議呢。”世宗心里很喜歡他。楊一清、桂萼、孚敬先后被罷官,翟鑾留下獨自執掌政事兩個月。后來李時入閣,位居翟鑾之上,翟鑾也沒有不高興。世宗多次召李時和翟鑾進見,世宗曾問他們:“都察院擬定抄沒谷大用的家產,合適嗎?”李時說:“擬定的結論不合乎法律。”翟鑾說:“按照法律,抄家的罪行只有三條:謀反、叛逆和奸黨罷了。不合乎法律規定,怎么能取信于天下呢?”皇帝說:“谷大用擾亂先朝政事,正合奸黨這一條?”翟鑾說:“陛下就是上天,春天讓萬物萌生,秋天讓萬物凋零,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世宗最終從重擬罪。翟鑾替生母守喪回家。服喪期滿,很長時間內不被召用。夏言主持政務,翟鑾和他商量召用自己。正好皇帝即將南巡,擔心邊塞有警情,商議派重臣巡視,夏言等就借機推薦翟鑾擔任行邊使。嘉靖二十一年,夏言罷官,翟鑾擔任首輔。進身少傅、謹身殿。嚴嵩剛入閣,翟鑾因資歷地位在嚴嵩之上,權力卻遠遠不如嚴嵩,但嚴嵩終究憎惡他,容不下他。恰逢翟鑾的兒子汝儉、汝孝一同考中二十三年進士,嚴嵩就囑咐給事中彈劾其營私舞弊。皇帝大怒,交給吏部、都察院審查。翟鑾上書辯解,用自己在西苑值勤為自己開脫。皇帝更加生氣,勒令翟鑾父子罷官為民,把主考官和鄉試主考官關入欽犯監獄,并且杖責六十,剝奪官職。翟鑾當初輔政時有廉潔的名聲,中間守喪居家時到了貧困不能自給的程度。當他以行邊使身份起用后,各邊鎮的文武將官都全副裝束到郊外迎接,常常怕不合翟鑾心意,饋贈的財物不可計量。事畢之后,翟鑾歸來時裝了千輛車(的財物),用這些財物贈送權貴,得以再次執掌政事,他的聲譽立刻就衰落了。又受他兒子的牽累,最終一蹶不振。過了三年死去,終年七十歲。
泉州中考文言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