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大學排名(前10)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大學排名(前10)
電子科技大學(排名第1)、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排名第2)、北京大學(排名第3)、清華大學(排名第4)、東南大學(排名第5)、北京郵電大學(排名第6)、復旦大學(排名第7)、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8)、南京大學(排名第9)、浙江大學(排名第10)。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
根據前面對國內外電子科學與技術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美國、西歐、日本、韓國、臺灣地區的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已經步入上升軌道。中國隨著市場開放和外資的不斷涌入,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開始煥發活力。中國“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書將信息產業列入重點扶植產業之一,中國軍事和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也必然帶動電子科學與技術行業的發展和內需。
中國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將有一個明顯的發展空間,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發的產品將進入市場,形成自主研發和來料加工共存的局面;中國大、中、小企業的分布和產品結構趨于合理,出口產品將穩步增加;高技術含量產品將向民用化發展,必然促進產品的內需和產量。隨著社會需求會逐步擴大,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總體就業前景看好。
專業解析
電子科學與技術是一門涉及到數學、基礎物理、物理電子、光電子與微電子學等多學科領域的綜合性學科,面向微電子、光電子、光通信、高清晰度顯示產業等國民經濟的發展需求,主要研究數據的采集、測控技術,以及智能儀器儀表和消費類電子產品(如電腦、手機等)
的軟件、硬件設計。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電子材料及其零件、系統的結構與工藝,進行電路與電子技術實驗、電子工藝實習、計算機軟件與硬件實踐等實操訓練,掌握電路圖辨讀、電路改裝、系統維護、通訊障礙處理等技術,能夠制作簡單的元器件、集成電路,也能設計復雜的電子系統、光電子系統。
培養目標本專業學生要求在物理學、工程數學、電子學等方面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在電子 材料與元器件、微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物理電子器件、電路與系統等方面接受設計、制造及測 試技術的基本訓練,掌握文獻資料檢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本專業領域實驗技能與工程實踐 能力,初步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和新技術的能力。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從就業方向來看,市場對電子技術人才的需求大體有三方面:“電子器件”的研究開發、制造調試;排除設備技術故障、監視、維修及客戶服務;硬件和軟件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
具體的就業方向包括:
1.電源、電路。電源、變壓器、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射頻電路、微波電路等。
2.微電子方向。集成電路的設計和制造。
3.光電子方向。光電子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
4.通信方向。從上面手機的例子也能看出,電子類專業可以說是電電相關,相互之間也有交叉。可以從事通信工程的設計、施工、調試等工作。
5.信號處理。如圖像處理、模式識別等。
6.互聯網方向。互聯網系統集成、硬件開發相關工作。
7.多媒體方向。各種音頻、視頻編碼、解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