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屬元素真題練習附答案
非金屬元素選擇題真題練習
B.粗硅制備單晶硅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yīng)
C.反應(yīng):Si+2NaOH+H2O===Na2SiO3+2H2↑中,Si為還原劑,NaOH和H2O為氧化劑
D.鹽酸可以與硅反應(yīng),故采用鹽酸為拋光液拋光單晶硅
解析:粗硅提純涉及的反應(yīng):Si+2Cl2=====高溫SiCl4、SiCl4+2H2=====高溫Si+4HCl都是氧化還原反應(yīng),B錯誤;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中NaOH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只是反應(yīng)物,起氧化作用的只是水,C錯誤;硅能與氫氟酸反應(yīng),但不能與鹽酸反應(yīng),D錯誤。
答案:A
2.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SO2、漂白粉、活性炭、過氧化鈉都能使紅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B.用蒸餾水將紅色石蕊試紙潤濕,可用于檢驗氨氣
C.某失去標簽的試劑,開蓋后冒白霧,用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有白煙生成,說明該試劑為濃鹽酸
D.濃硫酸和濃鹽酸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濃度降低,其原理相同
解析:SO2漂白是利用其與有色物質(zhì)化合,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物質(zhì),漂白粉、過氧化鈉漂白是利用其強氧化性,破壞有色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而活性炭使紅墨水褪色,是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將有色物質(zhì)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故漂白原理不同,A項錯誤;C項也可能是濃硝酸;濃硫酸濃度降低的原因是由于吸水,而濃鹽酸濃度降低的原因是由于氯化氫氣體的揮發(fā),所以兩者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釋,D項錯誤。
答案:B
3.(2011•山東師大附中模擬)下列各物質(zhì)中,不能按 (“→”表示一步完成)關(guān)系相互轉(zhuǎn)化的是( )
選項 a b c
A Fe FeCl3 FeCl2
B Cl2 NaClO NaCl
C Si SiO2 Na2SiO3
D HNO3 NO NO2
解析:Fe在Cl2中燃燒生成FeCl3,F(xiàn)eCl3溶液與鐵粉反應(yīng)生成FeCl2,鋁能從FeCl2溶液中置換出鐵單質(zhì),A項可以;Cl2與NaOH溶液反應(yīng)生成NaClO,NaClO溶液與SO2反應(yīng)可生成NaCl,電解NaCl溶液可生成氯氣,B項可以;銅與稀硝酸反應(yīng)可生成NO,NO與O2反應(yīng)生成NO2,NO2與水反應(yīng)生成HNO3,D項可以;C項Na2SiO3無法直接生成Si,C項錯誤。
答案:C
4.(2011•銀川模擬)A是一種常見的單質(zhì),B、C為中學常見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們有如下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部分產(chǎn)物及反應(yīng)條件已略去):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X元素可能為Al
B.X元素一定為金屬元素
C.反應(yīng)①和②互為可逆反應(yīng)
D.反應(yīng)①和②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yīng)
解析:由于A為單質(zhì),而A與OH-反應(yīng)后B、C均含有元素X,說明反應(yīng)①發(fā)生了歧化反應(yīng),所以X元素一定為非金屬元素,同理②也是氧化還原反應(yīng)。
答案:D
5.下列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與對應(yīng)的圖形相符的是( )
解析:亞硫酸氫鈉加入硝酸溶液中,硝酸跟亞硫酸氫鈉間可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生成氮的氧化物和硫酸鹽),所以一開始就會有氣體產(chǎn)物,圖像A中的曲線不能正確反映實際情況。硫化氫通入氯水中,易發(fā)生反應(yīng):H2S+Cl2===2HCl+S↓,反應(yīng)一開始溶液的pH會降低,圖像B錯誤。氫氧化鈉滴入碳酸氫鋇溶液中,一開始就會有沉淀生成,圖像C也不正確。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應(yīng)分兩個階段,先是CO2+Ca2++2OH-===CaCO3↓+H2O,再是CaCO3+CO2+H2O===Ca2++2HCO-3,對應(yīng)溶液的導(dǎo)電性先減弱,再增強,圖像D正確。
答案:D
6.有一瓶無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 -、SO2-4、HCO-3、MnO-4離子中的幾種。為確定其成分,做如下實驗:
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適量Na2O2固體,產(chǎn)生無色無味的氣體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肯定有Al3+、Mg2+、NH+4、Cl-
B.可能有Al3+、Mg2+、HCO-3
C.肯定無NH+4、 MnO-4、SO2-4
D.肯定有Al3+、Mg2+、SO2-4
解析:MnO-4為紫色,肯定不存在;①加入適量Na2O2固體,產(chǎn)生無色無味的氣體,說明不含NH+4,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說明一定有Al3+、Mg2+,Al3+與HCO-3不共存,則不含HCO-3,②說明一定含SO2-4,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為:Al3+、Mg2+、 SO2-4。
答案:D
7.(2011•福州模擬)足量銅與一定量濃硝酸反應(yīng),得到硝酸銅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氣體4.48 L(標準狀況),這些氣體與一定體積 O2(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銅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 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60 m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參加反應(yīng)的硝酸是0.5 mL
B.消耗氧氣的體積為1.68 L
C.此反應(yīng)過程中轉(zhuǎn)移的電子為0.6 mol
D.混合氣體中含NO2 3.36 L
解析:由60 mL 5 mol/L NaOH溶液使Cu2+恰好完全沉淀可知參加反應(yīng)的銅為0.15 mol,此過程轉(zhuǎn)移的電子為0.3 mol。由氮元素守恒Cu(NO3)2、NO2、NO中氮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之和與參加反應(yīng)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參加反應(yīng)的硝酸為0.5 mol。根據(jù)電子守恒,若將NO2、NO氧化為硝酸消耗的氧氣為0.3 mol÷4×22.4 L/mol=1.68 L。由元素守恒和電子守恒列方程,可計算出NO2的體積為3.36 L。
答案:C
非金屬元素非選擇題真題練習
8.(15分)(2011•棗莊質(zhì)檢)飲用水質(zhì)量是關(guān)系人類健康的重要問題。
(1)氯氣是最早用于飲用水消毒的物質(zhì),其消毒作用主要是氯氣溶于水后生成了次氯酸,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2)寫出工業(yè)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學反應(yīng)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lO2被稱為“第四代”飲用水消毒劑,因其高效率,無污染而被廣泛使用。制備ClO2是發(fā)達國家普遍重視的課題,我國北京永利科技有限公司已用電解法批量生產(chǎn)ClO2。其反應(yīng)原理為:4ClO-3+4H+=====通電 4ClO2↑+O2↑+2H2O,試寫出兩電極反應(yīng)式。
陽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陰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氯氣與二氧化氯消毒時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目之比是________。
(5)采用氧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給自來水消毒,既提高了消毒效率、安全無副作用,又因為該物質(zhì)在自然界中存在,對地球生命體起保護傘作用,該物質(zhì)和氯氣溶于水以及SO2的漂白原理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將氯氣與SO2二者混合,若想使石蕊試液褪色則nCl2nSO2范圍為________。
解析:(1)氯氣與水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Cl2+H2O H++Cl-+HClO。
(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為CaCl2和Ca(ClO)2,制取漂白粉是利用氯氣與消石灰反應(yīng),化學方程式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電極反應(yīng)式為2H2O-4e-===O2↑+4H+;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電極反應(yīng)式為4ClO-3+4e-+8H+===4ClO2↑+4H2O。
(4)1 mol Cl2消毒時轉(zhuǎn)移電子為2 mol,1 mol二氧化氯消毒時轉(zhuǎn)移電子為5 mol,二者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之比為2∶5。
(5)根據(jù)題中信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為臭氧,臭氧與氯氣的漂白原理都是利用了其強氧化性,將有機色素氧化,漂白后不可恢復(fù),SO2漂白是利用其與有色物質(zhì)直接化合,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物質(zhì),褪色后在一定條件下又能恢復(fù)為原來的顏色;氯氣與SO2混合,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Cl2+SO2+2H2O===H2SO4+2HCl,若二者等物質(zhì)的量混合,生成物無漂白性,若要使石蕊試液褪色,則要使氯氣剩余,即nCl2nSO2>1。
答案:(1)Cl2+H2O H++Cl-+HClO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2H2O-4e-===O2↑+4H+
4ClO-3+4e-+8H+===4ClO2↑+4H2O
(4)2∶5
(5)強氧化性 強氧化性 化合反應(yīng) >1
9.(12分)(2010•海南高考)A~G各物質(zhì)間的關(guān)系如下圖,其中B、D為氣態(tài)單質(zhì)。
A――→MnO2①B――→Fe點燃E――→CF和G的混合溶液
C――→MnO2②△D――→Fe,△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zhì)C和E的名稱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2)可選用不同的A進行反應(yīng)①,若能在常溫下進行,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若只能在加熱情況下進行,則反應(yīng)物A應(yīng)為________;
(3)反應(yīng)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配制的F溶液應(yīng)加入________以防止其轉(zhuǎn)化為G。檢驗G溶液中陽離子的常用試劑是________,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轉(zhuǎn)化關(guān)系圖可推B、D一個是Cl2,一個是O2,E和C反應(yīng)生成F和G的混合物,可確定B為O2,D為Cl2,則C為濃鹽酸,G為FeCl3,E為Fe3O4,F(xiàn)為FeCl2,根據(jù)實驗室制O2的反應(yīng)條件可知,常溫下發(fā)生①,則A為H2O2,加熱條件下發(fā)生①,則A為KClO3,為了防止Fe2+被氧化,在其溶液中常加入鐵屑,F(xiàn)e3+的檢驗常用試劑為KSCN,實驗現(xiàn)象為血紅色。
答案:(1)濃鹽酸 四氧化三鐵
(2)2H2O2=====MnO22H2O+O2↑ KClO3
(3)MnO2+4HCl(濃)=====△MnCl2+Cl2↑+2H2O
(4)鐵粉 KSCN溶液 溶液呈血紅色
10.(15分)(2011•南通質(zhì)檢)某學生利用以下裝置探究氯氣與氨氣之間的反應(yīng)。其中A、F分別為氨氣和氯氣的發(fā)生裝置,C為純凈干燥的氯氣與氨氣反應(yīng)的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F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裝置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裝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裝置C內(nèi)出現(xiàn)濃厚的白煙并在容器內(nèi)壁凝結(jié),另一生成物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請寫出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裝置C的G處逸出的尾氣中可能含有黃綠色的有毒氣體,如何處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F、E、D是制取純凈干燥Cl2的裝置,E吸收Cl2中的HCl氣體,D干燥Cl2,B的作用是干燥NH3。(4)C中的白煙是NH4Cl,另一產(chǎn)物則是N2。(5)黃綠色氣體為Cl2,需用堿液吸收。
答案:(1)4H++2Cl-+MnO2=====△ Mn2++Cl2↑+2H2O
(2)干燥管 (3)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
(4)3Cl2+8NH3===N2+6NH4Cl
(5)在G處連接導(dǎo)管,把尾氣通入盛有燒堿溶液的燒杯中
11.(16分)某同學設(shè)計下列實驗,來研究硫酸和硝酸的性質(zhì)。
實驗一:在一支試管中放入一塊很小的銅片,再加入2 mL濃硫酸,然后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把一小條蘸有品紅溶液的濾紙放入帶有單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緊試管口,在玻璃管口處纏放一團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給試管加熱,觀察現(xiàn)象。當試管中的液體逐漸透明時,停止加熱。待試管中的液體冷卻后,將試管中的液體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試管中,觀察現(xiàn)象。
回答下列問題:
(1)a處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計算放出112 mL氣體(標準狀況),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________。
(2)試管中的液體反應(yīng)一段時間后,b處濾紙條的變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試管中反應(yīng)停止后,給玻璃管放有蘸過品紅溶液的濾紙?zhí)幬⑽⒓訜幔瑸V紙條的變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二:為了證明銅與稀硝酸反應(yīng)產(chǎn)生一氧化氮,某同學設(shè)計了一個實驗,其裝置如下圖所示(加熱裝置和固定裝置均已略去)。A為注射器,B為兩端長短不等的U形管,C是裝有NaOH溶液的燒杯,D處是繞成螺旋狀的銅絲,K1、K2是止水夾。
(1)實驗時,為在D處收集到NO,以便觀察顏色,必須事先在A中吸入一定量的空氣。然后__________K1(“關(guān)閉”或“打開”),從U形管左端注入稀硝酸,當看到________現(xiàn)象可以確定U形管中空氣已被趕盡。
(2)然后給裝置B微微加熱,在裝置D處產(chǎn)生無色氣體,其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證明D處聚集的是NO而不是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現(xiàn)象觀察完畢,關(guān)閉止水夾K1,打開止水夾K2,在重力作用下,U形管右端的紅棕色混合氣體被酸液壓入NaOH溶液中吸收,消除了環(huán)境污染。
解析:實驗一:銅與濃硫酸反應(yīng)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此過程中1 mol Cu參加反應(yīng)生成1 mol SO2,轉(zhuǎn)移2 mol電子,故生成112 mL SO2氣體(標準狀況),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0.01 mol。二氧化硫可漂白品紅溶液,但其漂白作用具有可逆性,加熱又恢復(fù)紅色。
實驗二:NO易與氧氣反應(yīng),銅與稀硝酸反應(yīng)制取NO,應(yīng)排盡裝置內(nèi)的氧氣。向U形管中加注稀硝酸時應(yīng)加滿,不留空隙。當收集一定量的氣體后,將注射器中的氣體注入U形管中,氣體的顏色變?yōu)榧t棕色可確定是NO而不是H2。
答案:實驗一:(1)Cu+2H2SO4(濃)=====△ CuSO4+SO2↑+2H2O 0.01 mol
(2)蘸有品紅溶液的濾紙條褪色 濾紙變紅
實驗二:(1)關(guān)閉 U形管右端稀硝酸接觸膠塞
(2)3Cu+8H++2NO-3===3Cu2++2NO↑+4H2O
(3)打開止水夾K1,把注射器中的空氣壓入U形管中,若觀察到D處氣體變紅棕色,則證明收集的是NO,而不是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