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與我國的外交政策高考練習題及答案
國際社會與我國的外交政策高考練習題一、選擇題
1.我國海監(jiān)船進入我國領土釣魚島進行巡航活動,但遭到某國的干擾。外交部發(fā)言人在記者會上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方有關船只在中國管轄海域進行正常的巡航活動是無可非議的,何時再派船去釣魚島巡航是中國內政。這表明( )
①中國海監(jiān)船的巡航活動是主權國家行使獨立權和管轄權的體現(xiàn)
②中國海監(jiān)船的 巡航活動是主權國家行使平等權和自衛(wèi)權的體現(xiàn)
③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開始發(fā)揮主導作用
④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材料“中方有關船只在中國管轄海域進行正常的巡航活動是無可非議的,何時再派船去釣魚島巡航是中國內政”的信息可知①④正確;②說法不是材料所表明的;③說法錯誤,中國在國際社會中不起主導作用。故答案選C。
2.中國的國家利益主要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tǒng)一、我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wěn)定、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保障”。下列屬于維護中國國家利益的是( )
①國務院批準設立地級市——海南省三沙市
②中國國家在第八屆中歐工商峰會上發(fā)表《做21世紀國際合作的典范》的講話
③“海巡1826”巡邏船正式列編服役,以提升海事執(zhí)法裝備水平和能力
④在廣東省考察工作,深入基層調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設立海南省三沙市,是對我國固有領土的管轄,是維護我國國家主權的體現(xiàn);③“海巡1826”巡邏船正式列編服役,以提升海事執(zhí)法裝備水平和能力,是提高我國自衛(wèi)能力,維護國家安全的體現(xiàn),這兩個活動有利于維護我國國家利益,正確;②④與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無關。
3.聯(lián)合國安理會2014年3月15日就美國起草的有關烏克蘭問題的決議草案舉行投票表決,俄羅斯投了反對票,中國投了棄權票,決議草案未通過。這表明( )
①我國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外交事務
②理事國一國一票,對實質性問題的決定需全票通過
③中國支持聯(lián)合國的各項工作
④聯(lián)合國安理會實行“大國一致”的原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答案] D
[解析] 安理會就美國起草的有關烏克蘭問題的決議草案舉行投票表決,俄羅斯投了反對票,中國投了棄權票,決議草案未通過的事例表明,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基本立場,同時也能夠說明聯(lián)合國堅持大國一致的原則 ,故①④正確;②說法錯誤,中國支持符合聯(lián)合國憲章精神的各項工作,故③說法錯誤。
4.在打造中國周邊外交升級版中,中國領導人提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絲綢之路經濟帶”、“2+7合作框架”等理念,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中國強調共同體意識,是因為( )
A.世界經濟增長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B.每個國家在海外都存在著合法權益
C.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存在著共同利益
D.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 C
[解析] 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本題材料中“中國領導人提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絲綢之路經濟帶’、‘2+7合作框架’等理念,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既表明了中國同周邊國家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也說明了我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積極發(fā)展同周邊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由此可見,C項符合題意,可以入選;A、B、D三項不符合題意主旨,故不能入選。5.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lián)p害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苦果。其依據(jù)是( )
①主權國家對其領域內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轄的權利
②國家主權具有對內的至高無上性和對外的獨立自主性
③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④維護和平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實現(xiàn)發(fā)展的基礎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體現(xiàn)了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同時也體現(xiàn)了國家主權具有對內的至高無上性和對外的獨立自主性,②③符合題意;①強調的是管轄權,和題意無關;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因此④說法錯誤;答案A正確。
6.在自然界面前,沒有哪個國家或個人可以免責。2013年,我國關于推動綠色經濟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提案獲得了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的批準。這說明我國( )
①主動承擔國際責任,贏得國際社會肯定
②積極參加聯(lián)合國工作,發(fā)揮建設性作用
③維持國際社會現(xiàn)狀,參與多邊規(guī)則制定
④尊重聯(lián)合國的權威,領導聯(lián)合國改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與聯(lián)合國的關系、我國的外交政策等知識。我國推動綠色經濟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積極履行責任,體現(xiàn)了①。我國的提案獲得聯(lián)合國相關部門批準,體現(xiàn)了②。國際社會中還存在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及國際舊秩序等現(xiàn)象,③中“維持國際社會現(xiàn)狀”錯誤。我國還是發(fā)展中國家,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中“領導聯(lián)合國改革”錯誤,中國支持聯(lián)合國按照《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對聯(lián)合國進必要、合理的改革,④說法欠妥。
7.有軍事專家說,只要不違反國際法基本原則,不侵犯他國領土主權,不影響國際公認的飛越自由,主權國家完全有權利單方面決策,是否應該劃設防空識別區(qū)、何時劃設、劃設多大范圍等事項,無需事先取得他國同意。請你 幫助總結上述分析正確性的依據(jù)是( )
①主權國家擁有獨立權、自衛(wèi)權
②主權國 家應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tǒng)一原則
③維護國家利益、增強國防實力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fā)點
④處理國際問題根據(jù)其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態(tài)度和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根據(jù)材料中的“只要不……是否應該劃設防空識別區(qū)、何時劃設、劃設多大范圍等事項,無需事先取得他國同意”可知主權國家擁有獨立權、自衛(wèi)權,同時應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tǒng)一的原則,故①②正確;③說法錯誤;④與題意無關。
8.當今世界各國面臨著一系列與人類共同命運有關的問題,如人口膨脹、資源枯竭、生態(tài)破壞、糧食匱乏、疾病蔓延、毒品販賣等等,種種問題在困擾著綠色經濟的發(fā)展。克服材料中的問題,推動全球經濟綠色增長,需要各國強調國際合作,這是因為( )
①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要求加強國際合作
②當今國際競爭實質的需要
③各國 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④國家之間的共同利益是國際合作的基礎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推動全球經濟綠色增長,需要各國強調國際合作”這是由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因此①正確;②③與題意無關,故排除;各國之所以需要加強合作,是因為各國之間存在著共同利益,故④正確。
9.歷史上,新興大國與既有大國之間由競爭走向沖突甚至對抗,似乎成為一種難以擺脫的宿命。而在與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會晤時明確提出,中美要發(fā)展“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其依據(jù)是( )
①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
②中國與美國之間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
③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
④中國與美國都是聯(lián)合國的常任理事國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 C
[解析] ②③選項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題中中美之間發(fā) 展新型大國關系,是因為中美之間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同時是因為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故入選。①選項觀點片面,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④選項觀點與題意不符,題中中美之間的新型大國關系是由兩國的共同利益所決定的,而不是由兩國都是聯(lián)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決定的。10.所謂“主場外交”,指一國以本國境內為外交舞臺、利用主場優(yōu)勢開展的外交活動。2014年,我國有兩次重要的“主場外交”,即“亞信峰會”和“APEC峰會”。“主場外交”可以( )
①展示成就,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②借 助優(yōu)勢,消除威脅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主要根源
③彰顯實力,進一步鞏固我國在亞太地區(qū)的主導地位
④利用主場,向各國表明我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決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題中材料“所謂‘主場外交’,指一國以本國境內為外交舞臺、利用主場優(yōu)勢開展的外交活動”,表明我國既可以通過“主場外交”展示成就,以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也可以利用主場,向各國展現(xiàn)我國堅定地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決心。由此可見,①④兩項表述正確且符合題意,可以入選;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主要障礙,故②中“消除威脅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主要根源”的表述是不科學的,故不能入選;③項中“鞏固我國在亞太地區(qū)的主導地位”的表述是錯誤的,故不能入選。
11.近年來,公共外交越來越受到各國普遍關注。下圖反映了公共外交的范圍和模式。由圖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
①政府外交是對外國政府,公共外交則包括外國公眾
②公共外交增加了本國公眾政治參與的民主權利
③發(fā)展公共外交的目的是促進國家外交政策的合法化
④公共外交通過多層次交流宣傳贏得外國公眾的理解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公共外交不能增加本國公眾政治參與的民主權利,民主權利是憲法和法律早就規(guī)定好的,故②說法錯誤;“發(fā)展公共外交的目的是促進國家外交政策的合法化”的說法錯誤,外交政策是否合法要參照最基本的國際法,以及當時當?shù)氐目陀^實際,故③應排除;①④說法符合題意。
12.2014年南海爭端不斷。從當前形勢來看,擔憂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希望。南海問題的軍事性質日益顯現(xiàn),人們也認為南海地區(qū)的軍備競賽正在加劇。我國明確表示,中國南海和平與穩(wěn)定符合南海周邊各國的利益。在有關南海的領土劃界、油氣開發(fā)、漁業(yè)需求等問題中,領土劃界是我國在南海的核心利益。這反映出( )
①應該打破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
②我國的發(fā)展和繁榮是我國外交政策的最高利益
③國家間的利益對立是沖突的根源
④我國要堅定地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題中講述南海問題,這不是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所致,因此①與題意不符,應排除;我國外交政策的最高利益是維護我國核心利益,②說法錯誤,排除;南海爭端不斷,體現(xiàn)③;領土劃界是我國在南海的核心利益。這反映出④;故本題答案選D。
國際社會與我國的外交政策高考練習題二、非選擇題
(52分)
13.黨的報告在“和平、發(fā)展、合作”的基礎上,增添了“共贏”作為中國對外政策的旗幟,并強調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
材料一 2009至2013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統(tǒng)計
注: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達4.16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在進出口貿易中,主要以商品貿易為主,服務貿易額還不及美國的一半,據(jù)世界貿易組織的報告,2013年,中國進口商業(yè)服務位列全球第五位,出口服務貿易中,次于美國和德國,位列第三。
材料二 中國于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訪問了歐洲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在進行的數(shù)次演講中強調指出,幾十年來,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時,中國將堅定不移維護自己的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任何國家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lián)p害中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苦果。中歐要本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態(tài)度去加強對話和溝通,尋求利益最大公約數(shù),共享機遇,共迎挑戰(zhàn)。中國的發(fā)展絕不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中國絕不做損人利己、以鄰為壑的事情,我們將從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大義出發(fā),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1)回答材料一反映的經濟信息(4分);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分析我國應當如何全面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10分)
(2)運用政治生活《當代國際社會》的有關知識,概括材料二中體現(xiàn)的主要觀點。(12分)
[答案] (1)經濟信息: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2009年至2013年外貿總額逐年增長,目前對外貿易總額已居世界首位;(2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服務貿易占比較低,需要繼續(xù)對外貿易的技術含量。( 2分)提高開放水平的措施:①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fā)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yōu)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不斷提高服務貿易所占比重;(3分)②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繼續(xù)開拓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增強企業(yè)國際化經營能力,提高企業(yè)國際競爭力;(3分)③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2分)④企業(yè)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zhàn)略,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提高核心競爭力;(2分)
(2)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4分)②我國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決捍衛(wèi)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4分)③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 旨。(4分)
14.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設合作共贏美好世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4年6月28日,中國、印度、緬甸和國際社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中國出席大會并發(fā)表題為《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設合作共贏美好世界》的主旨講話。
主席指出:60年前,中國、印度、緬甸順應歷史潮流,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是國際關系史上的重大創(chuàng)舉,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作出了歷史性貢獻。6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走向亞洲、走向世界,歷經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具有強大生命力。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深刻復雜的變化,新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 歷久彌新,意義歷久彌深,作用歷久彌堅。
(1)請寫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10分)
(2)依據(jù)材料,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闡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歷久彌新,歷久彌深,歷久彌堅的道理。(16分)
[答案] ( 1)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2分)互不侵犯、(2分)互不干涉內政、(2分)平等互利、(2分)和平共處。(2分)
(2)①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我國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積極倡導者和堅定實踐者,始終不渝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4分)
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一個開放包容的國際法原則,傳承了亞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傳統(tǒng),生動反映了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集中體現(xiàn)了各國權利、義務、責任相統(tǒng)一的國際法治精神和主權、正義、民主、法治的價值觀。(3分)
③ 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順應歷史潮流,歷經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具有強大生命力,已經成為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3分)
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有力維護了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權益。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為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發(fā)揮了積極作用。(3分)
⑤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深刻復雜的變化,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依然任重道遠。要在新形勢下更好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共同建設合作共贏的美好世界。(3分)
猜你感興趣:
1.高考政治國際社會與我國的外交政策配套課時訓練試題
2.高考政治國際社會與外交政策沖刺試題
3.高考政治走近國際社會限時訓練試題
4.高中政治新課標國際社會和我國的外交政策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