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熱點話題(必看)
2023高考作文熱點話題(必看)
1. 新冠環境后的世界:盡管疫苗已經廣泛接種,但新冠環境仍然在全球范圍內肆虐。高考作文可能會就新冠環境對世界的影響、人們如何適應這種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未來的挑戰等方面展開探討。
2. 數字技術和人類社會:數字技術在過去幾年里不斷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高考作文可能會就數字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數字化轉型如何加速以及數據隱私等話題進行分析和闡述。
3. 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高考作文可能會就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推動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展開探討。
4. 文化多樣性:文化多樣性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問題。高考作文可能會就文化多樣性的意義、文化交流的價值、如何保護民族文化傳統等話題進行分析和闡述。
綜合來看,未來2023年高考作文的可能性較大的主題有:新冠環境后的世界、數字技術和人類社會、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以及文化多樣性等。
高考熱點作文素材2023最新
1.“網課爆破”成新型網暴亂象
適用主題:網絡暴力、提升國民素質、法制建設
金句素材: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云惟有信與義。——張九齡
施展暴力又無理由,只會自食其果。——賀拉斯
集體的習慣,其力量更大于個人的習慣。因此如果有一個有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于培訓好的社會公民的。——培根
2.第五屆中國進博會
適用主題:合作共贏、積極開放
金句素材:誰要是蔑視周圍的人,誰就永遠不會是偉大的人。——左伊默
任何一個進步的體系,也都是開放的,不然就會喪失其發展的可能性,因而也就會喪失其進步性的特點。——馬爾科夫
3.“發瘋文學”照進現實
適用主題:情緒價值、心理健康、自我調節
金句素材:心靈有時應該得到消遣,這樣才能更好地回到思想與其本身。——費德魯斯
對消極的情緒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就可以消除它。——弗農-霍華德
4.世界人口突破80億
適用主題:人與自然、保護環境、平衡發展
金句素材:世界上的東西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不足以滿足每個人的貪欲。——甘地
我們往往只欣賞自然,很少考慮與自然共生存。——王爾德
5.卡塔爾世界杯:諸神黃昏
適用主題:體育精神、青春夢想
金句素材:“你的成功最感謝誰?”“那些曾經看輕我的人,如果沒有那些嘲諷和輕蔑,我會一直以天才自居。阿根廷從來不缺乏天才,但最后成功的卻寥寥無幾。”——梅西
我始終堅信自己就是歷史上最好的球員,不管實在順境還是逆境,我都是最棒的!——C羅
6.崇尚科學、熱愛祖國的大物理學家——楊振寧
事跡:楊振寧為華人贏得了巨大的榮譽。1956年,他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稱不守恒定律顛覆性地震驚了世界,并在1957年斬獲諾貝爾物理獎。楊振寧的成就遠不止此。1954年他和米爾斯教授共同創建的楊-米爾斯規范場理論為粒子物理學提供了基本框架。這個科學貢獻,是人類科學文明寶庫中非常璀璨的一個明珠。不僅如此,他資助學子赴美深造,還在清華親自授課,起著顯著的引領作用。
頒獎詞:你站在科學和傳統的交叉點上,驚才絕艷。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得人不多,你奉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
標題:與家國“共同途
核心立意:將愛國情懷融入祖國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
7.北京冬奧會:赴冰雪之約,講中國故事
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The __IV O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是由中國舉辦的國際性奧林匹克賽事,于2022年2月4日開幕,2月20日閉幕。北京,是歷史上第一座既舉辦夏奧會也舉辦冬奧會的城市!
精彩素材時評: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國際社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更團結”的含義,讓極少數西方政客鼓噪的“不派官員參加北京冬奧會”的雜音成為國際笑話。正如巴赫所說,此次一些國家系首次派出代表團參加冬奧會,這充分表明北京冬奧會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適用話題:團結和平公平正義人心向背)
(2)虎象征著勇氣、力量和成功,與北京冬奧會完美契合。今年,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首次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用中文祝大家新春快樂,并邀約北京2022年冬奧會;一首冬奧主題歌曲《點亮夢》,更是讓奧林匹克精神傳遍寰宇。大年初四的冰雪之約,既是各國運動員為之拼搏的“最高競技場”,也是全球華人華僑新年里一份獨特的視聽盛宴,為本就喜慶的新年平添了一份“儀式感”。(適用話題:文明互鑒勇氣挑戰團結友誼中國形象)
(3)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同時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通過北京冬奧盛會,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展現陽光、富強、開放、充滿希望的國家形象,有助于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有利的內外部輿論環境。
正因此,我們不僅要辦好盛會,也要以受眾聽得懂、聽得進、聽得明白的方式,講好中國再次與奧林匹克結緣的動人故事。(適用話題:中國形象中國聲音簡約開放交流互鑒)
核心立意:用事實講述中國故事,塑造大國形象。
如何寫出高考好作文
一查審題立意是否得法
審題是否精準、立意是否恰當,會直接影響作文分數的高低。離題、偏題的作文基本與高分無緣。準確審題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準確全面地理解命題材料,準確把握命題意圖。二是作文內容與標題要相符。作文命題內容一般較寬泛,要選準一個切入角度,這個角度應該既體現在作文的標題上,也體現在作文的內容上。“文以意為先,意高則文勝。”立意是文章寫作的核心。文章立意新穎高遠,才能得高分。
目前高考作文主要有三大類型,即材料作文、漫畫類作文和命題作文。考生要先問一下自己:對于每種類型的作文,是否熟練掌握了審題立意的方法?
材料作文是近幾年高考常考的作文類型,務必引起高度重視。材料作文常用的審題方法有抓關鍵句法、主旨傾向法、由果溯因法、多向輻射法、求同分析法、辯證分析法等,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和運用。材料作文要做到審題準確,首先,要全面分析命題材料,整體把握,不過多糾纏局部細節。其次,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句,并將其作為審題立意的突破口;再其次,要靈活使用辯證分析、因果探究、對比分析、聯想發散等思維方法,從不同角度審視材料,以挖掘材料豐富深刻的內涵。
漫畫類作文實際上是用漫畫代替文字的特殊形式的材料作文。2021年,新高考全國Ⅱ卷要求寫一篇漫畫類作文。漫畫類作文的審題立意要做好以下三點:第一,認真觀察構圖要素,思考它們之間的聯系,整體把握畫面內容,重點關注那些經過夸張變形手法處理過的畫面元素。第二,重視漫畫中的文字,揣摩人物身份。第三,立足畫面,充分展開聯想、想象和引申,挖掘漫畫的深層含義。
命題作文近幾年考得較少,2021年高考,只有北京卷考的是命題作文。命題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第一,增補要素法,就是通過增補一些成分或新的要素,讓原來的作文題結構更完整,內容更具體,題意更鮮明。如“論生逢其時”,我們可以添加內容,使之變成“生逢其時,與時代共成長”“生逢其時,吾輩當奮斗”,這樣一來寫作范圍就明朗化了,寫作重點也明確了。
第二,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對象的比喻義或象征義的方法。比如以“肩膀”為題的命題作文,“肩膀”不僅指人體的肩膀,更要理解其象征義——擔當、責任。
第三,追問法,對指定標題進行不同角度的提問以打開思路,如“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比如以“底線”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們可以追問“什么是底線?”“為什么要講底線?”“怎樣確定底線?”這樣思路就打開了。
二查文體知識是否掌握
高考作文的文體主要有議論文、記敘文、應用文等。近年來,各種應用類文體逐漸成為考查的主流。以2020年高考為例,全國新高考Ⅱ卷要求圍繞《中華地名》寫一篇主持詞,全國卷Ⅱ要求寫一篇演講稿,全國卷Ⅲ要求“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常見的應用文體主要有書信、演講稿、發言稿、主持詞、倡議書等,這幾種應用文體都有較為固定的寫作格式。如書信一般由稱呼、問候語、正文、祝頌語、署名和日期構成。演講稿的結構分為標題、稱呼、主體、結尾四個部分。主持詞一般由開場白、中間部分和結束語組成。倡議書一般由標題、稱呼、正文、結尾、落款組成。
在復習備考的最后階段,考生應自問:這幾種應用文體的寫作格式都清楚、熟練掌握了嗎?如果哪一種或哪幾種文體格式和相關知識不清楚,應馬上做功課,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三查素材積累是否足夠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高考作文來說,“米”就是素材,沒有素材,就寫不出好文章來。只有掌握了豐富新鮮的素材,才能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因此,積累寫作素材至關重要。每種作文主題的素材在腦子里都要備一些。現在正是積累素材的好時機,因為離高考比較近,記住的素材反而不容易忘記。筆者建議考生每天記兩三個適用于不同主題的事例和名句,科學記憶、強化記憶,持之以恒,堅持到高考。寫作素材哪里找?書本上有,報紙、電視上有,網絡等新媒體上也有。如果覺得還不夠的話,也可以到書店買一些有關高考寫作素材的書來看。
四查時事熱點是否熟悉
近年來高考作文題目特別強調價值導向,中學生應具備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考作文命題繞不開的主線。2021年高考作文的主題特別突出立德樹人主旋律,如:北京卷的“論生逢其時”,旨在引導學生響應時代召喚、肩負時代使命;浙江卷的“得與失”,旨在引導學生正確認知得失與人生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得失觀;等等。
2021年到今年夏天,國內外發生了許多大事,如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召開,以及4月8日國家領導人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闡述的“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再如學習重要的精神、“雙減”政策的頒布及落實、神舟十三號“太空出差三人組”完成任務順利返航,國際方面有俄烏軍事沖突、中美交鋒,等等。這些國內外大事都有可能成為高考作文的主題或材料。
新時代的青少年不能只埋頭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要“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富有時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考生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結合時事和高考作文命題趨勢,做一些相應的準備,甚至圍繞某一主題試寫一篇完整的文章,并請老師修改。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相信只要掌握科學方法,扎扎實實付諸努力,高考作文獲得高分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