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11大學排名最新
排名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1 | 8★ |
2 | 清華大學 | 2 | 8★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3 | 8★ |
4 | 浙江大學 | 4 | 8★ |
5 | 武漢大學 | 5 | 8★ |
6 | 南京大學 | 6 | 8★ |
7 | 復旦大學 | 6 | 8★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8 | 8★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9 | 7★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10 | 8★ |
11 | 天津大學 | 10 | 7★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10 | 7★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12 | 7★ |
14 | 吉林大學 | 13 | 7★ |
15 | 山東大學 | 14 | 7★ |
16 | 國防科技大學 | 14 | 8★ |
17 | 中山大學 | 15 | 7★ |
18 | 南開大學 | 16 | 7★ |
19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17 | 7★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8 | 7★ |
21 | 四川大學 | 19 | 7★ |
22 | 同濟大學 | 20 | 7★ |
23 | 廈門大學 | 21 | 7★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22 | 7★ |
25 | 東南大學 | 23 | 7★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24 | 6★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25 | 6★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25 | 6★ |
29 | 中南大學 | 26 | 7★ |
30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26 | 7★ |
31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28 | 7★ |
32 | 東北大學 | 29 | 6★ |
33 | 湖南大學 | 30 | 6★ |
34 | 電子科技大學 | 30 | 6★ |
35 | 蘭州大學 | 32 | 6★ |
36 | 北京科技大學 | 33 | 6★ |
37 | 重慶大學 | 34 | 6★ |
38 | 武漢理工大學 | 35 | 6★ |
39 | 南京理工大學 | 35 | 6★ |
40 |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 35 | 7★ |
41 | 西南大學 | 37 | 6★ |
42 | 華中師范大學 | 37 | 5★ |
43 | 中國海洋大學 | 38 | 6★ |
44 | 暨南大學 | 39 | 5★ |
45 | 河海大學 | 40 | 6★ |
46 | 南京師范大學 | 40 | 5★ |
47 | 北京交通大學 | 41 | 5★ |
48 |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 42 | 5★ |
49 | 華東理工大學 | 43 | 5★ |
50 | 蘇州大學 | 44 | 5★ |
51 |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 45 | 5★ |
52 |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 46 | 6★ |
5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46 | 5★ |
54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48 | 5★ |
55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49 | 5★ |
56 | 西南交通大學 | 50 | 5★ |
57 |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 51 | 5★ |
58 | 西北大學 | 52 | 5★ |
59 | 湖南師范大學 | 52 | 5★ |
60 | 鄭州大學 | 53 | 5★ |
注:以上只是部分內(nèi)容,僅供參考。
全國實力強的211大學有什么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是中國最早的鋼鐵工業(yè)學府,在材料、冶金、機械等領域具有極高的學術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同時,該校的計算機、電子信息等新興學科也發(fā)展迅速,成為學生們報考的熱門專業(yè)。在全國211大學中排名第三十六。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大學,在交通運輸、材料科學等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該校的科研實力和教學質(zhì)量都得到了廣泛認可,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量的工程技術人才。
武漢理工大學規(guī)模很大,不論實力還是規(guī)模,都是湖北僅次于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之外的最強大學。在全國211大學中排名第三十八。
211工程簡介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于1995年11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后正式啟動。
“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大舉措、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國內(nèi)外形勢而作出的發(fā)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
1995年11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原國家計委、原國家教委和財政部聯(lián)合下發(fā)了《“211工程”總體建設規(guī)劃》,“211工程”正式啟動。
2002年9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原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十五”期間加強“211工程”項目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時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規(guī)模已經(jīng)穩(wěn)定,不再新設這兩個工程的學校,同時為了注重學科導向,引入競爭機制,實施了“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對非“211”學校的國家重點學科予以支持。
2016年06月7日,教育部官網(wǎng)發(fā)布了“關于宣布失效一批規(guī)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設實施管理辦法》《關于繼續(xù)實施“985工程”建設項目的意見》等一批規(guī)范性文件失效,已失效的規(guī)范性文件不再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jù)。
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網(wǎng)發(fā)布聲明:已將“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統(tǒng)籌為“雙一流”建設。
“211”來歷
“211工程”是建國以來國家正式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guī)模最大的重點建設工程,是國家“九五”計劃期間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系統(tǒng)改革工程。關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zhàn),面向21世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yè)。
985和211大學區(qū)別
第一、985大學一定是211大學,但是211大學不一定是985大學。簡單點來說就是一種單向包含關系,從數(shù)量上就可以了解到,985大學是比較少的,也就是比較精的,是重點大學里的重點大學,而211大學就是比較重點的大學,可能年代久遠,高校的發(fā)展都發(fā)生了變化,有一些已經(jīng)開始走下坡路了。
第二、211高校并非都是一本,985全是重點高校。這個是和上個區(qū)別有一點重復的,但很多人會誤解211高校,認為211就算不是最重點的,也應該是位于一本的行列,其實不然。當時的評比是由國家區(qū)域照顧的,部分的211高校在省內(nèi)是二本招生的,而且還有國家級和省級的區(qū)別,而985是全國國家級的重點高校。
第三、211高校的教育科研資金遠低于985高校。在國家重點培養(yǎng)的高校都會有教育科研資金的補貼,985和211高校拿走了全國近七成的經(jīng)費,其中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985高校是211高校經(jīng)費的二到三倍,沒有更多的經(jīng)費,科研也就跟不上,一個大學的實力就會被大大影響,這也是211低于985的一個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