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務員申論熱點
浙江省公務員申論熱點(一)
扣好人生起步開局的第一粒扣子。“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青春洋溢、風華正茂之時,正是人生之路起步的關鍵處,這個階段得打好基礎、抓好養成。現在社會上、校園里,還是有那么一些年輕人總感覺茫然困惑,對自己的人生之路“往哪走”“怎么走”胸中無數、心里沒譜,更有甚者還貪圖享樂、空虛無聊,游戲人生、虛擲光陰。作家柳青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人生是單行道,起步錯了難免繞彎路、走遠路。上好人生的第一課,確立好人生的起跑線、基準線,才能讓起跑成為起飛的開始。
扣好人生失意失落這粒轉折的扣子。人的一生,常常會碰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不順和打擊。碰壁了,甚至失敗了,怎么辦?有人灰心喪氣、失望彷徨,有人不堪一擊、一蹶不振,更有人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這些年,個別所謂“高官”,其貪腐之路越走越遠、越陷越深,正是從最初的期望受挫、政治上失意開始,逐步失去志向、失去信仰,最后難以回頭的。人可以被擊敗,但不可以被擊倒。當一個人碰到困難、失敗和過不去的坎時,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在痛苦與焦慮中,說不定正蘊藏著人生的華麗轉身、精彩轉型。
扣好人生得志得意這粒緊要的扣子。人生最容易迷失自我的時候,往往是得志得意、平步青云的時候。這時候,鮮花遍地、掌聲四起,聽到的是贊歌、看到的是笑臉、響起的是“禮炮”、面對的是恭維,很容易變得飄飄然、昏昏然,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甚至自以為是、剛愎自用。成功的人生,其實一直在做兩件事,一是在失敗中站起來;二是從成功中走出來。扣好得志得意這粒扣子,就是要在成績面前看到不足,在成功面前看到差距,始終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警覺和自覺,才不會“平流無石處,聞說有沉淪”。
扣好人生“降落”“著陸”這粒危險的扣子。據說,飛機起飛著陸之時,危險系數最高。有一種“59歲現象”,說的正是當一個人臨近離退休時,容易產生歇一歇甚至最后“撈一把”的心理,沒能保持住晚節。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中有一段白恩培的反省畫面,他說自己“副部級以上都二十多年了,正部級崗位上也十多年,沒想到老了老了,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同樣,李春城也說:“按照通常的退休年齡,這將近一生了,居然因自己的錯誤這樣收場,何其悲哀!”這都是活生生的案例和教訓。人應當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隊、放松不放縱,給自己的人生畫一個漂亮的句號,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人生這件“衣服”要扣的扣子很多,但這“四粒扣子”至關重要,它是人生處于關鍵處、轉折口、緊要時和危險地的把握,關系到人生整件衣服是扣歪、扣松,還是扣正、扣緊,務必慎之又慎。
浙江省公務員申論熱點(二)
“都去跳廣場舞也是浪費”難以立論
最近,原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副主任宋曉梧接受新京報采訪。談到“延遲退休能否緩解養老金缺口問題”時,宋曉梧表示,自然會緩解養老金缺口。但延遲退休是從勞動力市場角度考慮的。50年代,全國平均壽命只有40多歲,現在已經七八十歲。一些女職工,那么早退休,有的不到50歲,都跳廣場舞,也是勞動能力的極大浪費。(10月31日《新京報》)
宋曉梧說,“一些女職工,那么早退休,有的不到50歲,都跳廣場舞,也是勞動能力的極大浪費。”這個觀點很有欺騙性,乍一看頗有道理,但經不起推敲。
首先,女職工不到50歲退休的,只是極少數,大多數事出有因。1978年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明確規定了女職工提前退休的條件。比如,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再比如,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從事井下、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的,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的,可以提前辦理退休。文件還要求,嚴格掌握退休、退職條件,防止任意擴大退休、退職范圍。
其次,退休女職工不可能都去跳廣場舞。廣場舞是近年來興起的群眾性體育活動,退休職工的參與面比較廣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如果就此認定退休女職工都跳廣場舞,顯然不符合實際。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加之家庭情況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歡旅游,有的喜歡攝影,有的喜歡閱讀,有的喜歡園藝,有的要操持家務,還有的進入老年大學,真正跳廣場舞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
即便是那些跳廣場舞的退休女職工,也算不上“是勞動力的極大浪費”。現代人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越來越重視體育鍛煉。退休女職工參加體育鍛煉,強健體魄,符合國家“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方針。宋曉梧說這“是勞動力的極大浪費”,顯然是把女職工當成勞動機器,也是對女職工的不尊重。按照宋曉梧的這一邏輯,廣大女職工最好工作到喪失勞動能力再退休,恐怕才算不上浪費。
其實,最希望延遲退休的,恰恰不是廣大女職工,而是某些國家公務員。包括女職工在內的工人群體,從事的是體力勞動,工資待遇又不高,他們根本不希望延遲退休,說他們巴望著早點退休還差不多。某些專家在解讀國家延遲退休政策的時候,總喜歡扯上普通工人說事,好像普通工人很迫切希望延遲退休似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讀。
當然,少數專家、官員這樣的誤讀也是可以理解的。作為政策的制定者,公務員直接說希望延遲退休,也容易遭到輿論反彈。以各種借口、各種理由,將最不希望延遲退休的女職工給“綁架”了,也是為公務員延遲退休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臺階。不過,某些專家也不要把公眾當傻瓜,窗戶紙捅破了,還是能照見真相。
浙江省公務員申論熱點(三)
國企社會責任得分高并不奇怪
行業性質差異、企業所處政策環境差異,甚至對社會責任的不同定義,都會深刻地左右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真正公平的考察,要么企業都處于完全開放的市場環境,要么接受同樣的政策管理。
10月30日,中國社科院對外發布了一份名為《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6)》的研究報告。根據報告課題組構建的綜合評價體系,該報告針對中國企業以及房地產等16個重點行業的社會責任發展指數進行了系統研究。報告顯示,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國企、民企、外資三類企業中,國企的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得分最高,其中中央企業的得分更是高居榜首;外資企業位居其次,而民營企業則得分最低。
分行業來看,電力行業的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拔得頭籌,按照該報告的評價體系,達到了四星級水平。
這個報告難免會引發一定爭議。在人們的日常感受中,國企特別是壟斷行業的國企,其消費者體驗明顯不如民營企業。但是,為何國企的社會責任得分反而高于民營企業和外企呢?
我傾向于認可報告的研究結果。如果著眼于那些能夠左右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因素,就能發現當前的企業發展環境,對于不同類型企業大不相同。這恐怕會顯著影響不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結果。
例如從行業開放度看,許多行業對民營企業要么尚未開放,要么即便開放了也存在“玻璃門”。此次電力行業的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在行業分類中得分最高,但恰恰在電力行業中沒有幾家叫得上名頭的民營企業。如果在這個行業中評選社會責任標兵,國企不拔得頭籌還能是誰呢?
再例如對企業的動員能力。毋須諱言,在突發性災難救助、企業員工福利以及社會保障等方面,國企在執行相關政策、響應國家號召上,比外企和民營企業更“聽話”。國企并不是純粹的市場化企業。正如國家對其明確要求的,它們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而且,它們都是有行政級別的。一旦發生大災大難,只要政府一聲令下,在響應速度上,國企肯定要快于絕大多數市場化的民營企業和外企。這樣的響應速度和執行能力,顯然會大大提升它們的社會責任分數。
社科院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已是連續第8年發布,在可查到的數據中,國企的社會責任得分一直高于民營企業和外企。當然,這并不足以斷言民企履行社會責任不如國企。行業性質差異、企業所處政策環境差異,甚至對社會責任的不同定義,都會深刻地左右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真正公平的考察,要么企業都處于完全開放的市場環境,要么接受同樣的政策管理。在管控不一、開放程度不同的市場環境中搞排名,難免人言人殊。你說國企社會責任意識就是強,民企和外企恐怕還不服氣呢——只要給機會,并一視同仁,人家說不定做得比國企還好呢!
一定要比出誰強,意義并不大。真正有價值的思考應該是:為何歷年的社會責任研究,國企得分總是比民企和外企高?除了企業自身的原因之外,其間究竟反映了怎樣的市場環境和政策傾向?
看過“浙江省公務員申論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