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例題講解
江蘇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例題(一)
C.變儲備型經濟為增長型經濟 D.退田還湖,退耕還林
2.恐怖癥:是指病人對某種特定的客體或處境或與人交往時而發生的強烈恐懼,并主動采取回避方式來解除這種焦慮不安。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屬于恐怖癥的是:
A.小紅從小就怕蟲子,一見到蟲子就躲到父母身后。現在小紅已經20歲了,仍然怕蟲子,一見到都會尖叫跳起
B.建筑工人小張一次從高的圍欄上摔下,造成骨折。好了之后他一直害怕到高的地方并因此換了工作。并將家搬到一樓,就連看電視也不敢看有關高空作業的節目
C.于艷艷特別怕黑,快到黑天,她就得趕緊回家,除非到燈光較多的夜市區。如果需要在黑的地方,必須有人陪著她,她才敢去
D.劉枊是個非常內向的人,一見生人就臉紅,要是異性就更嚴重,連話都說不出,所以他特別害怕到交際的場合。每逢單位組織活動她都緊張得不得了
3.新聞侵權:是指新聞單位或者個人利用大眾傳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實或者過失報道等形式向受眾傳播內容違法或失實的新聞,從而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的行為。新聞侵權可分為刑事犯罪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前者主要是誹謗罪,指“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行為。后者主要是指侵害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
以下不屬于侵權行為的是:
A.某電視臺大肆宣傳包治百病的某種秘方藥物,引來觀眾的陣陣聲討
B.某雜志未經劉翔允許,擅自將其在奧運會上的跨欄照片當作封面
C.某電臺為名不副實的增高產品“高樂寶”做廣告,欺騙了許多消費者
D.某出版社經過魯迅先生家屬的同意,再次修定出版《魯迅全集》
4.原始取得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最初取得財產的所有權或不依賴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財產的所有權。
下列不屬于原始取得的是:
A.農民種植并收獲的糧食
B.老王養的牛產下的牛犢
C.違法犯罪分子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
D.朋友贈送的禮物
5.受賄: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售貨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
根據以上定義,下面哪種行為是受賄?
A.甲是某廠財務主管,在給乙報銷時,多報銷2000元,事后與乙某平分,二個各得1000元
B.衛某(女)因盜竊金店而被公安機關收審,賈某負責審理這個案子。衛某想賈某幫助她,即以身相許,爾后賈某便利用自己的職權設法使衛某逃避了法律制裁
C.劉某想倒賣彩電,就托人找到電視機廠主管彩電批發王某,送去10000元人民幣,希望王某按批發價賣給他100臺彩電。王某收到錢后交給了領導
D.王某主管某單位分房子,李某為了給他在該單位工作的兒子分得一套住房,就給王某送到價值5000元的厚禮,王某得到錢后給甲的兒子分了房子
江蘇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例題答案
1.【答案】C。解析:循環經濟的定義要點是:①運用生態學規律;②低開采、低排放、高利用。C項變儲備型經濟為增長型經濟,不符合定義要點②。故答案選C。
2.【答案】B。解析:恐怖癥的定義要點是:主動采取回避的方式來解除焦慮。B項小張“換了工作”、“并將家搬到一樓”等行為,符合這一要點;A、C、D三項都沒有主動采取回避的方式,故答案選B。
3.【答案】D。解析:新聞侵權的定義要點是: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D項出版社再次修定出版《魯迅全集》是經過魯迅先生家屬同意的,不符合該要點,故答案選D。
4.【答案】D。解析:原始取得有兩種情況:①最初取得財產的所有權;②不依賴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財產的所有權。A、B兩項都符合①;C項符合②;D項既不是最初取得的,并且依賴于朋友的贈送,故不符合定義。
5.【答案】D。解析:受賄的定義要點是:①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②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A項不符合要點①②;B項不符合要點①;C項王某將錢交給領導,不符合①②。D項符合所有要點,故答案選D。
江蘇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例題(二)
1.資源使用效率:是指在社會范圍內,以一定的投入創造出最大的產出,或以最少的投入獲取一定的產出。
下列選項中,不利于資源使用效率提升的是:
A.對每一種資源的使用和加工都盡量采取最好的方法或技術來處理,使其可用性最大
B.采取最佳的組織形式或結構安排,各種資源按其功能特色搭配,使各種資源的聯合生產能力最大
C.為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采取絕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D.不浪費每一種資源,將每一種資源都派上最好的用場
2.居民消費是指直接為居民個人消費的物質和勞務產品價值總量,包括個人生活中的食品、衣著等物質性消費,也包括各種勞務性消費。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屬于居民消費的是:
A.企業購買的原材料
B.政府購買圖書儀器
C.家庭購買的文教用品
D.學校購買的文教用品
3.演繹作品,又稱派生作品,指在已有作品的基礎上,經過改編、翻譯、注釋、整理等創造性勞動而產生的作品。改編,是指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翻譯是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為另一種語言文字;注釋,是指對文字作品中的字、詞、句進行解釋;整理,是指對內容零散、層次不清的已有文字作品或材料進行條理化、系統化的加工。
根據上述定義,以下不屬于演繹作品的是:
A.《〈紅樓夢〉經典詩句評析》 B.《罪與罰》中文版
C.《簡愛》電影劇本 D.《〈左傳〉難點詞匯釋義》
4.準用性規范是指法律規范沒有明確規定某一具體行為,但明確指出了準許適用某一法律文件中的某個規范的法律規范。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各項中屬于準用性規范的是:
A.我國《憲法》第31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B.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8條規定:“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C.我國《國家賠償法》第38條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的程序,適用本法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
D.我國《合同法》第17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易貨交易,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的,參照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
5.政府監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為實現某些公共政策目標,對微觀經濟主體進行的規范與制約,主要通過對特定產業和微觀經濟活動主體的進入、退出、資質、價格及涉及國民健康、生命安全、可持續發展等行為進行監督、管理來實現。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政府監管范圍的是:
A.農戶根據對市場的預測調整所種植的農作物種類
B.食品廠生產的某種食品可能含有超標的有害物質
C.某家電企業調高了其產品的銷售價格
D.一些居民將政府發放的生活保障金用于購買股票
江蘇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例題答案
1.【答案】C。解析:選項C強調以絕對公平的分配制度,而不是以一定的投入創造出最大的產出,或以最少的投入獲取一定的產出。
2.【答案】C。解析:選項A中購買主體為企業,選項B中購買主體為政府,選項D中購買主體為學校,均不符合定義中“直接為居民個人消費”這一要點,故答案為C。
3.【答案】A。解析:B是對已有作品的翻譯,C是對已有作品的改編,D是對已有作品的注釋。A項中對詩句的評析不同于注釋,注釋只是對作品中的字、詞、句進行解釋,而評析是在此基礎上加入了作者依據自己的生活閱歷和知識積累而做出的對作品的主觀化、創造性的理解。
4.【答案】C。解析:準用性規范定義的關鍵信息是“某一法律文件中的某個規范”。
A、B兩項沒有指出具體的法律文件,不符合定義要點;D項買賣合同不是法律文件,也不符合定義要點。C項“本法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是具體的法律文件,符合定義要點。故答案選C。
5.【答案】B。 解析:政府監管的定義要點是:①特定產業和微觀經濟;②涉及國民健康、生命安全、可持續發展。A、D兩項不符合②,C項不符合①,B項符合定義。故答案選B。
江蘇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例題講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