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及答案
海南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一
B、發明創造
C、遺囑
D、拾得遺失物
2、邊塞詩:指以軍旅生話或邊塞生活經歷為題材、主要表現邊塞風光、邊疆戰士艱苦生活、將士殺敵報國和建功立業的抱負、邊疆將士思鄉情思等主題。
下列不屬于邊塞詩的是( )。
A、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里月,長照漢家營。少婦今年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沈佺期《雜詩》
B、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C、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D、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一一岑參《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3、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是指運用稅收、信貸、財政補貼、收費等各種有效經濟手段引導和促進環境保護的政策。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的是( )
A、某省通過交通稅費的征收與管理,發展有益于環境保護的交通方式
B、某國鼓勵和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增加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信貸投入
C、某環保設備制造園規定了允許進入園區的企業注冊資金的最低限度
D、某企業由于污染治理未達標,而被環境部門取消了當年申請環保專項資金的資格
4、法律道德背反現象:許多人以為合乎道德的行為是不會違法的,但是現實社會中,某些符合一般道德原則的行為卻被法律所禁止。下列哪項不屬于“法律道德背反現象”( )。
A、某護士出于同情,應一晚期癌癥患者本人要求幫助他實行安樂死,以解除其無法忍受的痛苦,后被控犯謀殺罪
B、某甲花一萬元從人販子手上購買一男孩為子,視為己出,關愛有加,兩年后民警來“解救”時,孩子不愿離開現“父母”
C、某乙為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難,辦了一所收費低廉的小學,被指非法辦學而不得不停辦,許多孩子因此再度失學
D、某丙刑滿釋放回鄉后揚言報復“仇人”,并準備了兇器,其父勸阻無效后為免其犯下血案將其捆綁關押在家長達三個月,該行為涉嫌非法拘禁
5、可再生能源是指從自然界獲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是可循環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它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而且資源分布廣泛,適宜就地開發利用。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是( )。
A、我國部分產煤大省把煤變成電,從賣原料到輸出電力,增加了附加值,促進了節能降耗
B、2000年以來,國家把農戶用沼氣列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六小工程”之一,每年投入10億多元用于農村沼氣建設
C、目前市場上出現多款使用汽油驅動和電力驅動方式的混合動力汽車,動力性好,排放量很低,受到不少環保人士青睞
D、北京奧運會期間,50 輛電動公交車在奧運村進行24小時不間斷服務。這些沒有排氣管的零排放公交車為確保綠色奧運理念的實現做出了貢獻
海南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事實行為:是指行為人不具有的意圖而引起的民事法律后果行為。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事實行為的。此題選擇C遺囑,具有設立、變更等意圖,是當事人和繼承人之間協商的結果是不屬于事實行為。而撰寫作品、發明創造、拾得遺失物是行為人不根據自己的意圖,而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因此本題答案為C。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判斷定義中的關鍵詞
邊塞詩的題材為“軍旅生活或邊塞生活”、表現的主題包括“邊塞風光”、“邊疆戰士艱苦生活”、“將士殺敵報國和建功立業的抱負”、“邊疆將士思鄉情思”等。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C、D三項中均有明顯的字眼表明該詩為邊塞詩:A項,“頻年不解兵”、“漢家營”、“將旗鼓”、“取龍城”;C項,“受降城外”、“一夜征人盡望鄉”;D項,“都護行營”、“角聲”、“胡”。
B項,杜牧的《赤壁》是以赤壁之戰為題材,抒發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嘆,屬于懷古詩而非邊塞詩。
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C
解析: 定義的關鍵詞是通過列舉的那些經濟手段來保護環境。A屬于稅收手段,B項屬于信貸手段,D項屬于財政補貼手段。C選項沒說說明注冊資金的限度是為了保護環境,所以選擇C。
4、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符合一般道德原則”的行為被“法律禁止”。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B項購買男孩為子明顯不合乎道德,為違法行為,不屬于法律道德背反現象;A、C、D項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自然界獲取”、“可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可循環利用”、“對環境無害”、“資源分布廣泛”。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的煤屬于化石能源,不符合定義;CD中的汽車均不屬于能源,故正確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