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如何提高準確率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如何提高準確率
【例題】
相鄰效應指的是個體或者組織的付出和其應該獲得的利益之間存在不一致,但由此形成的費用差別和收益差別在社會上卻沒有相應的彌補來源。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涉及相鄰效應的是( )
A.某廠訓練的熟練工跳槽到其他廠家工作
B.工廠的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允許范圍內的噪音對周邊居民的生活有影響
C.甲廠生產的品牌電腦非常暢銷,乙廠也盜用該品牌進行銷售
D.鄰居甲家養護良好的草坪花木常常使得習慣早起的乙神清氣爽
【考生版錯誤解析】
很多考生做錯了這道題,他們的答案和解析是這樣的:
選B。定義中的要點有:(1)付出和其應該獲得的利益之間存在不一致;(2)費用差別和收益差別沒有相應的彌補來源。
A項,“訓練的熟練工跳槽”對于原廠來說是付出和獲利間的不一致且無彌補來源,符合定義要點。
B項,不存在工廠的付出和獲利間的關系,不符合定義要點,當選。
C項,乙廠盜用甲廠的品牌進行生產銷售,而甲廠并沒有得到乙廠的補償。對于甲廠來說,存在付出和獲利間不一致的情形,符合定義要點。
D項,乙因甲家的草木神清氣爽,對于甲家來說則是付出和獲利間的不一致且無彌補來源,符合定義要點。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錯解門診】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么說上面的那個解析是錯誤的。解答本題,首先要找準、找全定義中的要點:(1)個體或者組織的付出和其應該獲得的利益之間存在不一致;(2)費用差別和收益差別在社會上沒有相應的彌補來源。然后將各個選項與定義要點逐一對照、分析。
A、D兩項明顯符合定義要點,首先排除。然后看B項,工廠的噪音對周邊居民有影響,如果從工廠角度來講,確實不存在明顯的付出與獲利不一致的情形;但是如果從居民角度來看,居民付出了健康代價,卻沒有得到補償,居民付出和獲利間不一致且無彌補來源(因為噪音是在允許范圍內的),符合定義要點。再看C項,乙廠盜用甲廠的品牌進行生產銷售,這種行為本身屬于違法行為,甲可以通過法律訴訟獲得賠償,也就是說甲廠雖然付出和獲利不一致,但是有彌補來源,不符合定義要點,當選。
上述解析之所以錯誤,首先在于定義中的要點信息沒有找全,沒有明確認清主體(個體或者組織),最關鍵的是忽略了“在社會上”這個關鍵詞,即在社會上沒有相應的彌補來源。
【正確解析】
選C。定義中的要點有:(1)個體或者組織的付出和其應該獲得的利益之間存在不一致;(2)費用差別和收益差別在社會上沒有相應的彌補來源。
A項,“訓練的熟練工跳槽”對于原廠來說是付出和獲利間的不一致且無彌補來源,符合定義要點。
B項,“忍受工廠的噪音”對于周邊居民來說是付出和獲利間的不一致且無彌補來源,符合定義要點。
C項,乙廠盜用甲廠的品牌,屬于違法行為,甲廠可以依法要求乙廠就侵權行為進行賠償,不符合定義要點,當選。
D項,早起的乙因甲家的草木神清氣爽,對于甲家來說則是付出和獲利間的不一致且無彌補來源,符合定義要點。
【指點迷津】
拿到定義判斷題,首先是要找準、找全定義中的要點。定義判斷中的定義都有嚴格的結構特征和豐富的要點信息(包括主體、客體、行為、目的、原因、條件、行為方式、結果等),這些要點信息往往就是判斷選項是否符合定義的關鍵。在答題時,一般結合排除法,用這些要點信息逐個排除選項。
那么上述例題的定義中,主體就是個體或者組織,行為就是付出,目的就是獲得利益,結果就是付出和獲利之間不一致且在社會上沒有相應的彌補來源。
在這里,尤其要注意題干中的“且”字,C項之所以不符合定義,就在于雖然“付出和獲利之間不一致”,但是“在社會上有相應的彌補來源”。
【小結】定義判斷是公務員行測考試中的必考題型,幾乎每年都會考查5或10道題。相對于行測其他題型來講,定義判斷算是比較容易的一類題型,但是容易不代表好拿分,考卷中偶爾出現的一些難題、怪題可能會讓考生措不及防。在復習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過程中,答題時一定要找準題眼,找全解題關鍵點。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場五大實用小技巧
第一:答題順序
關于答題順序,每個考生要根據自己對每一部分的實際掌握情況來定。一般而言,建議考生先做類比推理。類比推理的難度僅次于常識判斷,題干清晰明了,關系簡單,一般人都可以很快做出并且做對。其次,可以做邏輯判斷部分,這部分做對與做錯暫時是不知道的,大家憑著積累的經驗和感覺往下做即可。最后,常識判斷部分。那么對于理科部分,數學運算可以挑選熟悉的題型來選做,資料分析部分建議放在中間的某個位置來做,不要放在開頭和結尾。
第二:蒙猜技巧
猜題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單純的一蒙了之,需要有個方向。一般來說,能留到最后來蒙猜的題目有兩種情況,一是時間不夠,二是屬于難題。對于前者,一看答案簡單的,越簡單,是正確答案的可能性越高;二看前后題目的答案,重復的可能性不會很大。對于后者,簡單思考一下,有個方向之后,排除一到兩個,在剩余的兩個選項中來選擇,猜對的概率要高很多。
第三:巧對難題
代入排除法是在考試中最常用到的一種快速定位答案的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方法結合使用,使用時可以先代入再排除,也可以先排除明顯“打醬油”的選項,再代入剩余選項來驗證,從而提高解題速度。尤其針對令廣大考生頭疼的數量關系部分,算來算去可能還算不出結果,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這時不妨使用殺手锏---代入排除來解決,事半功倍。
第四:珍惜每一分鐘
對于行測考試,除了做題還需要填涂答題卡,時間就顯得尤為珍貴,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你的作答時間。自己擅長的部分可以做的快一些,適當縮短時間,自己不擅長的部分,就可適當延長一點時間。總體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因為時間問題而慌亂陣腳。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先做會做的題,把該得的分值拿到手,千萬不要在難題上花太多的時間,否則得不償失。遇到難題可以做一個記號,暫時跳過或者猜一個選項,若答完所有題時還有時間可以再思考。
第五:心態平衡
大家平常參加大大小小的考試,可能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有一些題目明明是熟悉的題型,似曾相識,但是在考場上就是想不起來,有點“茶壺里煮餃子”的感覺,這都是心態不穩、情緒緊張、高壓造成的,所以在考前的模擬練習和考場上都要保持始終如一的平常心態,放松心情,把考試當作是日常的一次小測驗來對待即可。
猜你感興趣:
1.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細節判斷答題技巧
2.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系技巧
3.國家公務員考試復習經驗分享
4.公務員考試行測代入排除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