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橙色預警,“泰利”預計今夜登陸
今年第4號臺風“泰利”(強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早晨5時位于我國廣東省湛江市東偏南方向約375公里的南海西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1級(3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300-32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90公里。 預計,臺風中心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并于17日夜間在廣東陽江到海南文昌一帶沿海登陸(臺風級或強臺風級,35至42米/秒,12至14級),18日進入北部灣,以后趨向越南北部沿海和廣西沿海。
臺風的定義
臺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我國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風速)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風力為12級或以上的,統稱為臺風。臺風常帶來狂風、暴雨和風暴潮,給我國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災害。
臺風的結構
臺風是一個深厚的低氣壓系統,它的中心氣壓很低,低層有顯著向中心輻合的氣流,頂部氣流主要向外輻散。如果從水平方向把臺風切開,可以看到有明顯不同的三個區域,從中心向外依次為:臺風眼區、云墻區、螺旋雨帶區。
臺風眼區:非常奇特,那里風力很小,天氣晴朗,平均直徑為40千米,身臨其中的海員風趣地稱臺風眼為臺風的“世外桃源”。
云墻區:臺風眼周圍寬幾十千米、高十幾千米的云墻區,也稱眼壁。這里云墻高聳,狂風呼嘯,大雨如注,海水翻騰,天氣最惡劣。
螺旋雨帶區:云墻外是螺旋雨帶,這里有幾條雨(云)帶呈螺旋狀向眼壁四周輻合,雨帶寬幾十千米到幾百千米,長幾千千米,雨帶所經之處會降陣雨,出現大風天氣。
臺風的形成條件
臺風的形成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海面水溫在26.5℃以上;一定的正渦度初始擾動;環境風在垂直方向上的切變小;低壓或云團擾動至少離赤道幾個緯度。由于至今人們對臺風形成的認識并不充分,因此,以上所列只是臺風形成的必要條件。
臺風的初始階段為熱帶低壓,從最初的低壓環流到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達八級,一般需要2天左右,慢的要三四天,快的只要幾個小時。在發展階段,臺風不斷吸收能量,直到中心氣壓達到最低值,風速達到最大值。而臺風登陸陸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應不足的共同影響,臺風會迅速減弱消亡。
臺風會造成哪些危害?
臺風給廣大的地區帶來了充足的雨水,成為與人類生活和生產關系密切的降雨系統。但是,臺風也總是帶來各種破壞,它具有突發性 強、破壞力大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臺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
1、強風
臺風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庫,其風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于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
2、暴雨
臺風是非常強的降雨系統。一次臺風登陸,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達500-800毫米。臺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是最具危險性的災害。臺風暴雨強度大,洪水出現頻率高,波及范圍廣,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
3、風暴潮
所謂風暴潮,就是當臺風移向陸地時,由于臺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強臺風的風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產生高頻率的潮位,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沖毀房屋和各類建筑設施,淹沒城鎮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風暴潮還會造成海岸侵蝕,海水倒灌造成土地鹽漬化等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