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原文及翻譯注釋賞析
《回鄉偶書》原文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偶書》注釋
1、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2、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時已年逾八十。
3、鄉音:家鄉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一作“面毛”。衰:在《辭海》中有兩種讀音和意義: 一:(shuai)衰落;衰退。如:年老力衰。 二:(cui)1.依照一定的標準遞減。2.通“缞”。古時喪服,用粗麻布制成,披于胸前。 從詩句語境來看,“衰”應作減少講,即口音未變卻已鬢發疏落、減少。 而且,古人作詩講究合轍壓韻,“衰”應與首句尾字“回”壓“ui”韻。故此句中“衰”讀作“cui”,一聲。疏落,衰敗。鬢毛衰:老年人頭發稀疏減少。
4、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5、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回鄉偶書》翻譯
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斑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回鄉偶書》賞析
這是一位老人返回故鄉的感慨。宋代大詩人陸游曾說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首詩正是這樣,是詩人發自內心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讓人備感親切。
賀知章三十七歲進士及第,后一直在外(在京)為官。唐天寶三年(744)他辭去官職,告老還鄉,已經是八十六歲高齡。這首詩就是詩人這次回鄉尚未進家門的生活寫照。
“少小離家老大回”,首句以“家”為中心,“少小離”與“老大回”句中自對,七個字就概括自己在外風雨數十年的旅程。彈指間,離開這方熱土已數十年,歲月蹉跎,年華已逝。如今告老還鄉,踏上日思夜想的故鄉的土地,看著自己曾經非常熟悉又似乎已經陌生的一草一木,詩人心潮起伏,思緒萬千。真正是“返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
“鄉音無改鬢毛衰”。想當年離家時,意氣風發,風華正茂;如今,已是鬢發疏落,垂垂老矣。進一步具體寫出老邁衰頹“老大”形態而暗自感傷。這第二句中又以“鄉音無改”與“鬢毛衰”相對,形象地表明:數十年的風雨,變化的是“鬢毛”由滿頭青絲變成了稀疏的白發,是自己的形體;不變的是“鄉音”,是自己熱戀故土的一片赤子之心。前兩句,詩人以洗練的筆法,給自己描繪了一幅充滿感性的自畫像,這里有數十年的人世滄桑的巨變,又有游子深情于故鄉的始終不變的一顆赤誠之心。
曾經夢魂牽繞的故鄉已在眼前,葉落歸根的詩人此時筆鋒一轉,以非常生活、非常戲劇性的與兒童問答的場面呈現在讀者面前:“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根生土長,當然是這里的主人的他,如今反主為客而被兒童笑問,不能不讓詩人無言以答,全詩就在這有問無答中悄然住筆。這里的“笑問”,不僅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活潑天真,也讓詩人回到了幾十年魂牽夢繞的故鄉而置身于親人之中的歡欣溢于言表,更隱含了詩人與之相對的“苦答”的心情。這里的無言是因為此時的詩人有太多的話要敘說,有太多的情要傾訴,百感交集,一時語塞;這里的無言讓每位讀此詩的人與詩人一樣:言語的空白處,心靈卻在久久地震顫。無限的感慨,萬千的話語,數十年的酸辛,都在這淡淡的有問無答中。
全詩樸實自然極富藝術性,特別是詩的后兩句,詩人并不去直接描繪人世滄桑“老大回”暗自傷感的情態,卻設置一個置身親人之中的極富情趣的生活場景;不去直接表述自己回鄉的喜悅與無限感慨交織在一起的復雜心情,卻從天真、蓬勃、稚氣的兒童口中言出。相輔相成又相反相成,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自然生動、獨具匠心,我們不能不為詩人的神采而深深打動。
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有兩首,這首詩是第一首,第二首是這樣的: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第一首寫的是回鄉未進家之前,第二首則是詩人到家之后,可以說是前一首的續篇。首句的“歲月多”與第一首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遙相呼應,而“半消磨”與上一首“鬢毛衰”敘述自身變化相應,則是家鄉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淡淡的“消磨”二字,說盡了家鄉數十年人事的變遷。詩人的家鄉在鏡湖旁。鏡湖,在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北麓,方圓三百余里。面對明媚春光中與往昔一樣的波光粼粼的鏡湖水,“人生易老天難老”(毛澤東《采桑子·重陽》),詩人無限感嘆:“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闊別家鄉數十年,兒時的玩伴、至愛親朋大多逝去,物是而人非,一切都變化了,只有山川依舊。“唯有”二字,一語道破詩人的心境。
《回鄉偶書》作者簡介
賀知章(公元659年-公元744年),唐代詩人。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公元695年(武則天證圣元年)中進士,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字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八十六歲告老還鄉,旋逝。屬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現僅存二十首。
猜你感興趣:
1.回鄉偶書的詩意
2.回鄉偶書的詩意
3.把回鄉偶書改成故事500字4篇
4.回鄉偶書優秀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