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練習題附答案
高考地理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練習題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75分)
A.水路運輸 B.航空運輸
C.鐵路運輸 D.高速公路運輸
2.如果以該圖信息作為研究依據,則最能反映的問題是( )
A.澳門工業原料的來源地范圍
B.澳門工業產品的覆蓋范圍
C.澳門農副產品的來源地范圍
D.澳門旅游業的最優吸引半徑
下圖是“華北地區某區域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3~5題。
3.圖中公路有A、B兩處彎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處合理,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彎曲
B.A處不合理,增加了道路長度,增加了支出
C.B處合理,到大城市應該彎曲,增加運量
D.B處不合理,到大城市應走環線,而不應只是彎曲
4.由圖中信息可知,該地發展的工業應是鋼鐵工業,為使該地的鋼鐵工業得到較好的發展,要為其找到一條出海通道,你認為該通道應為( )
A.航空線 B.鐵路線
C.公路線 D.管道運輸
5.假若圖中信息不變,聚落C的發展趨勢是( )
A.南北延伸 B.東西延伸
C.東北—西南延伸 D.團狀發展
2009年12月26日,武廣高速鐵路首發時速350千米“和諧號”動車組,在廣州、長沙、武漢三個省會城市同時開出,僅用3個小時,千里武廣間就實現了直達。據此完成6~7題。
6.決定武廣高速鐵路建設的主要因素是(雙選)( )
A.地形因素 B.礦產資源因素
C.經濟因素 D.技術因素
7.建設武廣高速鐵路的意義主要表現在(雙選) ( )
A.促進沿線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
B.促進城市間經濟聯系
C.完善北方鐵路網絡布局
D.緩解京廣線客運壓力
下圖為“某島嶼圖”,讀圖完成8~9題。
8.圖中最適宜建港口的是( )
A.① B.② C. ③ D.④
9.⑤處建飛機場的有利條件是( )
A.離海港近,便于客貨的周轉
B.該島風景優美,游客多,經濟效益好
C.地勢較高,云霧少,降水少
D.地形平坦開闊,利于飛機的起降
2009年12月26日,下圖所示高速鐵路通車,該鐵路是目前世界上距離最長、時速最高的客運專線。全程運行的列車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半空“飛行”。據此回答10~11題。
10.該鐵路“以橋代路”的舉措帶來的影響,不包括( )
A.保護沿線地區的耕地資源
B.提高了列車運行的平穩性
C.減少鐵路對沿線城鎮的切割
D.降低了旅客乘坐的舒適性
11.該鐵路沿線一些地區承接B地區產業轉移的主要優勢條件為( )
①勞動力 ②水源 ③地價 ④經濟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在德國,政府鼓勵民眾使用自行車。統計數據表明,德國每1 000名居民擁有自行車814輛,其中38%的人騎車上班。據此回答12~13題。
12.德國交通發達,除鐵路運輸外,內河航運發達并實現了網絡化。溝通北海與波羅的海的運河是( )
A.中部運河 B.萊茵河—多瑙河運河
C.基爾運河 D.南部運河
13.德國政府鼓勵民眾使用自行車主要是為了( )
A.抑制世界石油價格再度上漲
B.減輕城市交通環境污染
C.發展德國傳統工業
D.減少國內酸雨發生頻率
以市場為龍頭的商貿業的持續繁榮是浙贛線上的浙江義烏市最明顯的特色,義烏小商品城已成為全國乃至東南亞最大的小商品市場。據此回答114~15題。
14.義烏小商品城形成的原因是( )
①交通便利 ②原料來源豐富 ③政府積極的商業政策 ④穩定的商品來源區和銷售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義烏的一批小商品要從深圳出口到東南亞,最合理的鐵路線是( )
A.浙贛——京九線
B.浙贛——皖贛——京九線
C.浙贛——京廣線
D.浙贛——湘黔——京廣線
高考地理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練習題二、綜合題(共25分)
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 2008年5月25日下午,全長32.4千米的蘇通大橋全線開通,并正式融入全省高速公路網。自此,南通與蘇州從“一江之隔”變為“一橋相連”。這對滿足日益增長的過江交通需求,促進蘇中、蘇北加快融入蘇南、接軌上海,增進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均有重要意義。
(1)蘇通大橋的貫通對長江以北地區的商業網點會產生哪些影響?
(2)蘇通大橋所處的三角洲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相比,在發展工業方面的優勢有哪些?
(3)從自然地理的角度考慮,該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對此,我國已采取了哪些具體解決措施?
17.2008年12月11日,備受關注的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河南段在洛陽市伊川縣舉行開工儀式。胡錦濤曾指示:把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建設成為一流工程。讀圖和材料回答問題。(13分)
材料一 “西氣東輸”二線工程西起x疆霍爾果斯,南至廣州,東達上海,途經14個省(區、市)。管道主供氣源為引進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天然氣,中國國內塔里木氣區和長慶氣區新增探明儲量的天然氣作為上述工程的應急和補充氣源。
材料二 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的重點市場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有關統計數據表
長三角 珠三角
對外貿易總額
(億美元) 22001年 1 381 1 684
22005年 5 024 4 107
外商直接投資占
全國比重(2005年) 41.3% 17.9%
一、二、三產業比例(2005年) 4∶55∶41 3∶51∶46
人均GDP(元,2005年) 40 612 40 990
材料三 2008年1月,我國南方發生了50年一遇的大范圍持續低溫雨雪冰凍極端災害天氣,導致南方多省大范圍輸電線路破壞,電力中斷。國家組織北方產煤大省緊急向南方輸送電、煤,以解決燃眉之急。
(1)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沒有穿過的地形區是( )
A.黃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河西走廊
(2)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邊境口岸阿拉山口實現了跨國對接。指出中哈輸油管道建設過程中如果施工不當易造成的生態問題,并分析其原因。
(3)從自然和經濟條件分析,近年來影響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速度較長三角有所減緩的主要原因。
(4)冰雪災害給南方地區的能源供應造成了很大壓力,這對我們有何啟示?
高考地理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練習題答案
1.B 2.D 3.A 4.B 5.C 6.CD 7.BD 8.A 9.D 10.D 11.C 12.C 13.B 14.B 15.A
16. (1)規模:擴大;密度:增大;空間布局:沿交通線集聚。
(2)產業基礎好;腹地寬廣;市場廣闊;科技水平高。
(3)能源、資源不足 措施:北煤南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從國外進口資源;開發新能源;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率;加強宣傳,提高公民的節約意識等。
17. (1)B
(2) 土地荒漠化。管道主要經過中亞溫帶大陸性氣候區,降水較少,自然景觀以溫帶荒漠和溫帶草原為主,植被稀疏,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極易被破壞。
(3)珠三角地區受南嶺阻隔,經濟腹地較小;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與長三角相比,珠三角產業基礎處于劣勢,產業升級面臨困境;政策優勢下降。
(4)應提前做好防災、減災應對預案;儲存能源;發展核電、管道輸氣等受天氣影響較小的能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