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閱讀題及答案
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閱讀原文
1985年的泰國之行讓陳忠實深受刺激,他聯想起家鄉人自嘲的稱呼。相比那些見多識廣的城市人,他們把自己稱作“鄉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樓,看著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服裝,作家覺得眼花繚亂。那一刻,他覺得不僅自己是“鄉棒”。他痛感自己需要從什么地方剝離出來,將自己徹底打開,不僅要在生活上打開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開自己。
在剝離的愿望中,陳忠實認識到必須寫一部史詩般的長篇小說,才能再文學上確立自己,這時,各種新近閱讀過的長篇小說縈繞心頭,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啟發。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結構像網一樣迷幻,王蒙《活動變人形》的結構自然隨意,卻儼然大手筆,張煒《古船》的結構完全不同,有一種精心設計的刻意……而結構背后似乎還有更深的東西。陳忠實最終發現,不是作家先別出心裁弄出一個新穎駭俗的結構來,而是先要有對人物的深刻體驗。尋找到能夠充分描寫人物獨特的生活和生命體驗的恰當途徑,結構方式自然就出現了。恰巧此時興起的“文化心理結構”學說給了他決定性的影響。他相信,人的心理結構主要是由理念支撐的,而結構一旦形成,就會決定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和行為,決定一個人的性格和內核。如果心理結構受到社會沖擊,人就將遭遇深層的痛苦,乃至毀滅。陳忠實感到自己終于從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說中剝離出來,仿佛悟得天機,茅塞頓開。多年以后,作家回憶往事,認為自己就是在1985年開始重建自我,爭取實現對生活的獨特發現和獨立表述的。
陳忠實后來尋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開始在《當代》雜志連載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已經成為我們的文學經典,他在中國當代文壇的位置也隨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繼續在文學的園地里辛勤耕耘,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陳忠實走了,屬于陳忠實的句子永留人間。
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趙樹理《三里灣》和柳青《創業史》是陳忠實最初的文學營養,使他萌發了文學夢,后來則成為他創作上必須突破的對象。
B.小說《信任》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使陳忠實在文學上確立了自信心,這是他從業余作者走向專業作家的重要轉折。
C.陳忠實認為“面對世界,1985年的中國人大都是‘鄉棒’”,這與其說是他的一種覺悟,不如說是他受刺激后的錯誤判斷。
D.陳忠實善于學習前人并感知時代,不僅拼生活、拼藝術,而且拼人格,不斷地提升思想境界,獲得對人和生命的獨特理解。
E.從發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稱為“小柳青”,再到被人稱為“當代中國文學的大家”,陳忠實的整個文學生涯可謂一帆風順。
(2)為什么說1985年是認知陳忠實的標志性年份?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
答:
(3)文中認為“屬于陳忠實的句子永留人間”,為什么?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答:
(4)陳忠實的“剝離”和“尋找”是什么關系?有哪些表現?請結合材料詳細說明。(8分)
答:
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閱讀答案
(1)【答案】 D A (答D給3分,答A給2分,答B給1分;答C.E不給分。回答三項或三項以上,不給分。)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綜合考查文章的內容和手法。考生應重點分析選項內容與文章內容的吻含度。C項“是他受刺激后的錯誤判斷”理解錯誤;E項“陳忠實的整個文學生涯可謂一帆風順”判斷錯誤;B項前半句“小說《信任》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使陳忠實在文學上確立了自信心”對,后半句“這是他從業余作者走向專業作家的重要轉折”錯,原文是“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鄉村》出版”才是“他從業余作者走向專業作家的重要轉折”。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本題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重局部;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主旨錯誤,也有細節錯誤。解答此類題的方法:通讀全文,關注細節。
(2)【答案】 ①他意識到要像自己筆下的藍袍先生一樣接受時代的變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開自己;②他認識到必須寫出史詩般的長篇小說,才能在文學上確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認為自己是在1985年開始重建自我,產生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表述。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篩選信息、整合信息的題,要想答對,首先要根據題干要求,必須把答題區間找對,從中篩選出對答案有幫助的信息,然后還要會概括,要點要簡潔,盡量使用文中詞語。一是“1985”的時間限制,必須是發生在1985年的事,包括作品發表與獲獎。二是陳忠實的“標志”,包括陳忠實的作品特色與個人風格等。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先泛讀:了解文章大意、結構,圈出關鍵詞、句;再審題:確定范圍、角度、要求;然后精讀:尋找相關信息,篩選關鍵詞語;最后加工:按題目要求整合信息。
(3)【答案】①他的小說藝術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學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審美境界在20世紀中國是無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當代世界文學中獨樹一幟的經典。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題干是“文中認為‘屬于陳忠實的句子永留人間,為什么?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考查重要語句的含意。答題時首先要弄清楚“屬于陳忠實的句子” “永留人間”的含義,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材料加以佐證。理解句子含意要回歸文本,結合上下文語境、文章主旨等來理解。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名師點睛】借助相關鏈接,巧妙進行轉換。
(4)【答案】“剝離”和“尋找”是辯證關系。剝離的結果帶來尋找的可能,而尋找的沖動激發剝離的愿望。表現:①從趙樹理和柳青的文學中剝離,尋找到馬爾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學營養;②從中山裝所代表的時代精神中剝離,尋找到西裝所代表的面對世界的契機;③從典型性格中剝離,尋找到 “文化心理結構”學說;④從自身已有的文學成就中剝離,尋找到新的文學高度,寫出了文學巨著。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為文本探究題。一是探究“陳忠實的‘剝離’和‘尋找’的關系”,二是探究這種關系“在文本中的表現”。第一問要理解“剝離”“尋找”的文本意思,傳主寫作的過程中“尋找”是一種淺層次的累積,到了一定程度才會蛻變,才想要“剝離”。 第二問“哪些”可以是多角度思考,可以理解為文學營養、時代精神、典型性格、自身成就等方面,重點是闡述剝離什么與尋找什么的關系。。答案可以百花齊放,但是一定要以文本為基礎,有觀點,更要有分析。
【考點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名師點睛】探究題題型開放,但觀點必須緊扣文本要求,并與現實結合起來。做這類題,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又要遵循“容易論證”的原則。答題思路可概括為:觀點——引據——論述——小結。
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閱讀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