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話題作文
天宮課堂話題作文篇1
10月12日,“天宮課堂”第三課正式開講。“太空教師”陳冬、劉洋、蔡旭哲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空間站第三次太空授課活動。
“天宮課堂”第三課首先向我們介紹了問天實驗艙,然后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了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航天員還為我們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趣味飲水、扳手是如何調頭的,最后介紹了植物生長研究項目,進行這些”課程“的同時,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們還與在地面的我們進行了互動交流。在“天宮課堂”第三課中我學到了更多的載人航天知識,對科學的興趣變得更加強烈,非常感謝航天員們的科普。
時至今日,天宮課堂已經開啟了三次課程,它對于我們青少年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天宮課堂培養了青少年對于科學的興趣,為后續科學教育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青少年是國家科技創新人才的后備力量。一個國家的崛起,從青少年熱愛科學開始。所有夢想的萌發,都可能來自生命體驗中一次微小的觸動。天宮課堂給許多青少年帶來了這樣的感受。
科學教育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與國家科技發展程度、教育整體質量等因素環環相扣。
天宮課堂話題作文篇2
“神箭”在弦,再度問天。自古以來,人類就向往探索宇宙,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夸父逐日……遠古的傳說,是中華兒女樸實的向往,卻印證著中華民族的豐富聯想與智慧。回首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歷程,我國航天人胸懷航天報國之志,自強不息、開拓進取,取得了載人天地往返、航天員空間出艙和空間交會對接等一系列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積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這“飛天一躍”,將不斷指引我們去“擊破萬里蒼穹、目標星辰大海”,彰顯了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不甘人后的進取精神,凝集著中華兒女的殷切期望,凝結著航天工作者夜以繼日、刻苦攻關的辛勤汗水,凝聚著國家和民族追求科技進步的澎湃力量。
自力更生、攻堅克難。載人航天工程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發展載人航天技術,對于加強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提升國際地位、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航天事業奮斗歷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堅克難的歷程,“中國創造”突破了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核心技術,推動了中國航天技術的巨大跨越,成為中國科技創新日益深化的生動縮影。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這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離不開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離不開億萬中華兒女的自強不息、自力更生、接續奮斗。
自強不息、勇攀高峰。放眼當今的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發展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各國在發展戰略部署上都以增強綜合國力作為首要目標,其核心就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航天技術就是重要內容之一。載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挑戰性的領域之一,它的覆蓋面廣、影響力深,豐富的應用場景已超乎人們的想象,中華兒女以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打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一定能不斷創造出新的輝煌。我國航天事業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得益于獨特的制度優勢,無數航天人前赴后繼、自強不息、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航天科技成果。
自主創新、追求卓越。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離不開自主創新,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航天技術的發展,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自主創新”見證了幾十年航天技術的發展,實現了一次次重大的跨越,牢牢抓住了航天技術主動權,助力我國躋身于世界科技發展的最前沿,推動了我國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進。當前,國內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無論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都需要航天技術的助力,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才能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我們才能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天河漫漫,縱使太空遙不可及,但是浩瀚星空永遠是地球無可取代的鄰居,探索永無止境。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石刻,三名宇航員攜帶14億中國人的赤誠和勇敢,追問星河、直飛云霄、不負期待,這意味世界航天事業發展又有了新的里程碑,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天宮課堂話題作文篇3
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船,從東方紅一號到嫦娥飛天,從無人飛行到太空行走……
中國航天事業騰飛令世界矚目,中國航天成果紅利也讓世界共享,充分展示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__年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見證著航天科技進步的奇跡,成就了中國航天大國的地位。今天,航天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得益于科技創新,僅用了二十多年中國就實現了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無人交會對接到載人交會對接等重大跨越。創新發力,五千年飛天夢將畫得愈發圓滿,廣袤的太空將會出現更多、更活躍的中國身影。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天攻關任重道遠。
祖國的強盛之夢和民族的復興之夢,其大的支撐就是幾代人不懈追求的航天夢。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天宮課堂話題作文篇4
航天事業向來是一個國家追求創新發展的生動縮影。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從發射載人飛船將航天員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艙、發射空間實驗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未來擔負著發射空間站艙段的重要使命,首飛意義重大,關系到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目標能否實現。面對新冠疫情不利影響,航天人克服重重困難,打贏了這場硬仗、關鍵仗,增添了完成后續任務的強大信心。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騰空而起,是中國建設航天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取得的成就,也讓人們再一次看到不懼風險挑戰、勇于突破、敢于登攀的強大精神力量。
推開空間站時代大門,中國航天展現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信心。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時間提前公布,最終火箭一秒不差地實現“零窗口”發射。從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到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幾次任務都將發射時間提前宣布并精準到分,充分顯露出了航天人的自信。自信的底氣來自于神舟一號飛船發射以來載人航天的16戰16捷,也源自于在系統最復雜、安全要求的載人航天工程中,質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意識始終得到貫徹和堅持。自信既是靠“十年磨一劍”的千錘百煉,更是靠登攀不止、挑戰未知的求知若渴。發射成功后,文昌航天發射場大廳屏幕上打出這樣一行字: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奮斗是對奮斗者的獎勵,中國航天劍指浩瀚蒼穹,“長征”永遠在路上。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從__年前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開啟太空時代,到今天空間站時代大幕徐徐展開,中國航天再次踏上了新征程。空間站是極其復雜、極具挑戰性的一步跨越,但巨大收獲也將無可比擬,能夠加快中國乃至人類探索、開發、利用宇宙的步伐。空間站和航天技術的飛躍,也能推動航天成果更廣更深地造福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作為近地空間的一個創舉,空間站的建造將為進一步實現載人探月、火星探測等更長遠目標鋪下基石,成為航天報國和科技強國建設的一個標志性創新實踐。
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時強調,“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志氣不能丟”。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必能跨越星辰大海,實現更非凡的成就。
天宮課堂話題作文篇5
雖然疫情阻擋了我們上學的路,但阻擋不了我們熱愛科學的心。今天我看了《天宮課堂第三課》,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似乎有訴不完的科學情懷。
在空間站里,陳冬、劉洋、蔡旭哲三位老師為我們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實驗課。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但它拉近了我們與宇宙之間的距離。在這一個小時里,我大飽眼福,不僅看清了微重力環境下會旋轉翻轉的扳手,了解了在空間站里微重力環境下,使用超長吸管喝水的有趣現象,還知道了在失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如何大顯神威……這一切讓我感受到了太空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最后,他們還為現場課堂的同學們解答了很多有關宇宙奧秘的問題,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是現場的一員能向他們請教!
我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聽完這堂課更加激發了我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我深深的知道,要想探索宇宙奧秘,必須從小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將不懈地努力奮斗,去實現我的天宮夢。
天宮課堂話題作文篇6
我們的浩瀚星辰中,那一抹絢麗的中國紅是屬于中國人的浪漫!“寶貝別哭,媽媽去給你摘星星了!”是屬于母女之間獨有的溫情和愛意!“北京明白”“正常正常正常”隨著響徹神舟大地的一聲聲明白、正常,是中國用獨有的美妙旋律,發出讓全體人民最安心的聲音!
古往今來,中國人的“飛天夢”從未斷絕。在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開始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夢想變為現實,中國再一次踏上了探索太空的征程。一次次不停的探索,一次次突破性的創新,一次次星辰大海的征程,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拼搏、不畏艱難,都離不開祖國背后的強大支持,我深刻體會到生在新中國,長在國旗下的幸福與驕傲。何其有幸生于華夏,見證百年,見證夢想成真!
我們一起盼望著來年春暖花開時,英雄凱旋回家日。
天宮課堂話題作文篇7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就充滿著遐想,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但質疑的聲音也逐漸傳來: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勞民傷財呢?
時至今日,由于地球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強國紛紛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外大空,而太空廣闊無垠,擁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ps導航系統便離不開航空事業的發展。近年來,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的廣泛應用。另一方面,隨著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衛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并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眾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輝煌。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