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邏輯題 公務員面試技巧
公務員面試邏輯題一:
【考生回答】
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的工作方式也在進行著一些創新。對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既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也要看到需要完善的方面。
第一,自行車是一種環保節能的的交通方式,目前我們國家正在力爭建設一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社會,采用這樣的一種方式,無疑能夠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并且政府在全社會的影響上起著一個表率作用,如果從政府層面能夠做到這一點,相信也能夠提高全社會綠色出行的意識。
第二,公務自行車相比汽車而言,所花費用較低,這一舉措,無疑能大大降低政府行政的成本,減少政府在這方面的財政支出。而把這部分錢用在刀刃上,用在民生上,如教育、醫療、住房等等,則能大大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大大提高我們的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形象。
第三,“一律”騎自行車上下班,其實屬于一種一刀切的規定。一般來說,在涉及到法律制度的層面上,一刀切才有可能合理;而騎自行車上下班,更多的應該是一種鼓勵性的措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太合理,容易引起公務員的反感,影響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第四,在我們的政府行政的過程中,行政成本和行政效率是兩個必須處理好的問題。如果從節約行政成本的角度出發,一味地強調采用公務自行車出行,那么可能會影響一些緊急事務的處理,從而影響了行政效率,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在執行這一措施時,應當是以不犧牲行政效率為前提的。
通過上述分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一些改善:首先,將這種硬性的規定更改成一種人性化的彈性的規定,鼓勵那些騎自行車上下班的公務員,也沒必要強制執行;其次,創新工作方式。要達到節能減排,節約行政成本的目的,采用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比如,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等等,所以可以多種舉措并舉;最后,我們在制定政策時,可以更加科學民主。在政策制定前,進行一個充分的論證,征求政策所涉及的利益相關人群的意見,最終形成一個高效的方案。
【技巧解析】
該考生的回答分成了6段、7個點,運用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首先、其次、最后”進行串聯。其實質也是三個層次,第1段“提出問題”,第2-5段“分析問題”,第6段“解決問題”。另外,這一現象并不是完全負面的問題,所以,在分析的過程中,以分析“影響”為主,而較少地分析“原因”。最后一段在談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沒再使用“第一、第二、第三”,是為了防止跟之前重復,考官產生混亂。
公務員面試邏輯題二:
【題目】你剛到新單位,領導讓你做一個工作規劃,但領導不認同你的工作規劃還批評了你,你怎么辦?
【考點解析】人際溝通類題型,主要考查考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及面對工作挫折的應對能力
【思路點撥】1、表明虛心接受批評的態度;2、自我反思工作規劃沒有得到領導認可的原因;3、關于工作規劃,做好自我總結與工作總結;4、闡述如何在工作中做得更好。
【參考答案】領導不認同我的工作規劃還對我進行了批評,首先我要擺正自己的心態,虛心接受領導的批評指正,積極征求領導的意見,盡快改進工作規劃。
我要深刻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工作規劃沒有得到領導認可的原因。由于我剛到單位,可能是由于我對于新單位的業務不熟悉、不了解具體情況,因此工作規劃不符合實際或不夠全面細致,可操作性不強。也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充分領會領導的意思,工作規劃的制定沒有符合領導的要求。另外,領導對我的工作規劃表示不認同,也可能是我在匯報過程中表述的不夠清晰有序,表達方式上有問題,使領導產生了誤解。無論是什么原因,我都會在抱著積極的態度,改正錯誤,結合單位工作的具體情況,制定出詳盡全面而有針對性的工作規劃。
通過這件事情,我要做好自我總結和工作總結。首先,我應該在工作規劃制定之前,對本單位的工作有一定了解,找機會提前與領導進行溝通,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和崗位分工,避免自己的計劃和領導的安排產生沖突。其次,要隨時向領導和有經驗的同事請教,重視領導和同事的意見,綜合自己的想法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工作規劃。最后,在工作規劃完成后,及時向領導匯報,根據領導的意見,審視自己的工作規劃有什么不足之處,調整改進自己的工作規劃,使之更符合工作需要和實際情況。
總之,我絕對不會因為領導的批評影響自己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影響了和領導的溝通配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多聽、多問、多學習,盡快了解單位的規章制度和自己工作的職責,抓住機會充實自己,積極參與到工作中,融入集體,與同事多溝通,用實際經驗提高自己的認識和能力。同時,也要及時向領導匯報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領導認同和滿意,也在積極溝通中形成良好的上下級關系。
公務員面試技巧
一、 了解時政熱點、關注國家大事
公務員面試是為了選拔公務員人員,而公務員人員最終是公共權力的行駛著,直接關系到社會與人民的福祉,關系到政府的形象,關系到和諧社會的構建。這就決定了公務員面試必須和公務員職業特點緊密結合起來。要求考生對社會問題有著細致入微的觀察,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與判斷。與企業面試不同,公務員面試必須體現與時俱進的思維品質。
現在越來越多的面試題以政府的公共政策作為背景,通過一些時政熱點讓考生談一談對政策的理解與看法。那就要求考生在作答時應與中央最新精神匹配。并給自己明確的定位,身為一名國家公職人員,遇到類似的問題應該怎樣去做。考生要了解新近發生的、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且與中央有關精神相聯系的社會熱點。
公務人員是為政府和人民服務的,這就決定了必須對公務員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感度有較高的要求。很多考生以為面試大多數的考生還是存在錯誤的認識,認為面試沒有什么可以準備的。有同學簡簡單單的理解為類似于企業的面試,或者把面試說成說“官話”的過程,口若懸河的大談特談,自以為回答的很好,卻并沒有抓住要點。要回答好面試問題,需要考生平時要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發展,正確洞察熱點事件、掌握官方表述,這樣才能對政策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和系統的把握。同時,回答問題時聯系時政將彰顯你思考的深度和廣度。考生如果能意識到自己所報考的是公務人員這一特定角色,在回答問題時能有意識地聯系到時下國家的大針方針和熱點問題,一方面可體現出考生關心國家發展、關注社會民生,另一方面也可彰顯出考生思想的高度和深度,讓考官感受到你不是一個鼠目寸光的人,而是一個高屋建瓴、視野開闊的人。
二、 回答問題以公務員處理問題的思路展開
面試過程中,考生回答問題的過程體現的是思考問題的思路。公務員在日常工作中處理的是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性很高的事務,一件很小的事處理不好可能造成很惡劣的影響,今年出現的“石首事件”等幾次政府公關危機就跟當事官員對突發事件處理不當有相當大的關系。因此考生在面試過程中要做到思路清晰,思考全面,邏輯嚴謹。
例如:問題:銀行經常經常只開設很少窗口,造成大部分人員排隊等候,同時又開通VIP窗口方便重要客戶,你的看法?深層次意義?
解題思路
分析出現排隊現象的原因,提出相應對策。
【就事論事】銀行排隊的現象,給廣大中小儲戶帶來極大的不便,很容易引起客戶的不滿,影響了銀行的形象,破壞了和諧社會的構建。
【分析原因】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1)銀行柜臺資源利用不充分,普通窗口與VIP窗口的開設數量與客戶人數之間不協調。(2)銀行的自助服務利用的不夠充分。(3)銀行職員的工作效率不高,辦理業務的技術 不夠熟練。
【對策】(1)銀行方面應該合理的安排開放窗口數量,在周末、節假日等可能出現辦理用戶高峰的時段,應靈活的加開一些窗口,或者將VIP窗口臨時向普通客戶開放,來緩解用戶排隊的情況。(2)在用戶較多的銀行附近建立銀行自主服務營業廳,方便用戶自行辦理一些業務。鼓勵用戶采用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渠道辦理個人銀行業務。(3)加強對銀行志愿的培訓,提高志愿的工作效率。
【深層意義】反映了我國廣泛存在的服務資源供不應求的現狀。現在全國性的銀行數量不少。但幾乎都是“全能”,不但企業銀行業務你爭我奪,個人銀行業務也是“寸土必爭”,高端的VIP客戶誰都想搶,低端的大眾金融同樣不能放棄。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導致每家銀行的客戶群體既“臃腫”又“雜亂”,什么都做的結果只能是什么都不精。因此,在風險可控制的前提下,允許更多類型的資本,設立更為多元化的金融機構,才能最終讓更多的客戶不再“排隊”。
最后,考吧教育在此提醒各位考生,想要成為一名公務員,首先要思想要端正,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正確的政治態度和價值取向。在近幾年的公務員考試中,都強調考官要講黨性,就是為黨為人民選拔人才。因此,對時事的準確理解和把握,才能在某種程度上證明考生在價值觀和個性品質等方面與公務員的要求是相契合的,讓考官認定你是非常適合進入公務員隊伍的,你是“自己人”。
看過“公務員面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