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內蒙古公考申論范文
2017年內蒙古公考申論范文(一)
第三次經濟普查是新的歷史起點,它將過去、現在與未來連成一線,將改革、發展與穩定融為一體。它以全面完成“十五”計劃的成果、20多年改革開放的成就為根基,以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順利開局為起跑線,凝聚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與力量。
在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中,普查單位通過耐心細致的調查工作,收集到了大量寶貴的經濟數據,為國家科學制定經濟政策提供便利。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普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少,虛報、瞞報現象依然存在,給經濟普查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經濟普查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對此每個公民都應全面正視,全力配合。
做好經濟普查工作,需要政府牽引帶頭。常言道:“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經濟普查程序繁瑣、細節繁多,為保證數年一次的國家級普查的有序開展,國家及相關部門需通力合作,攜手發揮政府領導力量, 經濟普查工作順利進行。一方面,最高政府需設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也應響應政府號召,成立經濟普查工作協同工作小組,負責完成本級政府被指定的經濟普查任務。另一方面,嚴格遵守《經濟普查條例》規定,對于違規單位堅決嚴懲。
做好經濟普查工作,需要社會協同配合。普查中,無論是法人單位還是個體經營戶均出現了躲避甚至是抵制經濟普查員的常規性工作。并且出于商業機密的保護以及稅收問題的擔憂,大量虛報、假報、謊報的案例層出不窮,給普查數據的真實性畫上問號。這就要求各單位、企業、個體經營者在整個普查中積極配合工作人員,真實匯報經營數據,如實填寫經濟信息普查表,切實承擔責任,踐行義務。
做好經濟普查工作,需要全民身體力行。經濟普查作為我國經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關系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不僅政府機關、社會企業、單位應該積極響應,每位公民都應密切關注。經濟普查員需普查能力,服務水平,堅持科學普查、嚴格普查的態度。被普查公民個人應積極響應,關注普查數據,根據普查結果及時調整經營戰略與經營方式。配合經濟普查工作人員,真正把我國經濟“家底”摸清弄透。
了解昨天、把握今天,是為了更好地規劃明天。作為一項常規性掌握國情工作,經濟普查能夠警醒我們發展歷程中的教訓,提醒我們當代發展的任務,覺醒未來發展道路的方向。對此,唯有全體華夏公民團結攜手,才能讓經濟普查取得圓滿成功。也唯有如此,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更優質的統計 。
2017年內蒙古公考申論范文(二)
堅決轉變作風 塑造黨性標桿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秉h的作風建設是黨的生命線,關系生死存亡。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能否持久?執政基礎能否穩固?根本點就在于:黨是否確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作風。
長期以來,部分黨員干部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四風”問題,這些弊端腐蝕了黨員的黨性宗旨,割裂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侵害了廣大公民的合法權益。它們猶如中國健康軀體上的病毒,如不對癥下藥、直達病灶,黨組織就會腐爛,黨就會走進歷史和現實的死胡同。因此,我們要堅決轉變工作作風,塑造“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黨性標桿。
堅決轉變作風,領導干部率先垂范是出發點。羊群行動靠頭羊,作風轉變靠干部。領導干部就是轉變工作作風的領頭羊,他們的言行舉止能帶動工作人員令行禁止、能引領人民群眾所思所想、能營造經濟社會良好風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確立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宗旨作風,贏了歷史和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黨中央,始終以“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的態度和信念,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今天,強調反“四風”,實施“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真正把作風建設落到實處,為黨的執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堅決轉變作風,深入貫徹群眾路線是切入點。堅持走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不斷總結歷史經驗的必然要求,是不斷深化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論斷,是不斷應對化解國際國內風險挑戰的根本保證。轉變作風就是要牢牢牽住群眾路線這個牛鼻子,才能出實招、見實效、得實惠。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一年多來,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腳上沾滿泥土、心中裝滿百姓,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把黨的服務理念、惠民政策深入到最廣大人民群眾中去,為人民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作風考卷。
堅決轉變作風,注重惠民改善民生是落腳點。指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币舱f:“要以人民群眾改善民生的呼聲倒逼改革。”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引領下,我們簡政放權,從中央到地方簡化辦事流程、縮減審批事項達上千項,激活了廣大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我們擺脫“官本位”、“官老爺”的弊病陋習,不斷解除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住房難、養老難等一系列民生問題……這些看的見的作風轉變,就像旭日暖陽照進每個人的生活,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如果說我們部分領導干部作風是“雄關漫道真如鐵”,那么今天的作風建設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作風問題不是涉及一人一地的小問題,是關乎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大問題,更是關乎國家發展、民族危亡的大課題。我們要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善始善終、善做善成;洗洗澡、照鏡子、正衣冠,讓作風轉變直道加速、蔚然成風,不辜負歷史和人民的重托。
2017年內蒙古公考申論范文(三)
以精細管理之器 琢社會發展美玉
“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如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自能美玉既出。社會的管理、社會的進步也正如美玉雕琢的過程一樣,需要不斷地推敲,深入地雕琢,精細化地治理,立足于細,才能讓社會治理美玉既出,意味深遠。
精細化管理可見微知著,見小知彰——為社會治理安裝定盤星?!绑急姸菊?,隙大而墻壞”,任何小問題一旦“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都必將如“螻蟻潰穴”般,分崩離析,一瀉千里?!饵S帝內經》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治病于未發之時,扼問題于萌芽狀態,才是大智所趨,才能防微杜漸,防范未然。而現代社會發展中,智能技術的運用,互聯時代撲面而來,大數據深耕細作,則為社會健康運行裝載精確導航,及時了解社會問題,明確社會發展方向;也為社會治理安裝顯微鏡,洞悉世間百態,找準病根,精準治療,做到見微而知著,見小而知彰。
精細化管理可博觀約取,博采眾長——為資源利用裝上過濾器。當下從政府到社會,行政效能低下,機構臃腫;治理雜亂無序,政策僵化,都直指資源配置不盡合理,而引發行政資源、社會資源、自然資源極大浪費。而精細化管理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優勢,將互聯網與社會管理的不同環節進行深度融合,在浩瀚的資源寶庫中,實現資源的深度挖掘,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盲目攤大餅,廣灑胡椒面”的尷尬。通過精細化管理觸發社會治理的“馬太效應”,讓社會的積極要素無限放大,讓社會的消極因子及時摒除。
精細化管理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道德重塑裝上傳感儀。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為社會的物質進步提供強大內驅力,然而,社會問題也相伴而來,不斷滋長。道德滑坡,誠信危機日益凸顯,岌岌可危。“摔倒老人扶不扶”拷問的不僅是人心,考驗的更是社會治理能力。社會中“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悲劇不在少數,不遵規崇德的現象也大有存在。故此,不僅需要政府宏觀管理層面運籌帷幄,更需要政府在微觀層面做好精準化的設計和落實。也唯有此,才能讓失信成本增加,讓誠信精神弘揚,讓社會存正義,去虛偽,為崇高道德重塑傳導新的價值理念。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社會管理更應如是。唯有精細化的社會管理,才能為社會問題精準把脈,才能為資源合理利用再添新枝,才能為社會發展傳遞正向力量,才能讓社會進步做到“胸中有丘壑,鑿石堆山河”。
看過“2017年內蒙古公考申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