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考公務員行測備考:邏輯判斷之真假話問題
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問題。
礦工1:確實有人違反了安全規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問題。
礦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問題,則有人違反了安全規程。
安全員: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問題,但沒有人違反了安全規程。
如果上述斷定中只有一個人的斷定為真,則以下哪一項可能為真?
A.值班主任的斷定為真
B.安全員的斷定為真
C.礦工1的斷定為真
D.礦工2的斷定為真,沒有人違反安全規程
【答案】D。解析:礦工2和安全員所說的話是一對矛盾命題。由于題干說“只有一個人的斷定為真”,因此值班主任和礦工1的話均為假話。值班主任的話為假,可以推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問題”;礦工1的話為假,可以得出“沒有人違反安全規程”。由于安全員的話是一個聯言命題,它要為真必須兩個聯言肢都為真,因此安全員的話為假。那么礦工2的斷定就為真。
二.假設型
所謂假設型真假話,即是題干若干句話直接不涉及矛盾關系的時候,需要我們假設幾種情況,代入題干,找到符合題意的情況,從而確定真假。這種題型可以歸納為樸素邏輯的內容,也是值得我們去重視的。
【例2】某地住著甲、乙兩個部落,甲部落總是講真話,乙部落總是講假話。一天,一個旅行者來到這里,碰到一個土著人A。旅行者就問他:“你是哪一個部落的人?”A回答說:“我是甲部落的人。”這時又過來一個土著人B,旅行者就請A去問B屬于哪一個部落。A問過B后,回來對旅行者說:“他說他是甲部落的人。”
根據這種情況,對A、B所屬的部落,旅行者所做出的正確的判斷是下列的哪一項?
A.A是甲部落的人,B是乙部落的人
B.A是乙部落的人,B是甲部落的人
C.A是甲部落的人,B所屬部落不明
D.A所屬部落不明,B是乙部落的人
【答案】C。解析:假設法。若A是甲部落的人,根據題意,甲部落總是講真話,則B可能為甲部落的人,也可能是乙部落的人。若A是乙部落的人,乙部落的人總是說假話,則B的回答必定是 “B是乙部落的人”,因為“甲部落總是講真話,乙部落總是講假話”,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的,所以答案是C。
三.矛盾假設綜合型
矛盾假設綜合型真假話問題,是需要我們聯合運用矛盾法和假設法一起來解決問題,其比一般真假話問題更加復雜,需要我們有清晰的邏輯思維。
【例3】酒柜放著一瓶昂貴的洋酒,有一天這瓶洋酒消失了,甲、乙、丙、丁四個人因涉嫌盜竊洋酒被傳訊,他們的供述如下:
甲:我們四人都沒有偷酒
乙:我們當中有人偷酒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個人沒偷酒
丁:我沒有偷
如果四個人中兩人說真話,兩人說假話,則以下( )項成立。
A.甲說真話、丙說假話 B.乙和丁說真話
C.丙、丁說假話 D.乙說真話、丁說假話
【答案】D。解析:由甲和乙的話互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可知丙和丁的話一真一假。進行假設,如果丁為真,則丙也為真,所以丁為假,丙為真。由丁為假推出甲為假,乙為真,因此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