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語言理解題庫
行測語言理解題
美國宇航局華裔科學家沈毓賢說:“‘勇氣’號登陸過程中全球共有3個聯絡站,分別位于西班牙馬德里、澳大利亞堪培拉和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它們能接收全空域的通信信號,‘勇氣’號外部為登陸艙,只有火星車和登陸艙都發回信號,才能證實整個登陸計劃成功。”在帕薩迪納的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監測登陸過程的數百名工作人員收到信息后一片歡騰,人們期待著“勇氣”號在火星上發現水和生命存在的跡象。火星著陸系統總工程師、華裔科學家李煒鈞說:“‘勇氣’號登陸完全依靠自主控制,地面控制中心在緊張和懸念中希望它‘交好運”’。
“勇氣”號登陸時像皮球一樣在火星表面進行長達數分鐘的彈跳、翻滾,直至最后落穩。它先是在耐高溫表層的保護下,以大約1.9萬公里的時速沖入130公里厚的火星大氣層。在空氣阻力作用下,它在距火星表面8公里左右時時速降至1600公里,此時直徑10多米的降落傘自動打開。當火星車連同降落傘一起接近火星地面,它的外層氣囊彈出,同時火箭制動發動機向地面噴出火焰,增加著陸緩沖力。在距地面12米時,降落傘繩索自動斷開,被氣囊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勇氣”號,像皮球一樣落在火星表面彈跳、翻滾,最初彈起時有5層樓那么高,反復彈跳數10次后在距最初著陸點大約1公里的地方落穩。此時氣囊內的氣體自動放出,火星車看上去像被一層帆布包著。
“勇氣”號著陸點選在火星上地勢平緩、面積較大的“古謝夫環形山”區域,以確保成功。它著陸后將先進行一星期的設備自檢,然后地面人員將操縱它在火星表面考查。收到它拍攝的圖像后,如果科學家認為某塊巖石有研究價值,會命令它開過去進行進一步探測。
“勇氣”號的“孿生兄弟”——“機遇”號也計劃于1月24日在火星著陸,這一對探測器共耗資8.2億美元,分別在去年6月和7月飛向太空,是去年2月“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后美國宇航局最大的一項太空計劃。如果這一計劃取得成功,將鼓舞宇航局的士氣,并加速人類登陸火星的進程。
行測語言理解題閱讀題目
1. 下列對“勇氣”號的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
A.是空間遨游時間長、耗資巨大,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
B.是由美國新近研制完成的空間探測器,主要由登陸艙和火星車組成
C.是完全依靠自主控制,并且能夠進行設備自檢的高智能探測器
D.是地面人員能夠操縱,進行有針對性空間實驗的探測器
2. 以下不屬于“勇氣”號“依靠自主控制”來完成的一項是( )。
A.在火星表面經過反復彈跳數十次后在距最初著陸點大約1公里的地方落穩
B.在火星車連同降落傘一起接近火星地面時,它的外層氣囊彈出,同時火箭制動發動機向地面噴出火焰
C.在“勇氣”號時速降至1600公里時,此時直徑10多米的降落傘自動打開
D.在距火星地面12米時,降落傘繩索自動斷開
3. 本文的標題是( )。
A.“勇氣”號的特征與功能
B.“勇氣”號成功登陸火星
C.美國最大的太空計劃
D.火星登陸計劃取得成功
4. 以下對文章相關內容的推斷,錯誤的一項是( )。
A.“勇氣”號20時52分向地球發回第一個信息,這表明整個登陸計劃取得成功
B.地面人員操縱“勇氣”號進行探測,主要是為了發現水和生命存在的跡象
C.“勇氣”號與“機遇”號如果取得成功,將加速人類登陸火星的進程
D.華裔科學家的參與表明,美國探測器登陸火星也是全人類共同智慧的結晶
行測語言理解題答案解析
1. C
“勇氣”號登陸時“完全依靠自主控制”,其他情形不是“自主控制”。
2. A
A項不屬于“自主控制”范疇,而是屬于自然緩沖。
3. B
本文重在談“勇氣”號的登陸問題,詳細交代了登陸的種種情況,所以選B,而A項回避了這一主要問題,CD兩項又顯得太寬泛。
4. A
根據第二段中沈毓賢的相關表述,“勇氣”號發回第一個信息,應該看成是整個計劃中的局部的、部分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