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一段表的使用方法
1.了解自己。填寫志愿最關鍵的第一步 是在"一分一段表"中找出與你的成績相對應的分數的排名,以及這個地方有多少考生,以便確定在該省和該市個人得分的位置。重要的是考慮過去三年的相同分數,并根據前幾年的情況全面評估自己現在的成績處于什么水平。
2.評估學校。看一下過去三年目標院校的招生分數。過去三年的錄取成績與當年"一分一段表"中的位置相對應。同時注意近年來招生人數的變化,參考今年的招生計劃,綜合判斷今年是否能被目標院校錄取。
3.綜合判斷。在對上述兩種情況作出明確判斷后,結合近年來目標院校招生成績相近的院校招生人數的變化,參照今年招生成績相近的目標院校的招生計劃人數,可以全面判斷今年目標院校錄取的可能性。
如何根據一分一段表填志愿
第一步,認真查看省招辦向社會公布的各類考生一分一檔成績統計表和往年各批次學校的投檔線及錄取情況統計表(包括每所高校錄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投檔線)。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與自己成績相對應的分數排名和這一位次成績共有多少考生,以確定自己成績在全省的位置。
第二步,查看自己的目標學校往年錄取線在當年一分一段表中的位置,與自己的位置相對應來考慮。對目標學校要綜合考慮其近3年的投檔分數線、該分數當年在全省的排位以及在我省招生計劃的變化情況。
第三步,在使用一分一段表的基礎上,考生還可以看自己的高考成績與當年“一本”線的分數差值。假定去年超過“一本”線100分能上某所學校,看今年自己的分數超過一本線多少分。如果超過了100分以上,填報這所學校,被錄取的希望就比較大。如果成績在某一分數段過于集中,考生填報志愿時就應注意保持各院校、各專業的志愿填報梯度。
如何報高考志愿詳細指導
方法一:線差法
線差法的“線”是指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也叫省控線。例如一本線,二本線等等。線差法就是比較考生線差與院校線差來填報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線差是高考成績與省控線的差值,院校線差就是錄取平均分與省控線之間的差值。為避免偶然性,專家建議中采用院校近幾年的平均線差(即線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線差來比較。
考生的線差超過院校的線差均值,則錄取的幾率就比較大。
方法二: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分科類排名或位次來選擇填報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選院校或專業前幾年錄取考生的排名,擬報院校才有錄取機會。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錄取是從高到低按照排名來進行的。如果我們選擇志愿也這樣做,得出的結果就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位次法的機理是在全省考試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如果用來評價院校,那么錄取線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
方法三:線差為主,位次為輔
從使用范圍來看,大多數人都在使用線差,而非排名。線差法適合各個層次的考生,不管是重點批次,還是普通批次。而通過數據統計表明,排名法在層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適用,并不適合所有層次的考生,越往后面這種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應該以使用錄取平均分線差均值篩選學校為主,以位次法為輔。在線差法與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況下,考生可以優先使用其中一種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種加以檢驗,兩者的分析數據應該大致吻合。
什么是一分一段表
根據考生考分(含各類照顧加分)從高到低排序,以一分為一段,制成考生投檔分的一分段表。通過這個表,考生不僅知道各批次的分數線,同時還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更有利于考生對自己進行合理的定位。
一分一段表一般是指高考人數和分數的統計表。通過一分一段表可以知道,本省所有文科/理科考生,在某一分數上,同分值的人數有多少,還有就是截止到某分數值,一共累計有多少人。
具體查看方法如下:
例如:某省的高考一分一段表顯示,600分的同分考生有50人,截止到600分處累計有1000人。那么該省份,600分考生所處的全省位次就是介于950——1000之間。
高考一分一段表怎么看位次
“一分一段”是以“1分”為單位,統計獲得該分數的考生人數和累計人數(也有的省份是5分一段,如廣東)。文理科分開排名,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通過這個表,考生不僅知道各批次的分數線,同時還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更有利于考生對自己進行合理的定位。
一分一段表是填報志愿時必須借助的工具,其作用是換算考生的等效分。
我們在分析、評估志愿時,不能以表面分數去衡量往年的錄取數據,而要以排位的角度與衡量、分析。如考生今年考了600分,位次為3500名,借助去年的一分一檔表,我們可找出去年3500名的成績,比如為618分,則去年的618分與今年的600分等效(排位相)。通常,我們將不同高考年份排位相同的分數稱為等效分(或同位分)。
借助一分一段表,我們既然可以將今年的成績換算成歷史年份的等效分,也可將以往年高考的錄取分數換算成今年的等效分,有利于我們更合理地分析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