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飛渡課文及課后練習答案
斑羚飛渡課文原文:
斑羚群又騷動起來。這時,被雨洗得一塵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現一道彩虹,一頭連著傷心崖,另一頭飛越山澗,連著對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間架起了一座美麗的天橋。斑羚們凝望著彩虹,有一頭灰黑色的母斑羚舉步向彩虹走去,神情恍惚,似乎已進入了某種幻覺狀態。也許,它們確實因為神經高度緊張而誤以為那道虛幻的彩虹是一座實實在在的橋,可以通向生的彼岸。
灰黑色母斑羚的身體已經籠罩在彩虹炫目的斑斕光帶里,眼看就要一腳踩進深淵去,突然,鐮刀頭羊“咩咩”發出吼叫。這叫聲與我平常聽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沒有柔和的顫音,沒有甜膩的媚態,也沒有絕望的嘆息,音調雖然也保持了羊一貫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種堅定不移的決心。
隨著鐮刀頭羊的那聲吼叫,灰黑色母斑羚如夢初醒,從懸崖邊緣退了回來。
隨著鐮刀頭羊的那聲吼叫,整個斑羚群迅速分成兩撥,老年斑羚為一撥,年輕斑羚為一撥。在老年斑羚隊伍里,有公斑羚,也有母斑羚;在年輕斑羚隊伍里,年齡參差不齊,有身強力壯的中年斑羚,有剛剛踏進成年行列的大斑羚,也有稚氣未脫的小斑羚。兩撥分開后,老年斑羚的數量比年輕斑羚那撥少十來只。鐮刀頭羊本來站在年輕斑羚那撥里,眼光在兩撥斑羚間轉了幾個來回,悲愴地輕咩了一聲,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撥去了。有幾只中年公斑羚跟隨著鐮刀頭羊,也自動從年輕斑羚那撥里走出來,進入老年斑羚的隊伍。這么一來,兩撥斑羚的數量大致均衡了。
就在這時,我看見,從那撥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來。公斑羚朝那撥年輕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聲,一只半大的斑羚應聲走了出來。一老一少走到傷心崖,后退了幾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飛奔起來,差不多同時,老斑羚也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懸崖邊緣,縱身一躍,朝山澗對面跳去;老斑羚緊跟在半大斑羚后面,頭一鉤,也從懸崖上躥躍出去;這一老一少跳躍的時間稍分先后,跳躍的幅度也略有差異,半大斑羚角度稍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驚,怎么,自殺也要老少結成對子,一對一對去死嗎?這只半大斑羚和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則絕對不可能跳到對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個我做夢都想不到的鏡頭出現了,老斑羚憑著嫻熟的跳躍技巧,在半大斑羚從最高點往下降落的瞬間,身體出現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躍能力顯然要比半大斑羚略勝一籌,當它的身體出現在半大斑羚蹄下時,剛好處在跳躍弧線的最高點,就像兩艘宇宙飛船在空中完成了對接一樣,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寬闊結實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塊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奇跡般地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燒完了的火箭殘殼,自動脫離宇宙飛船,不,比火箭殘殼更悲慘,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斷翅的鳥筆直墜落下去。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躍力度雖然遠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躍的一半,但已足夠跨越剩下的最后兩米路程了。瞬間,只見半大斑羚輕巧地落在對面山峰上,興奮地咩叫一聲,鉆到磐石后面不見了。
試跳成功。緊接著,一對對斑羚凌空躍起,在山澗上空畫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每一只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渡。我十分注意盯著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許有個別滑頭的老斑羚會從注定死亡的那撥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但讓我震驚的是,從頭至尾沒有一只老斑羚調換位置。
心甘情愿用生命為下一代開辟一條生存的道路。
絕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躍技藝,幫助年輕斑羚平安地飛渡到對岸的山峰。只有一頭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銜接時,大概力不從心,沒能讓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墜進深淵。
我沒想到,在面臨種群滅絕的關鍵時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辦法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我更沒想到,老斑羚們會那么從容地走向死亡。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獵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連狗也驚訝地張大嘴,伸出了長長的舌頭。
最后傷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揮了這群斑羚集體飛渡的鐮刀頭羊。這群斑羚不是偶數,恰恰是奇數。鐮刀頭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沒有年輕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墊腳石飛到對岸去,也沒有誰來幫它飛渡。只見它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彎彎的彩虹一頭連著傷心崖,一頭連著對岸的山峰,像一座美麗的橋。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燦爛中。
斑羚飛渡課后練習答案:
一、熟讀課文,完成下面兩題.
1.文章中詳細描述了第一對斑羚試跳成功的全過程,試用自己的話加以復述.
設計本題的目的是在全面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準確清楚地描述事件全過程的能力.
復述時要引導學生記住主要內容,把握重點,抓住主要動詞來復述:半大斑羚朝前(飛奔),同時,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懸崖邊緣,半大斑羚縱身一(躍),朝山澗對面(跳)去,老年斑羚(緊跟)在后面,頭一(勾),也從懸崖上(躥躍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也再度(升高),輕巧地(落)在對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則筆直(墜落)山崖.
2.鐮刀頭羊是這場飛渡的組織者,文中重點寫了它的哪些表現?談談你對鐮刀頭羊的印象.
設計本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情節,從細節描寫入手分析斑羚形象特點.
文中重點寫了鐮刀頭羊的三次叫聲:第一次,當發現斑羚們陷入絕境時,鐮刀頭羊悲哀地咩了數聲,這是無能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頭母斑羚恍惚走進彩虹的斑斕光帶時,鐮刀頭羊發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時告訴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辦法,并指揮迅速實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與年輕斑羚兩隊數量懸殊時,鐮刀頭羊悲愴地輕咩一聲,這表示為了讓更年輕的生命獲救,只能犧牲正當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內的同類了.這叫聲既是一聲憂傷的嘆息,也是召喚補充注定死亡隊伍的命令.
鐮刀頭羊的形象:富于智慧,有決斷力,遇事鎮定,臨難從容.
二、聯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的含義,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
(為什么說那座橋是“用死亡做橋墩”?)
2.我十分注意盯著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許有個別滑頭的老斑羚會從注定死亡的那撥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但讓我震驚的是,從頭至尾沒有一只老斑羚調換位置.
(“從頭至尾沒有一只老斑羚調換位置”一事為什么讓“我”感到震驚?)
3.它(鐮刀頭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燦爛中.
(在這句話里,“燦爛”只是指那一道彎彎的彩虹嗎?)
設計本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從而進一步理解文章的主旨.
參考答案:
1.因為每一只獲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體為跳板完成飛渡的.是這些必死的斑羚組成了新生的橋,所以說是“用死亡做橋墩”.
2.“我”是個獵人,參照人類在此種情景下常有臨陣脫逃的表現,所以震驚.
3.不只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鐮刀頭羊行為和精神的閃光.
三、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試給狩獵隊寫一封信,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設計本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從“動物是人類的朋友”的立意出發,結合自己閱讀文章的感受,聯系生活,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學習寫一般書信.
至狩獵隊的一封信 狩獵隊的叔叔們:你們好!我是××省××市××,×學××班的一名學生.我自從看了沈叔叔寫的一偏《斑羚飛渡》的文章后,感悟很深,所以寫給你們這封信.《斑羚飛渡》這篇文章中充滿了無限的凄美和感慨,特別是老斑羚那么從容地走向死亡,和鐮刀頭羊那么視死如歸地挺胸一躍,充分說明了他們為了贏得種群自下而上的機會,而愿意犧牲自己.我不知道你們為什么要將這七、八十只斑羚滅絕,可能你們不知道斑羚群正在足漸的減少,只知道它們皮毛的珍貴,肉味的鮮美.那現在,我就告訴你們吧,現在的動物的味道哪個不鮮美,皮毛哪個不貴重呢?因為我們喜歡,所以你們就將它們趕盡殺絕,從中獲取自己的利益.可你們知道嗎?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沒有它們的一步步進化,怎么會有今天的我們呢?同時,隨著動物們一點一點地減少,生態平衡就會被破壞,到時的我們,還怎樣生活下去呢?就算科技再發達,也是沒用的.可能其中有些人是因為生計而走上這條道路,那么,我指一條道給你們,憑著你們對動物的了解程度,完全可以去動物園當導游.不是嗎?可能,硬生生的道理是無法勸說你們的,但是,只要你看看沈叔叔寫的這篇文章和現在的大千世界,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不信?你看一看原來什么皮大衣中的動物皮,已改成了人造皮,而以前那一種種令人垂涎三尺的動物肉,人們則不是戒口不吃,就是用普通的材料代替,而且人人都喊“保護動物,關心朋友.”要是你們再不棄手不干,不但跟不上時代的潮流,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樣值得嗎?所以,請你們輕輕地放下刀槍,和動物們交上永久的好友,永遠記住:世界不單單屬于人類,它還屬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此致 敬禮 等你們改過的女孩 ×××
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