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掠過村莊高考語文閱讀及答案
烏鴉掠過村莊閱讀原文
④村莊的烏鴉都哪兒去了,我問自己。
⑤我想到了那些炊煙茂盛的日子。清晨鐵桶碰到井沿鐺的一聲,或者嘭一聲掉進水中,這樣的響聲總會吸引那只槐樹上的烏鴉,它好奇地打量著汲水的女子,盯著她身后的長辮子左看右看,而后嘎一聲發出啞叫,像是打招呼,又像是情不自禁的贊美。汲水的女子抬頭看到它披著一角夜色,烏黑的眼珠里藏滿了挑逗,向它羞澀地一揮手,去,大鳥,去,老丑。那只飛走的大鳥就在村莊上空盤旋,一只吸引來兩只,兩只吸引來四只,直到汲水的女子穿過那片桃林,把一串落花遠遠的拋在身后;直到水缸已經裝滿,漾起一圈圈初春碧綠圓潤的波紋。
⑥無論什么樣的清晨,結霜的、下雪的、有霧的、晴明的,你都能看到烏鴉在樹枝上蹦跳的身影,也無論什么季節,它們的嗓音都是略帶沙啞的,但又嘎嘎嘎那么響亮,像敲一面破鑼。
⑦這樣的場景也是很常見的。比如農夫趕一頭牛犁地,黃色的波浪翻滾著,泥土馨香的氣息氤氳著,農夫的身后,幾只烏鴉起起落落,或追逐嬉戲,或爭搶一條新翻出的地豆蟲,搶到蟲子的張開大嘴揚起脖子迅速吞下,滿足的拍拍翅膀飛走了,沒搶到的用爪子刨著土,仔細的搜尋著,連一粒草籽也不放過。再如麥田里浪潮涌動,拍打村莊的船舷,發出唰唰的聲響,麻雀貼著波浪低飛,蝴蝶像濺起的水花到處迸濺。一個稻草人頭戴一頂破斗笠,支開的胳膊上落著一只烏鴉,這只烏鴉安詳沉靜,絲毫不為洶涌的波浪所動,絲毫不為微醺的風所動,它心中裝滿天地的廣闊,裝著風雷閃電、霧靄流云。它在和天地用心交流,和稻草人用眼神的默契交流。
⑧村莊的烏鴉都哪兒去了,我還在問這個問題。
⑨在一個小區的垃圾堆旁,我看到兩只烏鴉啄食著發餿的殘羹,它們津津有味的吃著,那么滿足,那么自在,那么幸福。它們的巢就建在高高的信號塔上,從這里能看到五星大飯店的霓虹,能聽到KTV跑調的唱腔,而車流就在它的房屋下面穿過,升騰起一陣煙霧和塵埃。這兩只烏鴉無論如何極目遠眺,都不能看到樹林和花叢,霧霾已悄悄起身,彌漫了整個城市的上空。所以每當夜幕降臨,烏鴉徑自飛回巢里,它們不會在巢的上方一圈圈盤旋,嘎嘎嘎沙啞的叫著,或許它們知道,多么有力的飛翔,都不能把城市的夜空抹黑。
⑩從這兩只城市化的烏鴉身上,我已經看不到泥土的光澤,看不到莊稼的成色,看不到天空的廣闊和春天的多姿多彩,它們浸泡在銅臭和欲望的霧霾里,浸泡在鋼筋混凝土的冷漠里,儼然退化為兩只黑色的風箏。
⑾那群掠過村莊的烏鴉究竟飛到了哪里?這些懂得反哺的重情重義的鳥真的會背棄村莊嗎?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烏鴉掠過村莊閱讀題目
7.第⑩段把“烏鴉”比作“風箏”,其中的含義是 (3)
8.對文本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①段通過“老樹”、“黃葉”、“老柿子”和“夕陽”寫出了現實中農村的衰敗。
B.第③段畫線句將烏鴉的哀啼視覺化,將星光觸覺化,增加了語言的表現力。
C.第⑦段畫線句描繪了烏鴉安詳沉靜,以及胸懷天地,與自然融合的場景。
D.第⑾段“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是對城市化的烏鴉不能反哺的不滿。
9.簡析第④段和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0.選擇一個角度對第⑤段的場景描寫作賞析。(4分)
11.根據全文,解析文題“烏鴉掠過村莊”的內涵。(3分)
烏鴉掠過村莊閱讀答案
7.形象地展現烏鴉更加人工化,被人為控制,失去自由。(3分)
8.D(3 分)
9.運用反復的手法,問“烏鴉都哪兒去了”強化主旨。增加遞進的效果,第(4)段引發作者對過去烏鴉與鄉村和諧相融場景的回憶,第(8)段引發作者對烏鴉被異化現狀的反思。前后呼應,形成文章線索,使文章脈絡更加清晰,結構更嚴謹。(3分)
10.運用擬人手法,如“好奇地打量”、“左看右看”、“打招呼”、“贊美”等,賦予烏鴉以人的情態,與“女子”的嬉戲,渲染了過去歲月里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此的向往和如今不再的悵然之情。(多用動詞、著力于美的渲染均可。)(4分)
11.“烏鴉掠過村莊”表意形象,寓意深遠。曾經它是美好村莊的一份子,如今它掠過村莊,飛向城市,不再復返。通過“烏鴉”的行為揭示了自然美好的事物在所謂現代文明的沖擊下被異化的現實,并引發人們深刻的反思。(3分)
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