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哲學測試題及答案
高考政治哲學測試題
A.夸大了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
B.沒有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C.否認了聯系的客觀性
D.體現了聯系的普遍性
2.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統計數據,2009年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3992億美元。巨額的外匯儲備,固然是綜合國力的體現,有利于提高國際支付能力,不過巨額的外匯儲備也會給經濟、政治帶來不利影響。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
A.要堅持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B.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觀點
C.要堅持兩分法,全面地看問題 D.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胡錦濤同志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回答3-4題。
3.對效率與公平的關系認識正確的是 ( )
①效率與公平是對立的,過分重視一方,另一方就會受到影響
②效率與公平又是統一的,二者相互依存
③效率與公平是無條件地聯系的
④有效率就會有公平,重公平就會出效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我黨在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時給我們的啟示有 ( )
①既要重視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要針對效率與公平在不同時期出現的問題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
④合理解決一方為另一方的發展創造條件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10年5月24日~25日,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中美雙方圍繞戰略對話和經濟對話的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針對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及兩國在貿易等領域面臨的嚴峻挑戰,中美兩國適時調整了戰略與經濟政策,最終達成了基本涵蓋中美兩國在經濟領域亟須解決的重大問題的四點重要共識。這說明 ( )
A.矛盾在事物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特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認矛盾,揭露矛盾
C.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導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D.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
6.我們在做完某事之后,有時常說這件事辦得毫無結果,那么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無結果?正確的是 ( )
A.無結果,因為原因和結果沒有必須聯系
B.有結果,因為相繼出現的現象具有因果聯系
C.有結果,因為有時辦事情確實達不到自己的目的
D.有結果,因為原因和結果不可分.有其因,必有其果
7.你要想有必先向無中求;要想容易,先向困難挑戰;要想長,必須先做好短;要想位人之上,必先屈人之下;想美聲于外,先練好音內。這段話說明 ( )
A.萬事萬物都在運動
B.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條件
C.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D.矛盾的雙方是互相排斥的、互相斗爭的
8.2010年6月21日,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城市間大氣污染相互影響,僅從行政區劃的角度考慮單個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已難以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北京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成功實踐,以及美國、歐洲和日本空氣質量改善歷程均表明,實施區域聯防聯控戰略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根本途徑。這說明 ( )
A.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 B.人類既要尊重自然,又要服從自然
C.規律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改造的 D.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
9.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過程中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必須用辨證的觀點來思考問題,既要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又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農民自主和國家扶持不可偏廢。這主要說明 ( )
A.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C.質變是量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量變是質變的必然結果
D.新事物優越于舊事物
10.任何事物的利弊都是共存的;換句話說,任何事物都沒有利弊,有的僅是事物的兩面性。這啟示我們 ( )
A.要重視事物的積累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
C.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來解決問題 D要解決矛盾就要認識矛盾的特點
11.恩格斯說:“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和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這段話揭示的哲理是 ( )
①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既作為個體的事物存在,又作為普遍聯系的事物而存在
②客觀事物與人的意識之間是彼此孤立的
③任何事物都與它周圍的事物相聯系,而這些周圍的事物又與其周圍的事物相聯系
④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⑤從自然界內部到人類社會內部、人的意識的內部,從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之間的到客觀世界與人的意識之間,都連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⑥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12.列寧說:“任何個別不論怎樣,都是一般。”這表明 ( )
A.任何事物只存在矛盾的特殊性,不存在矛盾的普遍性
B.任何事物只存在矛盾的普遍性,不存在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矛盾的普遍性
D.研究事物的特點是很重要的,研究事物的共同點是不必要的
13.孔子《論語•憲問》中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而有些人一遇到挫折,一味抱怨天,責怪別人。從哲學上講,“怨天尤人”錯在 ( )
A.強調客觀,否認主觀,是唯心論
B.承認對立,否認統一,否認矛盾觀點
C.割裂內外因關系,忽視內因
D.否認聯系,是孤立的形而上學觀點
14.漫畫《必須翻過去》的做法 ( )
A.懂得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懂得按規律辦事是成功的首提
C.不懂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15.黨內消極腐敗現象嚴重干擾了改革開放,群眾很不滿意,如果不采取堅決措施加以克服,任其發展,就會葬送改革開放事業,最終也會危及黨的執政地位。這表明 ( )
A.矛盾的主次方面必定會相互轉化
B.腐敗與廉政的矛盾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C.事物的性質會隨著矛盾主次方面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D.反腐敗應作為黨的中心工作
16.《老子•五十八章》中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今天有人認為:“每一次危機本身既包含導致失敗的根源,也孕育著成功的種子”。這體現的哲理是 ( )
A.矛盾的斗爭性 B.矛盾雙方相互依存
C.矛盾斗爭性是矛盾的唯一特性 D.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17.諸葛亮在他的《前出師表》中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他囑咐后主劉禪要察納雅言,廣開言路,遺憾的是,后主劉禪違背了諸葛亮的話,只顧享樂,聽信讒言,因而亡國,被天下的人恥笑。下列成語或俗語與材料觀點一致的是 ( )
A.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B.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C.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18.2010年6月,衛生部網站向社會及時公布各種法定傳染病消息, 2010年6月1日零時至6月30日24時,全國(不含臺港澳)共報告法定傳染病806110例,死亡1623人。這說明( )
A.人們可以消滅矛盾
B.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正確對待矛盾的前提
C.發展就是解決矛盾
D.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19.“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應用于地域文化,可以改寫為“越是本地的,越是世界的”。因此,保護和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各級文化工作者的當務之急。從哲學上看,這是因為 ( )
A.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B.整體由部分組成,整體離不開部分
C.事物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D.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20.2010年6月7—9日,國家發改委在成都市召開2010年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承擔歷史使命,服務科學發展,繼續深入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從哲學角度看,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體現了 ( )
A.任何兩個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 B.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C.矛盾普遍性與矛盾特殊性相互聯系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21.胡錦濤在世界媒體峰會開幕式的講話中指出,各類媒體要致力于推動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促進世界各國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
A.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B.辦事情要善于抓住重點,解決主要矛盾
C.認識事物要分清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D.要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22.“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清代阮元《吳興雜詩》)。這一名句充分體現了莊稼人的聰明智慧。這樣樣的種植理念給我們的辯證法啟示是 ( )
A.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B.要學會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
C.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聯系
D.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3.湖南株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敢于先行先試,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在城市群、區域一體化、重點經濟區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實踐,為全國改革發揮試點和帶動作用。從哲學上講,這體現了 ( )
A.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C.聯系觀點和發展觀點的統一 D.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辯證統一
24.當前,我國一方面要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同時也要努力穩定外需。在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中國積極利用外資的政策方向絕不會改變,將一如既往地推動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的協調發展材料體現了 ( )
①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 ②量變引起質變的觀點
③堅持內外因相結合 ④引進吸收消化和創新相結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溫家寶強調,我們不贊成有關“兩國集團”提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要建成一個現代化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此我們始終保持清醒;第二,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與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結盟;第三,中國主張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共同決定,不能由一兩個國家說了算。這說明 ( )
①整體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要樹立全局觀念和整體意識 ④事物的關鍵部分決定其整體的性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26.(12分)我國西部某縣為把本地區的開發與產業結構的調整結合起來,決定重點抓好招商引資工作。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十分優惠的政策(有些政策還超出了中央政府與國家法規所允許的范圍),確定了“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十分誘人的招商項目,到東部地區招商,但一無所獲。該縣政府通過深刻反思和廣泛調查,決定調整思想。他們認真落實退耕還林(草)政策,根據本縣土壤、氣候等特點,引導農民發展市場前景廣闊的中草藥種植,并加強技術、信息服務,關閉了能源消耗大和污染嚴重的小煤窯、小礦廠,通過招標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實現了高起點的整體開發;充分利用本縣奇特的自然景觀,發展旅游業;清理不規范操作,改善投資環境,結合本地資源優勢,確定新的招商項目。該縣的經濟發展出現了喜人的勢頭。
該縣領導的思想的調整體現了哪些哲理?
27.(12分)2010年5月24日~25日,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中美雙方圍繞戰略對話和經濟對話的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針對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及兩國在貿易等領域面臨的嚴峻挑戰,中美兩國適時調整了戰略與經濟政策,最終達成了基本涵蓋中美兩國在經濟領域亟須解決的重大問題的四點重要共識。有關專家認為,雖然中美關系發展的大趨勢不可逆轉,但中美之間在核心利益方面仍存在分歧,這決定了中美在談判桌前將不可避免進行激烈的博弈。發展中美關系必須面向未來,著眼長遠。
結合材料,用發展的觀點分析中美關系。
28.(12分)x疆某貧困山區,人多地少,700平方千米的荒山上長滿了1億多棵野生酸棗樹。但其中一個村靠酸棗嫁接率先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當地政府及時總結他們的經驗,并派農技人員下鄉考察,在借鑒該地嫁接技術的基礎上,培育出經濟價值更高的新品種,在全區推廣。政府還制定了荒山使用權60年不變的政策,嫁接活動全面展開。政府當好后勤,組織購買嫁接苗,開辦技術培訓班,后來,又利用豐富的大棗資源,瞄準市場,辦起了大棗系列產品加工廠,實現加工增值。經過幾年奮斗,該地區基本實現小康。
從哲學上看,縣政府是如何帶領群眾奔小康的?
29.(14分)下面是高三1班的A同學在2010年暑假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填寫的《暑假旅游體驗調查表》:
項目 北京懷柔官地村“民俗游”:①游覽雁棲湖、明長城舊址;②體驗“農家樂”采摘活動;③參觀農民科技書屋、大棚蔬菜生產基地;④參觀農家樂合作社民俗戶。
耳聞
目睹 官地村有80%的農戶經營民俗旅游。村民們都把自己當成對外宣傳的“形象大使”,統一首裝,注重接待服務的質量。
有的村民白天忙完,晚上還要堅持熬夜學習。
2007年全村實現經濟總收入旅游接待收入660萬元,其中90%來自民俗旅游,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已達1.7萬余元。官地村成為全市完成舊村改造的第一村。
感想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都必須像官地村一樣發展“民俗游”。
請用唯物辯證法矛盾特殊性的有關知識,評析A同學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