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時政熱詞解讀
公務員申論時政熱詞:互聯互通
——2014年11月11日,在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發表講話
【解讀】
中國社科院亞太所所長李向陽認為,用了兩個形象的比喻:騰飛的翅膀和血脈經絡,深刻地揭示了“一帶一路”和互聯互通之間的關系。“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適應亞洲發展的新型區域合作機制,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的基礎,可以向外擴展打造經濟走廊、開發園區、自貿區等合作項目。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評論說,全方位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將為APEC合作的“車輪”鋪設更加平坦、寬闊的前進道路。
公務員申論時政熱詞:一帶一路
為了使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2013年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3年10月3日,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講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2015年3月28日,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發表題為《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的主旨演講
【解讀】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萬成才曾撰文評論稱,“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東面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西面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其間是廣袤的潛力巨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內涵豐厚,意義深遠,將譜寫各國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經濟日報》評論稱,“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順應了我國對外開放區域結構轉型的需要,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順應了中國與其他經濟合作國家結構轉變的需要,順應了國際經貿合作與經貿機制轉型的需要。
公務員申論時政熱詞解讀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