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名言警句集錦
申論名言警句(一):為民篇
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無論是經濟的進步抑或文化的發展,無論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抑或社會收入差距的縮小,無論是國家發展的需要抑或黨自身建設的需要,轉變黨的作風,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都是黨的責任。
4.孟子曰:“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申論名言警句(二):學習篇
1.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2.“學者政之出,政者學之施。”從學習中產生管理國家的學問,管理國家的學問是學習的實施。
3.學習,是一件艱苦的、認真的、實實在在的事,應當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追求,達到一種主動和自覺的境界。
4.“日異其能,歲增其智。”
申論名言警句(三):為政篇
1.一人之智,不如眾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眾目之明。
——荀況《荀子·君道》
2.古之善政者,貴于足食;欲求富國者,必先利人。
——張昭遠等《舊唐書·韋堅傳》
3.魚無水,則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國失民,亦不可以治。
——劉晝《劉子·貴農》
4.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管仲《管子·牧民》
5.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
——陳壽《三國志·吳書·駱統傳》
6.君依于國,國依于民。
——李世民《貞觀政要》
7.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吳兢《貞觀政要》
8.達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
——王維《贈房盧氏琯》
9.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
——程頤《代呂公著應詔上神宗皇帝》
10.慮于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
——歐陽修《偃虹堤記》
11.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
——朱熹
12.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天下興行在民趨于正。
——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13.民心所歸,大事可成;民心所離,立見滅亡。
——陳天華
14.百姓多寒無可救,一身獨暖亦何情。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聲。
——白居易《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
15.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16.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陳譫然《寤言二遷都建藩議》
17.善用人者必使有才者竭其力,有識者竭其謀。
——歐陽修《乞補館職札子》
18.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
——王肅《孔子家語·顏回》
19.為一身謀則愚,而為天下謀則智。
——蘇洵《審敵》
20.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
——《尚書·盤庚上》
21.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
——劉安《淮南子·氾論訓》
22.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時。
——蘇軾《應制舉上兩制書》
23.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荀子修身》
24.領導干部工作上要大膽開拓,用權上則要謹慎而行,常懷敬畏之心、戒懼之意,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有了監督,領導干部就可以在自律的同時再加上一把保險鎖。
——
25.公正是為官之本、用權之繩。
——
26.領導干部無論官當多大、權有多重,都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而且官越大、權越重,為人民服務越應該做出成績。
——
27.“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從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結論。反對空談、強調實干、注重落實,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
申論名言警句(四):環境篇
1.青天碧水的景色已被“厚德載霧”取代,GDP的持續增長與日益枯竭的資源形成鮮明對比。
2.正如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所言,脫離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離開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二者皆不可取。
3.自然環境是人類繁衍、生存的基礎;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是人類維護生存和發展的前提。
猜你感興趣:
1.2017申論優秀名言警句
2.2017申論寫作名言警句集錦
3.2016申論名言警句集錦
4.2016申論名言警句素材
5.2016申論必備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