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備考輔導:“選人用人篇”名言警句
2、知賢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則治亂暴而明,善惡信則直。 (漢•王符)
釋義:知人用人最簡捷的途徑,沒有比考核貢獻更好的。如果貢獻、功勞確實考核清楚了,那治和亂的情況也就表現的非常明顯,人的品質好壞、能力高低會實實在在地反映出來。
3、天下之賢,與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 (明•張居正)
釋義:天下的賢良人才,給天下來使用,為何非要出來給自己辦事呢。
4、不臨難,不見忠臣之心;不臨財,不見義士之節。(宋•林逋)
釋義:不面對到難處,就不會看出忠臣的心意;不面對財物,就看不出義士的節操。
5、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杜荀鶴)
釋義:現在的人們看不出是凌云的樹木,直等到樹木凌云才說它高大。
6、人才難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 (清•梁佩蘭)
釋義:人才是難以得到卻很容易失去的,作為人主不能不明白這一點。
7、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
釋義: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規多種多樣地產生人才。
8、用人者,取人之長,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 (清•魏源)
釋義: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長處,避開人的短處;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長處,去掉人的短處。
9、役其所長,則事無廢功;避其所短,則世無棄材。(晉•葛洪)
釋義:使用事物的長處,那么任何東西都不會廢棄功用;避開事物的短處,那么世上就沒有被廢棄的材料。
10、疑則勿用,用則勿疏。 (唐•白居易)
釋義:懷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遠他。
11、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釋義:導致天下太平安寧全在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全在教育培養。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明•馮夢龍)
釋:人不能以貌相好壞來決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來計量。
13、一年之計,莫若樹谷;十年之計,莫若樹木;終身之計,莫若樹人。 (管仲)
釋義:一年的計劃,沒有比上種糧食重要的;十年的計劃,沒有比種樹木重要的;終身長久的計劃,沒有比培養人更重要的。
14、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
釋義:試驗玉的真假,要燒滿三日才知;辨別枕木和樟木,要等到長七年才能分清。
15、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
釋義:尊重賢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適當位置上,這樣天下的人都會高興,并且愿意在這樣的國家里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