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漢語言文學外國文學史考試技巧
一、選擇題
一種相對比較容易的客觀性試題,多項選擇相對來講比單項選擇題難度大一些。
命題特點:
1.題量大,覆蓋面廣,考點較為細碎,考點多分布在每一章的第一節;
2.容易出題的知識點:作家作品的對應關系,作品和其中人物的對應關系;
3.得分率比較高,考生一般應該爭取60%-80%的得分率。
二、名詞解釋題
常考的名詞解釋類型題答法:
1.流派類:要求解釋某一個文學社團、思潮、流派(如:湖畔派),答題要點:(1)時間地點;(2)特征/創作觀點;(3)代表人物及作品。
2.人物類:要求解釋某一位作家(如:拜倫),答題要點:(1)所處時代和國籍;(2)地位及貢獻;(3)代表作品。
3.著作類:要求解釋某一部作品(如:《我是貓》),答題要點:(1)作品的作者;(2)所處的時代背景;(3)作品的內容主題。
三、簡答題和論述題
命題特點:
1.容易出題的知識點:重要作家代表作的主題思想、人物形象分析、藝術成就;
2.主觀題常考知識點一般源于每一章的第二節到最后一節;
3.簡答題答出要點即給分,考生一般應該爭取60%左右的得分率。
注意一下幾點:
1.要正確審題,答案要有針對性,觀點鮮明,論點完整,條理清楚;
2.論點要準確、全面;
3.邏輯要清楚,一定要分層次,比如標序號。
4.簡答和論述的區別,是簡答題只需答出要點加以說明,而論述題則需要舉例。
常考的簡答、論述類型題答法
1.思想意義/思想內容類的題目:答題方法:(1)概括文章主要內容;(2)概括主要人物的重要事件;(3)文章主題(反封建、反教會等)。
2.分析某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1)人物出自哪個作品;(2)作品故事概況;(3)人物概況(職業、身份等);(4)人物性格:一方面……(優點),另一方面……(缺點),如論述題,應舉例說明。
3.作家作品的藝術風格/藝術特點/藝術成就:答題方法可分幾方面,有則答,無則省略。(1)內容;(2)結構;(3)語言(華麗/直白,散文色彩/詩化語言……);(4)人物形象;(5)手法(修辭手法、寫作手法等);(6)地位(只有那么幾部重要作品有歷史地位)。
自考的考試優勢
自學考試學習方式靈活、工學矛盾小、費用低,實行“寬進嚴出”,“教考分離(即:辦學不辦考、辦考不辦學、命題與輔導分離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參加自學考試。自學考試采用學分累計的方式逐步完成學業,學習者完成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并取得合格成績,完成畢業論文或其他教學時間任務,思想品德鑒定合格者準予畢業取得相應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其學歷。符合學位條件的自學考試本科畢業生,由有學位授予權的主考學校依照有關規定,授予學士學位。
漢語言文學專業介紹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培養具備一定的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
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目標
教育教學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培養學生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扎實的中國語言文字基礎和較高的文學修養,系統掌握中國語言文學的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文學感悟能力、文獻典籍閱讀能力、審美鑒評能力和運用母語進行書面、口語表達的能力;掌握1門以上外語,有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能力和人際溝通、交往能力。學生畢業后能夠以專業優勢在實際工作中發揮所長;可繼續攻讀研究生,也可在行政機關以及文化教育、傳媒機構、對外交流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工作。
在制定、修訂具體培養目標及培養方案時,應處理好守正與創新之間的關系,既考慮到基礎學科的特點,又關注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注意創業就業的導向,建立人才培養類型結構調整的新機制。
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前景
考研方向
可報考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以及與漢語言文學專業有關的學科。 [15]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能夠在新聞出版、文藝宣傳、教學科研等文化研究單位,從事編輯、采寫、企宣、文案、教師等與專業基礎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