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兩首》課文教案及反思
《詩兩首》課文教案:
教學重點:目標1、3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四.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導學步驟:
一、導入 新課
俄羅斯文學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圍內(nèi)有著廣泛的影響,且大師輩出。同學們能說說他們的名字嗎?(譬如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馬雅科夫斯其、萊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廣為傳誦的俄羅斯詩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二、簡介作者
哪位同學知道這位具有國際影響的大詩人的情況?
明確:普希金,俄羅斯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chuàng)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
他的詩具有很高藝術成就和無言的藝術魅力。俄羅斯著名的文學理論批評家別林斯基曾這樣贊譽普希金的詩:“所表現(xiàn)的音調(diào)和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樣柔和、優(yōu)美,像松脂一樣醇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靜,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擊一樣鏗鏘有力。”
但“詩是不可翻譯的”,譯詩不等于原詩,而我們現(xiàn)在又只能通過譯詩來學習、欣賞,但愿我們能盡可能地領悟到這首詩的美。
三、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贈詩的形式寫在他的鄰居奧希泊娃娃的女兒葉甫勃拉克西亞•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紀念冊上的。那里俄國革命正如火如荼,詩人卻被迫與世隔絕。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卻沒有喪失希望與斗志,他熱愛生活,執(zhí)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
四、聽、讀詩篇
1、聽課文錄音。
2、劃分朗讀節(jié)拍。
3、自由朗讀。
五、結(jié)合體驗,研討問題
1、問:詩人在詩中闡明了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jié)合你感受最深的詩句說說你曾有過的體驗。
明確:詩中闡明了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的時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我們一定要永葆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所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
2、問:如何理解“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這兩句詩的含義?
明確:見教參。
3、問: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要用形象說話,最忌直白的說理,而這首詩通篇沒有任何形象,卻以說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詩,想想原因何在?
4、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許多人把它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作為鼓勵自己的座右銘,你讀了之后,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請同學們自由討論,各持己見。
六、遷移積累
1、仿句練習
仿照《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一節(jié),續(xù)寫下面的詩句。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
不要 ,
不要 !
2、 背誦全詩。
七、拓展提高:
課后探究性閱讀普希金詩詩集,下堂課交流。四.未選擇的路
導學步驟:
一、復習舊課
1、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2、交流閱讀普希金詩集的情況。
二、導入 新課: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的叮嚀與囑咐使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條,長長的一生中,我們有時還不得不遭遇選擇的尷尬和困惑。該怎么辦?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這首詩中表達了他對人生之路的思考。
三、朗讀詩篇
四、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反復讀幾遍全詩,思考詩中的“路”有什么含義?
明確:詩的表面是寫自然界的道路,實則借寫自然界的路來表達詩人對人生之路的思考。這里其實運用的是文學藝術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區(qū)別?
明確:所謂象征,就是在文學作品中,明寫甲事物,借寫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為一種表現(xiàn)手段,一種具體形象,也要求給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象征是一種謀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則是一種修辭手法,象征一般要統(tǒng)攝全篇,而比喻只在個別語句、語段中起作用。
3、全詩共5小節(jié),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小節(jié)的意思。
明確:佇立(思索)——決定(選擇)——選擇之后的悵惘——多年后的回顧、嘆息
理解詩意。
4、詩人雖然寫了自己所選擇的路,但重點都放在未選擇的路上。詩題也表明了這一點。既然是選擇,為什么重點又寫未選擇呢?
明確:見教參“問題研討”
五、感悟哲理
學了這首詩,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確: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選擇一條人生之路,必須慎重;人生道路的選擇,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六、積累聯(lián)想
1、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請根據(jù)你的積累,另寫出兩條關于“路”的名言警句。
參考答案: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魯迅: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以“路”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文體不限,題目自擬,500字以上。
七、課后綜合訓練
嘗試寫幾句富有人生哲理的小詩,舉行詩歌朗誦會,然后分小組出一期“詩歌園地”的手抄報。課件設計:
一、 作者像——目標——作者情況——贊譽——思考題——仿句
二、 象征——延伸的路——小節(jié)意思——積累練習——課后作業(yè)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成長的煩惱
一、 活動目標:
1. 以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對待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煩惱。
2. 正確評價自我,熱心地為朋友、同學排憂解難。
3. 口頭和書面表達要有中心。
二、 導入 :
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七色陽光,然而,即使是陽光普照的時候,也難免出現(xiàn)暫時的陰云,也會有來自學習,生活,交友方面的煩惱,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互訴心聲,排除你心中的煩惱。
三、 活動項目:
1. 分四人小組討論,互訴心中的煩惱。
2. 選出代表大組交流。
3. 分四人小組討論,找出幫助朋友排憂解難的方法。
4. 選出代表大組交流。
四、 創(chuàng)設情境:
1. 兩個同學模擬電話交流心中的煩惱。
2. 以書信形式和同學、老師、家長進行心靈的溝通。
五、 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生活中常常出現(xiàn)煩惱是正常的,但是關鍵要正確對待它。讓我們一起清理煩惱,消除煩惱,迎著七色陽光,笑對人生,快樂地生活。
《詩兩首》教學反思: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正確的評價、適當?shù)谋頁P與鼓勵是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績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強化方式,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和積極參與的意識等。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是繼續(xù)學習的一種動力。”也就是說,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能自圓其說,教師都應及時選擇恰當?shù)目隙ㄐ栽u價語言進行鼓勵和贊許。特別是當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獨到的見解時,用 “你真會動腦筋”、“回答太精彩了”、“見解很獨到”等予以肯定和鼓勵;當學生回答問題特別成功時,用驚喜甚至是贊嘆的語氣予以肯定,或者叫全班同學自覺用掌聲來回應等等。這樣,學生有了思考和回答問題的個體體驗和成就感,見解就多了,回答問題的膽子也大了,就會更有效的對文學作品進行全面的思考和認識。即使有時理解錯誤,也沒有什么關系。例如余秋雨談到他少時讀李白詩《朝發(fā)白帝城》中的“白帝”,誤把“白帝城”當成了高居云端的仙人,卻帶給童年的他更有趣味的聯(lián)想和想象。學生在讀戴望舒的詩《雨巷》時,很多同學認為是一首愛情詩,表達了愛情追求無著的悵惘和憂愁之情,我當即作了肯定和鼓勵,并說很多選本和朗誦磁帶都持這種觀點。也有同學知人論世,聯(lián)系時代背景和詩人經(jīng)歷思想,并引古人“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比德說,提出這是一首述志詩,充分地抒寫了詩人癡迷地追求人生理想而不能實現(xiàn)的憂愁之情。全班同學立即鼓掌肯定,我立即贊揚了他的思考深度,并高度肯定了他的理論分析和論證方法。學生得到了思考探究的成功感,在語文課上甚至在平時都更加習慣于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問題了。
〖人文化的語文教學──從《再別康橋》看語文的人文色彩〗
語文其實是人文性極強的學科。語文的功能,語文的本意在于通過感性,情感的交流,將學生心靈中美好崇高的因素調(diào)動起來,幫助他們建立對生活,對人生,對真、善、美的正確認識與領悟。比如新教改課本,高一語文中選入的徐志摩《再別康橋》就是一篇集文字美,文學美與情感美于一體的不可多得的美文。全詩匠心獨蘊的結(jié)構(gòu),靈動飄逸的語言,溫婉纏綿的情思,凄婉哀傷的心境,無一處不是美之又美,無論建筑美、繪畫美還是音樂美都在此詩中表露得淋漓盡致。讀完有余音繞梁之感。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以前鮮見的一類詩文。他們覺得別具特色,因此讀來津津有味。在講的時候,教師摒棄了整堂填鴨,尊重與保留學生對作品的原生感受,通過反復的閱讀,豐富的想象讓自己走進美麗的康河,走進畫一般輕柔的意境,用真實的情感直接與作者對話。然后同學之間再作討論與溝通,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交流自己從中獲得的感悟與收益。教師只略作引導與點撥,完全把主動權(quán)教給學生。其效果比教師自始自終唱獨角戲要好得多。這才是一堂真正人文化的教學。
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