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
辯證看待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問題,由于城鄉之間存在客觀差距,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離開鄉土,進城務工就業,在改變農村落后面貌、加快工業化進程的同時,也對城市環境、資源的承載力提出更高要求,帶來了許多經濟、社會問題。同時,勞動力資源長期由農村向城市的單向轉移,導致農村勞動力短缺,農業和農村生產力要素水平下降,不利于城鄉之間統籌協調發展,影響了城鄉一體化的實現。
不可否認的是,鼓勵有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也有著積極意義。不僅可以幫助大城市緩解流動人口大量聚集帶來的“城市病”,有效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就業,加速城鎮化進程;而且有利于穩定和增加就業,讓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于創業創新之中,有利于催生新供給、釋放新需求,激發勞動力輸出地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
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進城務工農民工返鄉創業,這既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成就,也是挑戰。經過幾年城市的打拼,農民工增長了見識,積累了經驗和資本,點燃了創業的夢想。但創業成功還離不開良好的創業環境,以及與之相匹配的資源、市場和商機。在一些欠發達的農村地區,道路、用水、用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欠缺,造成農民產品銷售渠道限制、交易周期拉長等問題,使得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投資成本上升,影響了他們創業的成功率。因此,如何給予有效的政策支持,他們創造更加有利的創業環境,盤活農民工創業這一活水源泉,尤為重要。
當下,要讓農民工創成業、不失業,需要政府和部門真正為返鄉創業農民提供多種周到、便捷的服務,從各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做好與相關職能部門的銜接協調,為創業者打通綠色通道。從近期看,要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網絡通訊、道路交通設施,改善農村的村容、村貌等基礎設施條件。從長遠看,更要做好公共服務,為創業農民工提供財政補貼政策、稅收優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創業用地政策等創業政策支持,并加強對農民工創業的技能培訓,多措并舉降低他們創業的風險和成本。
農民工群體,某種程度上是創業大軍中的一個孩童,也許跌跌撞撞,但有無限潛力。澆水施肥,給予扶持,定會茁壯成長。尤其是,當前語境下的農民工,早已不再是只懂苦力的舊群體,他們的知識結構、組成部分正在發生質的飛越,我們相信,政策到位的時刻,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一定會培育出別樣的夢想之花。
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協調發展,要在破障
協調發展的關鍵,是資源要素要進入存在短板的領域、地區,這從根本上看,是一個市場發揮作用的過程。但市場發揮作用,必須有一定的基礎,有公平開放的環境,有一套完善透明的規則等,在這些條件之下,資源要素有梯度轉移、流向洼地、實現協調發展的動力。而不協調問題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存在著要素流動的各種障礙。
比如基礎設施的障礙。基礎設施落后的地方,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稀缺,發展總是比較滯后,多數是貧困山區。這里面哪怕有豐厚的旅游資源、礦產資源,也難以吸引各種要素的聚集。俗語說,要致富,先修路,就是這個道理。現在我國貧困地區、西部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得到了國家更多支持,正是為了破除這個最基本的障礙。
還有公共服務的障礙。體現最明顯的就是城鄉的差距,從教育、醫療到文化、衛生等諸多方面,農村的公共服務都比城里有較大差距。本來農業生產的效益就比較低,吸引人才、資金等要素困難,再加上這種公共服務上的落差,有心回農村發展的人,可能都會顧慮重重。因此城鄉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和重要內容,就是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政策上的分割和限制也是一個嚴重的障礙。有的地方,政策不透明,或搞保護主義,想去投資都不敢;有的政策,全國不統一,想換個地方就業都要考慮再三;有的行業,設置種種門檻,保護既得利益者,排斥競爭和創新……這些障礙都需要以大力度的改革來破除。
協調發展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使資源要素可以更加自由流動的問題,根本上依靠的還是市場的無形之手。當然,政府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政府的角色,應該是基礎短板的彌補者、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政策規劃的制定者、公平環境的維護者,去破除障礙,而不是直接去配置資源。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歡迎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