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答案
一、學生:不認同體力勞動的價值,輕視工友,不愿意從事技術工作;
二、家長:1.不重視、反對勞動教育,勞動教育廣受爭議;2.只重成績,溺愛子女,不相信子女能夠承擔家務;
三、學校:1.勞動課邊緣化,被撤銷;2.學校缺乏設備場地師資;3.不重視勞動教育,存在觀念偏差,忽視對勞動觀念和習慣的培養。
四、社會:1.全面素質教育推進;2.職業教育面臨不受重視,就業師資等難題。
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二:
一、促進學生成長:樹立正確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尊重和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和珍惜勞動成果,改善體質、態度上陽光快樂,行為自律,學業成績優秀,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勞動者,能夠獨立適應社會生存。
二、符合教育要求:改善學校的衛生環境,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傳統。
三、推動國家發展:成長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三:
關于加快職業教育的建議(提綱)
一、問題:1、社會地位低:工作累、環境差、就業受歧視;2、學校設施差:設備少、師資不足;3、生源荒;4、缺乏上升通道,沒有升學學校。
二、意義:培養具有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多樣化人才、促進就業創業、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符合國家發展要求。
三、建議:1、提高宣傳力度、形成社會氛圍。通過媒體宣傳職業技術教育就業的大好形勢、以及勞模典范等提高社會認可度及擴大生源;2、營造職業院校發展的良好環境,出臺政策文件,引導職業院校辦學;3、加大財政投入、完善軟硬配備。提供財政補貼完善學校設施,扶持農村職業教育;4、建立職業院校招生工作的良性機制,規范招生行為,加強監管,扭轉發展理念;5、完善職教體系,與高校聯合,健全升學通道;6、完善保障制度,保證職工權益。
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四:
用勞動成就未來
在北京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活躍著很多這樣的身影:驕陽烈日下的建筑工人、大雪紛飛后的環衛職工、霧霾重重下的快遞小哥,也有靜坐在寫字樓、孵化器中的白領職工進行著頭腦風暴……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
勞動,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本質體現,簡單的體力工作是勞動、特有的工作技能是勞動、頭腦風暴的創新也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類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催生世界文明,體現著中國人民堅忍不拔、追求卓越、鉆研創新、甘于奉獻的精神,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崗敬業”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可以說,勞動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活動!勞動關乎著未來的一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下、“2025中國制造”的目標下,勞動的價值不言而喻。
然而,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一方面,人們對勞動價值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是歧視,認為“公務員、教師、企業家才是高人一等”,認為“參加職業教育成為技術工人就會低人一等”;另一方面培養的勞動者的職業教育面臨著困境,職業教育基礎設施落后、職業教育院校生源不足等問題依然很嚴重,導致藍領勞動者供不應求,從而出現技術低、工資高的“囧境”。
關乎未來的勞動,怎樣才能走出一條披荊斬棘之路?
轉變對勞動的理解與認知觀念是前提。“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理念的轉變是一切行動的前提。曾經指出,“要在全社會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我認為,這種理念的轉變,需要“從娃娃抓起”,完善中小學勞動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課程、創新模式、健全機制,將勞動課與參與適應社會生存能力培養相結合,形成重視勞動教育、尊重勞動的客觀認識。
加強勞動技術教育是關鍵。勞動技術教育不僅能夠為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提供基礎,更加關系著我國工農業生產、關系著的產業結構的創新轉型,關系著“2025中國制造”的宏偉目標。比如在北京這樣的科技城市,雖然有著大量的勞動者,但是技術普遍偏低,建設首都科技中心對技能型人才“求賢若渴”。因此,政府應該增加投入,健全職業技術教育法律制度,完善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完善“適應發展需求、產教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溝通”的終身教育體系。
勞動者,是最美的人;勞動是最光榮的事。
勞動成就個人;勞動也成就未來。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答案,歡迎大家學習!